一种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95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商用车悬架系统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平衡悬架支架的主体受力部分设计为腹翼连接腔体式结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并通过布置合理布置孔位分别与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连接,该连接方式结构使支架的受拉面与受压面之间距离较大,因此零件获得了较大的惯性矩和抗弯刚度,并且起到增强车架刚度的作用。取消连接V型反作用杆小端的功能,使功能细分,提高了通用化率,降低了维修维护成本,避免了由于连接V型反作用杆小端的螺栓孔损坏而导致更换大支架的昂贵维修费用。

A cavity type ventral wing connection balance suspens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ommercial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nd relates to a cavity type ventral wing connection balance suspens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esigns the main force part of the balance suspension bracket into the abdominal wing connection cavity type structure, which improves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and reduces the cost. And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hole position and frame beam and frame beam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makes the distance between Hand-Pulled Noodle and compression surface support, so parts of greater moment of inertia and flexural rigidity, and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frame stiffness. Cancel the function of connecting the V type reaction rod small end, make the function subdivision, improve the generalization rate,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and avoid the expensive maintenance cost of replacing the big support because of the bolt hole damage of connecting the V type reaction rod small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
本技术属于商用车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车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应用,用户对工程车车辆的可靠性、使用寿命、价格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何利用新结构实现整车可靠性和零部件寿命的提高及在承载能力不损失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平衡悬架支架作为平衡悬架系统中的核心零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重型商用车,为了在整车承载能力不损失的前提下提升整车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并且降低成本,需要开发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并且各个铸造厂制造工艺成熟度较高的平衡悬架大支架。另外由于车架参数等外部条件(如宽度、板厚)的变化导致平衡悬架大支架的种类繁多通用化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针对现有平衡悬架支架由于连接结构及形式不合理导致的可靠性低、重量大、成本高、通用化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的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的支架主体为盒型结构,其轮廓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支架主体上部对称设置两个腹翼,所述腹翼通过加强筋与支架主体连接,其上设有多个纵梁连接孔1;支架主体上部两个腹翼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车架横梁连接部,车架横梁连接部上设有车架横梁连接孔6;支架主体中部设有平衡轴配合孔3,支架主体下部设有反作用杆连接端4,反作用杆连接端4与支架主体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板连接部,横向连接板连接部上设有多个横向连接板连接孔5;内部设置八个型腔2,所述的八个型腔之间以加强筋连接,其中四个型腔位于支架主体上部,四个型腔位于支架主体的下部,上部的四个型腔中有两个位于腹翼下,两个位于车架横梁连接部下;下部的四个型腔中呈田字对称布局。在盒形结构内部型腔的底部有设置有6个导流孔7,在防止型腔内积水的同时也利于清除型腔内的沙土,并使支架的材料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降低了支架重量。纵梁连接孔1为通孔,取消了可靠性低的盲孔螺纹连接形式,使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大幅提升。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采用QT450材料制成,由于该材料的铸造工艺成熟度高,材料本身的延伸率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并且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①本技术专利在实现结构轻量化的同时,通过腔体式结构设计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各部分受力均匀,相同受力条件下有限元计算安全系数高于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平衡悬架支架,25%,使平衡悬架的可靠性大大提升。②采用各大铸造公司技术最为成熟的QT450材料,使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相同材料的的平衡悬架支架重量降低35%,并且由于工艺成熟,可靠性提升,生产成本达到最低。③本技术专利通过改变与车架的连接方式有效提升了后平衡悬架系统的刚度,在保护车架纵梁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系统内其他零件的使用寿命,市场上工程车悬架系统的普遍寿命为20000-30000公里,该方案可是寿命提高到50000公里以上。④本技术专利通过引入模块化概念,可应用于不同车架外宽的车型,可使平衡悬架支架的通用化率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主视图;图2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侧视图;图3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俯视图。附图标记:1纵梁连接孔、2型腔、3平衡轴配合孔、4反作用杆连接端、5横向连接板连接孔、6车架横梁连接孔、7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的支架主体为盒型结构,其轮廓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支架主体上部对称设置两个腹翼,所述腹翼通过加强筋与支架主体连接,其上设有多个纵梁连接孔1;支架主体上部两个腹翼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车架横梁连接部,车架横梁连接部上设有车架横梁连接孔6;支架主体中部设有平衡轴配合孔3,支架主体下部设有反作用杆连接端4,反作用杆连接端4与支架主体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板连接部,横向连接板连接部上设有多个横向连接板连接孔5;内部设置八个型腔2,所述的八个型腔之间以加强筋连接,其中四个型腔位于支架主体上部,四个型腔位于支架主体的下部,上部的四个型腔中有两个位于腹翼下,两个位于车架横梁连接部下;下部的四个型腔中呈田字对称布局。纵梁连接孔1为通孔。在盒形结构内部型腔的底部有设置有6个导流孔7,在防止型腔内积水的同时也利于清除型腔内的沙土,并使支架的材料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降低了支架重量。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采用QT450材料制成,由于该材料的铸造工艺成熟度高,材料本身的延伸率高,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并且降低了成本。本技术专利将平衡悬架支架的主体受力部分设计为腹翼连接腔体式结构,零件中部为由3个加强筋分割的四个两两对称的型腔,该结构拥有完整的受拉面及受压面,且受拉面与受压面之间跨距大,由多条加强筋连接,因此零件获得了较大的惯性矩和抗弯刚度。当该件承受载荷时,零件各处的工作应力非常均匀,腔体式结构中设置的八个型腔合理地消去了零件的低应力区,大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体现了结构等应力的设计理念。并且利用腔体式结构的方案优势将平衡悬架支架与车架纵梁的连接位置全部设计为通孔,取消了可靠性低的盲孔螺纹连接形式,使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大幅提升。另外,全新开发的平衡悬架支架利用结构方案的创新实现了悬架系统的模块化,取消平衡悬架支架连接上反作用杆的功能,避免了由于车架参数的变化,钢板弹簧簧距变化等外部的变化,产生了多种平衡悬架支架,而新结构大支架可实现平衡悬架支架的统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

【技术保护点】
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支架主体为盒型结构,其轮廓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支架主体上部对称设置两个腹翼,所述腹翼通过加强筋与支架主体连接,其上设有多个纵梁连接孔(1);支架主体上部两个腹翼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车架横梁连接部,车架横梁连接部上设有车架横梁连接孔(6);支架主体中部设有平衡轴配合孔(3),支架主体下部设有反作用杆连接端(4),反作用杆连接端(4)与支架主体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板连接部,横向连接板连接部上设有多个横向连接板连接孔(5);内部设置八个型腔(2),所述的八个型腔之间以加强筋连接,其中四个型腔位于支架主体上部,四个型腔位于支架主体的下部,上部的四个型腔中有两个位于腹翼下,两个位于车架横梁连接部下;下部的四个型腔中呈田字对称布局;在盒形结构内部型腔的底部有设置有六个导流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腔体式腹翼连接平衡悬架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支架主体为盒型结构,其轮廓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支架主体上部对称设置两个腹翼,所述腹翼通过加强筋与支架主体连接,其上设有多个纵梁连接孔(1);支架主体上部两个腹翼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车架横梁连接部,车架横梁连接部上设有车架横梁连接孔(6);支架主体中部设有平衡轴配合孔(3),支架主体下部设有反作用杆连接端(4),反作用杆连接端(4)与支架主体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板连接部,横向连接板连接部上设有多个横向连接板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海刘辉邓帆史世俊李跃伟吴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