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in traction and braking control system, train traction and braking control method; system includes: setting the target platform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ections of the two traction and brake power unit and subgrad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ections of the stator coi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uplink and downlink on the train rotor reaction plate, and the traction and brake power unit, and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ground integrated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unit; the same section in the traction and brake power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tor coil, so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raction and braking power control unit of the stator coil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in the rotor plate, realize the traction and brake on the trai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operative control of traction and braking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bway trains on the same platform,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rain operation, and reliably improves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牵引及制动控制系统、列车牵引及制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列车牵引及制动控制系统、列车牵引及制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共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指地铁、轻轨、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现代有轨电车的等一系列的交通方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特性的要求,其运行特性曲线主要由牵引、惰行和制动3个阶段组成。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站间距较短(一般为2~5公里)、启动加速度、制动减速度大等因素,导致其运行特性与干线铁路、高速动车组的特性不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工况主要固定在上述3种工况间的频繁切换运行。车辆启动阶段,列车牵引加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恒力矩区,牵引力与列车的速度呈线性关系;第二阶段为恒功区,牵引力与速度呈反比例关系;第三阶段为自然特性区,牵引力与速度的平方呈反比例关系。为保证列车启动加速度的要求,在恒力矩区需要很大的牵引功率,列车牵引功率的确定也是根据该区的功率要求进行设计的,而列车进入后两区后其牵引功率会大幅下降。车辆惰行阶段,车辆既无牵引也无制动。依靠惯性运行,根据车辆所受阻力进行减速运行;根据运行情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列车牵引及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目标站台范围内的上行及下行路段的两个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行及下行路段内的路基上的定子线圈、分别设置在上行及下行列车上的转子反应板,以及,与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通信连接的地面列车综合运行控制单元;同一路段内的所述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与定子线圈连接,使得所述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控制所述定子线圈与对应的列车上的转子反应板相互作用,实现对该列车的牵引及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牵引及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目标站台范围内的上行及下行路段的两个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上行及下行路段内的路基上的定子线圈、分别设置在上行及下行列车上的转子反应板,以及,与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通信连接的地面列车综合运行控制单元;同一路段内的所述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与定子线圈连接,使得所述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控制所述定子线圈与对应的列车上的转子反应板相互作用,实现对该列车的牵引及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牵引及制动动力单元均包括:设置在站台路段的上行及下行路段两侧的变流器组,以及,与所述变流器组连接的整流变压器;所述变流器组与同一路段内的所述定子线圈连接,且所述变流器组均连接至地面储能单元;所述整流变压器与同一路段内的所述变流器组之间设有开关,且每个所述变流器组中均至少包括两个变流器;各所述变流器均与同一路段中的所述整流变压器连接,以及,各所述变流器与同一路段中的所述定子线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列车上的永磁电机组、与所述永磁电机组连接的车载双向DC/AC逆变器、与所述车载双向DC/AC逆变器通信连接的车载列车运行控制单元,以及,车载储能单元;所述地面列车综合运行控制单元与所述车载列车运行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永磁电机组与所述车载双向DC/AC逆变器连接,且所述车载双向DC/AC逆变器和车载储能单元均连接至列车直流母线,其中,所述列车直流母线与直流变换器及车载设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储能单元包括超级电容器组、蓄电池组,以及,与所述蓄电池组连接的双向DC/DC变换器;所述超级电容器组和双向DC/DC变换器分别连接至所述列车直流母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同一列车上的所述永磁电机组为一组或两组,且每组所述永磁电机组中均包括至少两个永磁电机;相应的,设置在同一列车上的所述永磁电机组为一组时,该一组永磁电机组设置在列车的其中一个端车厢的第二转向架上;设置在同一列车上的所述永磁电机组为两组时,该两组永磁电机组分别设置在列车的两个端车厢的第二转向架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帮成,齐洪峰,陈吉超,王轶欧,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