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630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转向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包括设置在转向架两侧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轴向定位周向滚动连接有转动轮,所述的转动轮与转向架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轴的顶端设有位于转动轮上方的转向架承载鞍,所述的转向架承载鞍通过导向框组件与转向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优点在于:转动轮通过滚动轴承与转动轴相连接,相对于滑动轴承的滑动连接方式来说,摩擦系数小,功率消耗少;适于大批量生产,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小,润滑维护方便;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大,工况条件的少量变化,对轴承的性能影响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
本技术属于转向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
技术介绍
把两个或几个轮对用专门的构架或侧架组成的一个小车,称为转向架。常见的多轴车辆一般采用带转向架的结构形式。转向架基本作用:增加车辆载重、长度和容积,提高运行速度;正常情况下保证车体都能可靠坐落在转向架上,通过轴箱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或从轮对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和作用,使轴重均匀分配;保证车辆安全、灵活地在线路如直线、曲线上运行;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减小振动、冲击和动应力,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轮轨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现有技术中的转向架采用滑动轴承,其存在较多的缺点:摩擦系数大,功率消耗多;不适于大批量生产,互换性不好,不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内部间隙大,加工精度不高;传动效率低,发热量大,润滑维护不方便,耗费润滑剂;载荷、转速和工作温度适应范围窄,工况条件的少量变化,对轴承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能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转向架(1)两侧的转动轴(2),所述的转动轴(2)上轴向定位周向滚动连接有转动轮(3),所述的转动轮(3)与转向架(1)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轴(2)的顶端设有位于转动轮(3)上方的转向架承载鞍(4),所述的转向架承载鞍(4)通过导向框组件与转向架(1)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转向架(1)两侧的转动轴(2),所述的转动轴(2)上轴向定位周向滚动连接有转动轮(3),所述的转动轮(3)与转向架(1)通过传动结构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轴(2)的顶端设有位于转动轮(3)上方的转向架承载鞍(4),所述的转向架承载鞍(4)通过导向框组件与转向架(1)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框组件包括导框(5),所述的导框(5)的一面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与托板(6)相连接,所述的托板(6)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与转向架(1)相连接,所述的导框(5)的其他面与转向架(1)焊接且焊接处通过螺栓结构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架的轴承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框(5)和转向架(1)之间设有导框组成,所述的导框组成包括设置在导框(5)侧部和转向架(1)之间的第一筋板(7),所述的第一筋板(7)呈直角梯形,且第一筋板(7)的直角边与导框(5)相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马云张志伟邓彤崔宏宇张超张震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路局天津车辆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