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悬架横梁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安全法规对乘用车碰撞要求的逐步加严,以及顾客对车内舒适性要求的日趋苛刻,汽车前横梁总成也逐渐由前期的Ⅰ字型小纵梁结构转变为门框型前横梁结构。由于车辆在碰撞瞬间,整车承受巨大的能量冲击,因此如何合理分配整个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导及吸收,以确保乘员的人身安全显得至关重要。目前,现有技术的门框型前横梁主要由前边梁、左边梁及右边梁组成,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现有技术的前横梁,其前边梁的截面结构会导致前横梁总成Z向刚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悬架横梁总成,可以大幅提升前边梁的Z向刚度以及整个前横梁的弯曲模态。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悬架横梁总成,包括:前边梁和导向梁,其中,所述前边梁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固定连接并形成边缘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盒状结构,所述第一盒状结构的Z向的长度大于其Y向的长度;所述导向梁的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悬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边梁和导向梁,其中,所述前边梁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固定连接并形成边缘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盒状结构,所述第一盒状结构的Z向的长度大于其Y向的长度;所述导向梁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导向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边梁的两端,所述前边梁与两个导向梁固定连接呈门框形;其中,X向、Y向和Z向两两垂直,X向为所述前边梁的轴向方向,Y向为所述导向梁的轴向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悬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边梁和导向梁,其中,
所述前边梁包括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固定连接并形成边缘封
闭且内部中空的第一盒状结构,所述第一盒状结构的Z向的长度大于其Y向
的长度;
所述导向梁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导向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边梁的
两端,所述前边梁与两个导向梁固定连接呈门框形;
其中,X向、Y向和Z向两两垂直,X向为所述前边梁的轴向方向,Y向
为所述导向梁的轴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设置
有凸台或者凹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或者凹
台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梁包括
梁上板、梁前套管、梁加强板、梁中套管、梁后套管和梁下板,所述梁上板与
所述梁下板固定连接成边缘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第二盒状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其刚,张东,娄小宝,李叶岭,顾野,李成业,苏杨,王为勇,杨大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