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隐藏式门把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
技术介绍
1、隐藏式车门把手是一种设计精巧的汽车门把手,其主要特点是在不使用时与车门表面齐平或几乎不可见,从而在视觉上实现了门把手的“隐藏”效果。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一种现代和科技感十足的外观,还能够降低风阻系数、提升舱内密闭性。
2、相关技术中,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设置于车门内的底座以及活动设置于底座内的手柄,手柄不使用时隐藏于底座内并与车门表面齐平。且底座内设置有用于将手柄伸出的驱动组件,需要开门时,驱动组件驱使手柄移动,并从车门表面伸出,以供人手抓取而打开车门。
3、但是隐藏式车门把手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障碍。当天气寒冷时,尤其是北方,车辆在户外长时间放置后,尤其是夜间,车身表面很容易冻结一层冰层,导致隐藏式车门把手无法从车门表面伸出,进而无法通过车门把手打开车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车身表面结冰导致隐藏式车门把手无法伸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通过按压把手即可破碎车门把手处的冰层,车门把手复位后即可正常使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手柄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车门内,所述手柄活动设置于底座内,所述手柄包括连接部和按压部,所述连接部转动安装于底座,所述按压部用于供人手向内按压手柄,所述底座位于按压部靠近车内的一侧形成有下沉空间,所述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车门内按压按压部以使手柄整体以连接部的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使按压部伸入至下沉空间内,即可使手柄处的冰层破碎,实现破冰作用,破冰完成后,松开按压部,弹性件释放弹力并通过抵接端将按压部从下沉空间顶出,将把手复位,之后把手即可正常从车门伸出,以配合人手抓取打开车门。
5、可选的,所述摆臂包括转动臂和抵接臂,所述转动臂转动安装于底座内,并位于下沉空间一侧,所述抵接臂固定于转动臂,并延伸至下沉空间内,所述弹性件连接于转动臂。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手按压按压部,并使手柄整体转动时,按压部带动抵接臂移动,并同步带动转动臂进行转动,进而配合压缩弹性件,松开按压部后,转动臂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实现手柄复位。
7、可选的,所述转动臂和抵接臂组合形成l型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臂在下沉空间内沿弧线移动,转动臂同步在下沉空间一侧摆动,两者与其他部件的配合紧密,结构紧凑,能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9、可选的,所述摆臂还包括限位臂,所述限位臂固定于转动臂,所述底座内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按压部陷入至下沉空间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臂抵紧于第一限位部,以抵抗按压部的进一步下沉。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部对限位臂的位置进行限制,以抵抗按压部的进一步下沉,避免按压部过度伸入至下沉空间内,导致结构受损。
11、可选的,所述底座位于下沉空间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按压部陷入至下沉空间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接臂抵接于第二限位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部对抵接臂的位置进行限制,配合第一限位部与限位臂的配合,对手柄的下压极限作进一步限制,提高了整体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转动臂、抵接臂和限位臂为一体成型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结构的加工精度以及效率更高,整体结构配合更加稳定。
15、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转动臂的转轴处,所述扭簧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和转动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能够在转动臂和底座之间形成扭力,且扭簧始终保持一定的扭力,使转动臂始终具有带动抵接臂抵紧按压部的趋势,确保手柄复位的及时性,提高整体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抵接臂用于接触按压部的侧面设置有垫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垫片减少按压部与抵接臂之间产生的磨损,同时缓冲外力按压时两者之间的冲击力,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向车门内按压按压部以使手柄整体以连接部的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使按压部伸入至下沉空间内,即可使手柄处的冰层破碎,实现破冰作用,破冰完成后,松开按压部,弹性件释放弹力并通过抵接端将按压部从下沉空间顶出,将把手复位,之后把手即可正常从车门伸出,以配合人手抓取打开车门;
21、2.利用转动臂和抵接臂组合形成的l型结构,抵接臂在下沉空间内沿弧线移动,转动臂同步在下沉空间一侧摆动,两者与其他部件的配合紧密,结构紧凑,能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22、3.利用扭簧在转动臂和底座之间形成扭力,且扭簧始终保持一定的扭力,使转动臂始终具有带动抵接臂抵紧按压部的趋势,确保手柄复位的及时性,提高整体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手柄(2)和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于车门内,所述手柄(2)活动设置于底座(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包括连接部(21)和按压部(22),所述连接部(21)转动安装于底座(1),所述按压部(22)用于供人手向内按压手柄(2),所述底座(1)位于按压部(22)靠近车内的一侧形成有下沉空间(11),所述下沉空间(11)供按压部(22)受按压后伸入,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摆臂(3),所述摆臂(3)连接有弹性件(4),所述摆臂(3)具有至少一个抵接端,所述抵接端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持续抵紧按压部(22),并带动手柄(2)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包括转动臂(31)和抵接臂(32),所述转动臂(31)转动安装于底座(1)内,并位于下沉空间(11)一侧,所述抵接臂(32)固定于转动臂(31),并延伸至下沉空间(11)内,所述弹性件(4)连接于转动臂(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还包括限位臂(33),所述限位臂(33)固定于转动臂(31),所述底座(1)内具有第一限位部(12),所述按压部(22)陷入至下沉空间(11)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臂(33)抵紧于第一限位部(12),以抵抗按压部(22)的进一步下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位于下沉空间(11)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3),所述按压部(22)陷入至下沉空间(11)预设位置时,所述抵接臂(32)抵接于第二限位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1)、抵接臂(32)和限位臂(33)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包括扭簧(41),所述扭簧(41)设置于转动臂(31)的转轴处,所述扭簧(41)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1)和转动臂(3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臂(32)用于接触按压部(22)的侧面设置有垫片(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手柄(2)和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于车门内,所述手柄(2)活动设置于底座(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包括连接部(21)和按压部(22),所述连接部(21)转动安装于底座(1),所述按压部(22)用于供人手向内按压手柄(2),所述底座(1)位于按压部(22)靠近车内的一侧形成有下沉空间(11),所述下沉空间(11)供按压部(22)受按压后伸入,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摆臂(3),所述摆臂(3)连接有弹性件(4),所述摆臂(3)具有至少一个抵接端,所述抵接端在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持续抵紧按压部(22),并带动手柄(2)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包括转动臂(31)和抵接臂(32),所述转动臂(31)转动安装于底座(1)内,并位于下沉空间(11)一侧,所述抵接臂(32)固定于转动臂(31),并延伸至下沉空间(11)内,所述弹性件(4)连接于转动臂(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破冰结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1)和抵接臂(32)组合形成l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贺,李健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