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靛蓝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33510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苯胺基乙腈为主要原料制备靛蓝的方法为:在一定温度下,以回收钾钠无水混合碱作溶剂,氨基钠作缩合剂,间隙加入一批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将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环合成吲哚酚钾(钠),再经氧化、压滤、干燥而制得靛蓝。中间体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的制备为:将苯胺基乙腈在一定温度下与适当配比的钾钠液体混合碱或者液钾碱液混合,而制得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钾钠液体混合碱是氧化岗位10%的混合碱与纯液钾配制而成的。氨基钠合成中使用的液氨为环合反应中产生的氨气,或补充新鲜的液氨。回收钾钠无水混合碱是氧化岗位10%的混合碱经浓缩,提纯、脱水后循环套用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以苯胺基乙腈为主要原料制备靛蓝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将定量的金属钠升温熔化后,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入新鲜或者回收的液氨进行反应,生产氨基钠,然后加到新鲜或者回收的钾钠无水混合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以新鲜或者回收的无水混合碱作溶剂,氨基钠作缩合剂,间隙加入一批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将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环合成吲哚酚钾(钠),再经氧化、压滤、干燥而制得靛蓝。液氨的回收过程为环合反应放出的氨气经除杂质后,进入冰机变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油分离器,去除杂质,最后经过冷凝器降温后变成液氨;钾钠混合碱的回收过程为将氧化岗位的10%左右的废碱水用导热油炉或蒸汽供热,进行单效或多效蒸发(也可用直接加热蒸发浓缩的方法)浓缩至40%~50%,再在助剂的作用下,去除杂质,经脱色后,直接加热脱水得合格无水混合碱。中间体苯胺基乙酸钾钠盐苯胺基乙酸钾盐的制备方法为将苯胺基乙腈加入到带有一定温度的母液中,待其溶解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适当配比的液体混合碱(NaOH、KOH)或者氢氧化钾碱液,在39~60℃的温度下进行酰化反应,根据酰化反应终点确定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约为7~9小时,然后均匀升温至60~75℃,保温1小时,继续均匀升温至80~96℃进行保温1h,然后再升温到100~110℃保温排氨,氨排完降温后调整碱度为2~6g/l,最后干燥得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的制备方法优选的酰化温度为40~50℃,酰化反应时间为7.5~8.5小时。终点调碱度用体积比为硫酸∶水=1∶3,再加一种可生成沉淀的盐参于调整碱度。液体碱为钾、钠型复合碱,复合碱的重量比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60-75∶40-25。本专利技术采用苯胺基乙腈为主要原料,于老工艺苯胺、氯乙酸比较降低原料成本10%,生产时间和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不采用铁盐,革除了铁盐罐,母液不需浓缩和压滤,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设备投入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彻底解决了苯胺废水的治理问题。中间体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的制备是将苯胺基乙腈加入到温度低于65℃的母液中,待其溶解后,降温至50℃以内,根据原料计算加入定量的液体混合碱(KOH、NaOH比为60-75∶40-25)或者液体氢氧化钾,同时投入定量石灰,在39~50℃的温度下保温进行酰化反应约7.5~8.5小时后,取样测酰化阶段的终点,如果终点没有达到,则继续进行保温,如果已到终点则将温度升至65~75℃,并保温1小时后,继续均匀升温至90~96℃,同时排放氨水,并保温0.5小时,再继续升温至110℃,在此温度下进行终点碱度、母液浓度的测定后继续保温排氨2小时左右,待无氨味时降温,用体积比为硫酸∶水=1∶3的稀酸,再加一种可生成沉淀的盐参于调整碱度至2~6g/l后,干燥得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NaOH、KOH无水混合碱回收方法为将氧化后的滤液(10%的混碱水)加入到稀效蒸发器中,利用浓效的余热进行浓缩,待稀效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用泵打入浓效中,补充浓效的物料液位,同时不断向稀效中补充稀碱水。如此循环往复,当浓效温度达150~160℃,浓效内压力为0.05Mpa~0.06Mpa时取样分析,当浓效内物料浓度达40%~50%时(也可采用直接加热蒸发浓缩的方法得40~50%的浓混合碱),放入反应罐中,加入助剂,充分搅拌后,降温至50℃以下经压滤去除杂质,然后再脱色制成浓碱水,最后送至预先补入一定量固钾的熬碱锅中,直接加热、脱水,制成合格的无水混合碱。权利要求1.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将定量的金属钠升温熔化后,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入新鲜或者回收液氨进行反应,生产氨基钠,然后加到新鲜或者回收的钾钠无水混合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以新鲜或者回收碱作溶剂,氨基钠作缩合剂,间隙加入一批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将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环合成吲哚酚钾(钠),再经氧化、压滤、干燥而制得靛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液氨的回收过程为环合反应放出的氨气经除杂质后,进入冰机系统压缩冷凝成液氨;无水钾钠混合碱的回收过程为将氧化岗位的10%左右的废碱水用导热油炉或蒸汽供热,进行单效或多效蒸发(也可采用直接加热蒸发浓缩的方法)浓缩至40%~50%,再在助剂的作用下,去除杂质,经脱色后,直接加热脱水得合格无水混合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的制备方法为将苯胺基乙腈加入到带有一定温度的母液中,待其溶解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适当配比的钾钠液体混合碱或者液钾碱液,在39~60℃的温度下进行酰化反应,根据酰化反应终点确定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约为7~9小时,然后均匀升温至60~75℃,保温1小时,再继续均匀升温至80~96℃进行保温,然后均匀升温至100~110℃保温排氨,在降温后调整碱度为2~6g/l,最后干燥得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的制备时酰化温度为40~50℃,酰化反应时间为7.5~8.5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的制备时用体积比为硫酸∶水=1∶3再加一种可生成沉淀的盐参于调整碱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苯胺基乙酸钾钠盐的制备时钾钠混合碱的重量比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60-75∶40-2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以苯胺基乙腈为主要原料制备靛蓝的方法为在一定温度下,以回收钾钠无水混合碱作溶剂,氨基钠作缩合剂,间隙加入一批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将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环合成吲哚酚钾(钠),再经氧化、压滤、干燥而制得靛蓝。中间体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的制备为将苯胺基乙腈在一定温度下与适当配比的钾钠液体混合碱或者液钾碱液混合,而制得苯胺基乙酸钾钠(钾)盐。钾钠液体混合碱是氧化岗位10%的混合碱与纯液钾配制而成的。氨基钠合成中使用的液氨为环合反应中产生的氨气,或补充新鲜的液氨。回收钾钠无水混合碱是氧化岗位10%的混合碱经浓缩,提纯、脱水后循环套用的。文档编号C09B7/00GK1390888SQ0213801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罗必奎, 毛卫平, 张文达, 周红灯, 郑长春, 赵中明, 尹应武, 张荣生, 侯跃灯 申请人: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中丹化工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靛蓝的制备方法:将定量的金属钠升温熔化后,在一定的温度下,通入新鲜或者回收液氨进行反应,生产氨基钠,然后加到新鲜或者回收的钾钠无水混合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以新鲜或者回收碱作溶剂,氨基钠作缩合剂,间隙加入一批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将苯胺基乙酸钾钠盐或者苯胺基乙酸钾盐环合成吲哚酚钾(钠),再经氧化、压滤、干燥而制得靛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必奎毛卫平张文达周红灯郑长春赵中明尹应武张荣生侯跃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中丹化工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