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904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2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该结构能提高抗变形能力、强度和刚度,提高横向减振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向架中的三系悬挂。
技术介绍
转向架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线路不平顺和轮对运动对车体的各种动态影响,如垂向振动、横向振动等。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09852.9申请日为2013.10.25公开日为2014.1.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中间构架的准轨大轮径八轴电力机车转向架,该转向架公开了在中间构架中设有连接车体的三系悬挂,该三系悬挂用于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或从轮对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和作用,使轴重均匀分配,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三系悬挂会承受垂向和横向的载荷。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007462.6申请日为2014.1.8公开日为2014.4.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三系悬挂的机车。该新型结构采用三系悬挂后,每个二轴转向架构架通过一系悬挂座落在轴箱上;每2个二轴转向架由1个中间过渡构架通过二系悬挂联结起来;2个中间过渡构架又通过三系悬挂与车体联结起来,使八轴机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增加了2个中间过渡构架和三系悬挂,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八轴机车动力学和曲线通过之间的矛盾。该新型结构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三系悬挂主要由下座、弹簧和上座组成,通过弹簧减小垂向和横向振动,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悉,因车体本身具有重量,下座和上座也会承受一定的载荷,因此,提高下座和上座的抗变形能力、强度和刚度也非常的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抗变形能力、强度和刚度,提高横向减振的性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弹簧设在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之间;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上述结构,当三系下底座受压后,下承载环的外侧有向外变形的趋势或向外变形,下承载环的内侧有向内变形的趋势或向内变形,而由于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中部向内凹陷,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中部向外凹陷,因此,下承载环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下承载环中部的变形量,因此,三系下底座的抗变形能力强,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提高;同样,当三系上底座受压后,上承载环的外侧有向外变形的趋势或向外变形,上承载环的内侧有向内变形的趋势或向内变形,而由于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中部向内凹陷,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中部向外凹陷,因此,上承载环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上承载环中部的变形量,因此,三系上底座的抗变形能力强,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提高。由于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当三系悬挂受到横向力时,弹簧不容易脱离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另外,车体或中间构架上的横向力经上下定位环能可靠的传递到弹簧上,因此,横向减振性能得到了提高。进一步的,下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下定位孔的孔径,上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上定位孔的孔径。当中间构架上的定位柱插设到第一下定位孔内后,如果中间构架上的定位柱进入到了下通孔,下通孔内还具有下承载环变形的空间。同样,当车体上的定位柱插设到第一上定位孔内后,如果车体上的定位柱进入到了上通孔,上通孔内还具有上承载环变形的空间。进一步的,在第二下底板上设有第二下通孔,第一下定位孔、下通孔、第二下通孔与下定位环内的孔相通;在第二上底板上设有第二上通孔;第一上定位孔、上通孔、第二上通孔与上定位环内的孔相通。该结构能减轻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的重量,同时方便观察中间构架上定位柱安装到三系下底座的情况。进一步的,下定位环的上端外侧设有倒角;上定位环的下端外侧设有倒角。在安装弹簧时,倒角能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让弹簧更容易套在下定位环和上定位环上。进一步的,在三系上底座上设有依次重叠的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第一垫片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垫片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三垫片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孔相通。该结构,可防止车体直接与三系上底座接触,减小摩擦。附图说明图1为中间构架与三系悬挂的立体图。图2为中间构架与三系悬挂的分解图。图3为中间构架与三系悬挂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图5为转向架三系悬挂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中间构架300上安装有多个转向架三系悬挂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中间构架300包括两根纵梁301和两根横梁302,纵梁301和横梁302组成口字型。在每一纵梁301的中部设有与转向架三系悬挂数量一致的三系安装座303,三系安装座303包括固定在纵梁301上的三系安装座体3031和固定在三系安装座体3031上的三系定位柱3032。如图1至图5所示,转向架三系悬挂3包括三系下底座31、弹簧32、三系上底座33、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5和第三垫片36。如图5所示,三系下底座3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311、下承载环312、第二下底板313和下定位环314,第一下底板311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3111,三系定位柱3032安装在第一下定位孔3111内,实现对转向架三系箱的定位。下承载环312具有下通孔3121,下通孔3121的孔径大于第一下定位孔3111的孔径,如果中间构架上的三系定位柱进入到了下通孔3121,下通孔3121内还具有下承载环312变形的空间,下承载环312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312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在第二下底板313上设有第二下通孔3131,第一下定位孔3111、下通孔3121、第二下通孔3131与下定位环314内的孔相通,方便观察到三系定位柱3032的安装情况。下定位环314的上端外侧具有倒角,下定位环314插设在弹簧32的下端内,在安装弹簧32时,倒角能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让弹簧32更容易套在下定位环314上。如图5所示,三系上底座3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331、上承载环332、第二上底板333和上定位环334,第一上底板331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3311,车体上的定位柱安装在第一上定位孔3311内,实现对转向架三系箱的定位。上承载环332具有上通孔3321,上通孔3321的孔径大于第一上定位孔3311的孔径,如果车体上的定位柱进入到了上通孔3321,上通孔3321内还具有上承载环332变形的空间,上承载环332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332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在第二上底板333上设有第二上通孔3331,第一上定位孔3311、上通孔3321、第二上通孔3331与上定位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弹簧设在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弹簧设在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三系悬挂,其特征在于:下通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宽李涛周逛陈信才涂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