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661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的空气悬架,特别是一种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它包括主减速器总成、车架、轮毂支架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减速器总成借助支点与车架相连,轮毂支架借助悬架系统中上下不等长双臂与主减速器总成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汽车随同车轮一起跳动的非悬载质量大大减少并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的空气悬架,特别是一种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汽车的后悬架均为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很多汽车特别是客车均采用后置发动机,将普通的板簧式非独立悬架改为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由于悬架是一种有阻尼减振的弹性元件系统,其非悬载质量(即弹性元件以下的质量)对振动特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非悬载质量愈大振动特性愈差。另外,传统的非独立悬架,由于整体车桥(含主减速器总成)随车轮一起上下跳动而发动机连同变速器总成是固定在车架上,这样就必须在变速器及主减速器之间安装一个可伸缩的传动轴。考虑到传动效率并防止车轮大幅度上下跳动时万向节叉卡死,该传动轴不能太短(一般两个万向节之间的的距离不会小于350毫米)。这种传动的布置形式就使得总厂7米到9米的客车很难把轴距做大从而造成前后轴载荷分配不合理。一般前轴负荷也只能占总重的28%左右,甚至更小。由于前轴负荷过小,容易造成汽车转向失控,特别是空车爬坡时更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桥用独立悬架,可将随同车轮一起跳动的非悬载质量大大减少,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它包括主减速器总成、车架、轮毂支架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减速器总成借助支点与车架相连,轮毂支架借助悬架系统中上下不等长双臂与主减速器总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它包括主减速器总成、车架、轮毂支架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减速器总成借助支点与车架相连,轮毂支架借助悬架系统中上下不等长双臂与主减速器总成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驱动桥用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桥用独立悬架具体结构包括设置在车架(5)下方的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包括有左、右上横臂(3),左、右下横臂(4),空气弹簧(I)和减震器总成(10);该减速器总成(10)上端通过减速器支架(15)铰接在车架(5)上,下端则铰接在位于悬架系统两侧的与上横臂(3)和下横臂(4)外端固定连接的轮毂支架(11)上;该空气弹簧(I)上端通过气囊支架(14)与车架(5)固定连接,下端则固定连接在轮毂支架(11)上;该左、右上横臂(3)和左、右下横臂(4)之间铰接一主减速器总成(6 ),该主减速器总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