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0367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包括:变速器壳体;中间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一侧,并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轴,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中部;中间传动盘,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第一离合器,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且可选择性的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第二离合器,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且可选择性的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差速器,其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差速器对变速后的输出动力通过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的控制方法。

A drive axle system of double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based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ve axle system, 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ow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the intermediate shaft, which can rotate the support in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a drive motor, which is set in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side, and includes a drive motor output shaft; the first planetary gear drive mechanism the connection, the driving motor shaft, and is fixed on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central;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wheel, which can rotate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shaft; a first clutch,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planetary frame, and can be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transmission wheel; second clutch.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and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drive disc; differential connecting the middle transmission wheel,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shafts, The differential outputs the variable output power through the first output shaft and the second output shaft, and also provides a control method for the electric drive axle system based on the dual clutc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新型、节能、环保车辆,尤其是在当今空气污染严重的大环境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机取代了传统汽车的发动机,电动机可带载启动,并且通过合理的配置满足汽车使用要求,这是与发动机的很大区别。在电动车上使用多挡变速器已经不合适,但若取消变速传动装置,则难于兼顾汽车爬坡和高速行驶等要求,特别是中小型汽车,有必要针对电动机的工作特性重新设计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变速器部分由行星排,双离合变速器组成,传动系统起到拖动作用,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控制方法,通过精确控制离合器和驱动电机,实现快速升挡和快速降挡过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包括:变速器壳体;中间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中间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一侧,并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轴,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中部;中间传动盘,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第一离合器,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且可选择性的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第二离合器,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且可选择性的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差速器,其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差速器对变速后的输出动力通过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中间轴,其可旋转支撑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一侧,并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轴,并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中部;中间传动盘,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第一离合器,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且可选择性的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第二离合器,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且可选择性的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差速器,其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差速器对变速后的输出动力通过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前行星排行星架,其可选转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前行星排太阳轮,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前行星排行星轮,其设置在所述前行星排行星架上,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啮合,围绕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的轴线旋转;前行星排内齿圈,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啮合,其中,所述前行星排星轮为单行星轮或双联行星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和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后行星排太阳轮,其可旋转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并连接所述中间传动盘;后行星排行星轮,其与所述行星排太阳轮啮合,围绕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的轴线旋转;后行星排行星架,其连接所述后行星排双联行星轮;后行星排内齿圈,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与所述后行星排双联行星轮啮合,其中,所述后行星排星轮为单行星轮或双联行星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盘,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其与所述中间传动盘连接,用于将第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传输至差速器内;差速器行星齿轮轴,其与所述差速器壳连接,所述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用于带动差速器行星齿轮进行公转和自转;第一差速器锥齿轮,其与所述差速器行星齿轮啮合并固定连接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差速器锥齿轮用于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第二差速器锥齿轮,其与所述差速器行星齿轮啮合并固定连接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差速器锥齿轮用于带动第二输出轴转动;当差速器锥齿轮轴带动差速器行星齿轮进行公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进行等速输出;当差速器锥齿轮轴带动差速器行星齿轮进行公转和自转,第二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进行差速输出。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电驱动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中间轴的一端,所述中间轴的另一端连接左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右输出轴。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龙陈魏李兴忠闫博扈建龙侯利国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