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985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30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悬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包括第一摆臂体、第二摆臂体和第一加强体,所述第一摆臂体与所述第二摆臂体相连,所述第一加强体夹在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并与之分别相连,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直臂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弯臂结构;本方案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管材结构解决了钣金尺寸难控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焊接的工作量,可以大大缩短了开模的时间和费用,适用与时间紧急的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悬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
技术介绍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接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悬架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其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为此必须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提供弹性联接,依靠弹性元件来传递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载荷,并依靠其变形来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此外,悬架中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可靠传递并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者车身的位移特性的连接装置统称为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决定了车轮跳动时的运动轨迹和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以及汽车前后侧倾中心的位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抗纵倾能力。具有导向杆系的独立悬架,摆臂承受牵引力及制动力和力矩,横向推力杆用于传递侧向力。在前行制动、转弯工况、过深坑工况、扭曲工况等工况中,下摆臂要求提供足够的强度、刚度才能满足摆臂的使用性能。现有的摆臂结构大多类似于申请号CN200920101382.1,名称为《一种汽车悬架下摆臂组件》的技术中公开的一种汽车悬架下摆臂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下摆臂由下摆臂本体和球销组成,下摆臂本体由下摆臂上体、下摆臂下体焊接而成,其上设有两个车架连接端和一个转向节连接端,球销由球销座和球销体组成,改进后,下摆臂本体的转向节连接端设有球销孔,球销孔与球销座过盈配合。其中摆臂本体通过摆臂上片和摆臂下片和摆臂下片焊接,摆臂两端分别与铁套焊接,在摆臂本体内置支撑板和加强板进行连接。但是这种摆臂结构结构复杂,零件多,零件重量较大,这就会造成开模的时间长且开模费用高,并且使得后期结构难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此外,这种结构的焊缝较多、焊接热变形大,这会影响零件尺寸精度并降低摆臂总体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旨在解决的现有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结构复杂,加工时间久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包括第一摆臂体、第二摆臂体和第一加强体,所述第一摆臂体与所述第二摆臂体相连,所述第一加强体夹在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并与之分别相连,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直臂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弯臂结构。该结构简单实用,第一加强体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摆臂体的强度与刚度,达到降低应力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设有第二加强体,所述第二加强体夹在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并与之分别相连。第二加强体能够进一步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管状结构。管材型摆臂可以大大缩短了开模的时间和费用, 对于时间紧的项目,极易满足项目时间节点的要求,此外,管材型摆臂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消除了钣金尺寸难控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焊接的工作量。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采用O型件管材,结构封闭,零件的受力也好,能很好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管材的体积小,能够实现轻量化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臂体的弯曲回弹精度在5%以内,所述第二摆臂体的弯曲回弹精度在5%以内。摆臂体的弯曲回弹精度在5%以内,以便保证此控制臂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悬架的操稳性。其中优选20#低碳钢管材,便于焊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加强体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体为板状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加强体与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加强体与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通过焊接相连。加强板能有效改善摆臂体的强度与刚度,达到降低应力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臂体穿过所述第二摆臂体。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臂体与所述第二摆臂体之间焊接相连。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摆臂体上设有与车身相连的第一钢套,所述第二摆臂体上设有与车身相连的第二钢套。设置钢套是为了方便悬架的摆臂结构与汽车相连,钢套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摆臂体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管材结构解决了钣金尺寸难控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焊接的工作量,可以大大缩短了开模的时间和费用,适用与时间紧急的项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在汽车上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摆臂体;2-第二摆臂体;3-第一加强体;4-第二加强体;5-第一钢套;6-第二钢套。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的示意图。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包括第一摆臂体1、第二摆臂体2、第一加强体3和第二加强体4,所述第一摆臂体1和所述第二摆臂体2都采用空心圆管结构,其中第一摆臂体1为直管,第二摆臂体2为弯管;所述第二摆臂体2上开有一个圆孔,所述第一摆臂体1穿过此圆孔,之后再沿着空边缘焊接一圈将第一摆臂体1和第二摆臂体2连接起来。所述第一摆臂体1和第二摆臂体2的弯曲回弹精度都需要控制在5%以内,以便保证此控制臂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悬架的操稳性。其中优选20#低碳钢管材,便于焊接。从图1还可以看到,所述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还设有第一加强体3和第二加强体4,两加强体都采用板结构,减轻了材料整体重量、结构简单。从图中可见第一加强体3设置在第一摆臂体1和第二摆臂体2所夹锐角之间,并通过焊接与两个摆臂体分别相连;从图中可见第二加强体4设置在第一摆臂体1和第二摆臂体2所夹钝角之间,并通过焊接与两个摆臂体分别相连。两块加强板的大小没有最优值,只要满足强度要求且与其他周边零件留有足够的空间即可。从图1还可以看到,所述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还设有与第一摆臂体1和第二摆臂体2分别相连的第一钢套5和第二钢套6。设置钢套是为了方便悬架的摆臂结构与汽车相连,钢套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摆臂体相连。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在汽车上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所述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安装在车轮内侧,通过第一钢套5和第二钢套6与汽车车身相连,另外在摆臂结构两摆臂体交汇的地方与支柱式减震器相连。本方案提供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管材结构解决了钣金尺寸难控问题,同时也降低了焊接的工作量,可以大大缩短了开模的时间和费用,适用与时间紧急的项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摆臂体、第二摆臂体和第一加强体,所述第一摆臂体与所述第二摆臂体相连,所述第一加强体夹在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并与之分别相连,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直臂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弯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摆臂体、第二摆臂体和第一加强体,所述第一摆臂体与所述第二摆臂体相连,所述第一加强体夹在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并与之分别相连,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直臂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弯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二加强体,所述第二加强体夹在所述第一摆臂体和第二摆臂体之间并与之分别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管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体为空心圆管结构,所述第二摆臂体为空心圆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臂式悬架的摆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体的弯曲回弹精度在5%以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峰潘俊斌马良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