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前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体结构,其包括上纵梁和用于加强车辆的车轮壳体的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在基本上平行于上纵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所述上纵梁包括附接部分,附接部分包括用于与将连接上纵梁的连接元件接合至车辆的下梁的连接元件附接的附接区域,车辆前体结构还包括接合加强元件和上纵梁的连结元件。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前体结构包括通过横向梁连接在一起的纵梁,以便限定发动机室。纵梁被设计成在前部冲击或具有部分重叠的前部冲击期间吸收冲击能量,具有部分重叠例如为低至40%的中等重叠,即使得仅车辆前部的40%撞击障碍物。车辆前体结构通常还包括在前轮壳体上方延伸的纵向加强元件、也称为“霰弹枪”元件、设计成在具有小的重叠——例如具有小于30%的重叠——的正面或倾斜冲击期间吸收冲击能量。为了增强能量吸收,提出了将纵梁接合至加强元件,使得纵梁和加强元件可以协作以吸收能量。然而,将加强元件附接到纵梁会导致纵梁的能量吸收降低,这是由于这种附接削弱了纵梁变形的能力。因此,即使能够提高车辆前体结构在具有小的重叠的前方或斜面碰撞期间的能量吸收能力,在没有或具有中等重叠的正面碰撞期间的能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前体结构(2),包括:上纵梁(10、12)和用于加强所述车辆的所述车轮壳体的加强元件(14、16),所述加强元件(14、16)沿纵向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纵梁(10、12)延伸,所述上纵梁(10、12)包括附接部分(40),所述附接部分(40)包括用于与将所述上纵梁(10、12)接合至所述车辆的下梁(22、24)的连接元件(8)附接的附接区域,所述车辆前体结构(2)还包括将所述加强元件(14、16)和所述上纵梁(10、12)接合的连结元件(18、20),其中,所述连结元件(18、20)附接至所述上纵梁(10、12)的所述附接部分(4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前体结构(2),包括:上纵梁(10、12)和用于加强所述车辆的所述车轮壳体的加强元件(14、16),所述加强元件(14、16)沿纵向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纵梁(10、12)延伸,所述上纵梁(10、12)包括附接部分(40),所述附接部分(40)包括用于与将所述上纵梁(10、12)接合至所述车辆的下梁(22、24)的连接元件(8)附接的附接区域,所述车辆前体结构(2)还包括将所述加强元件(14、16)和所述上纵梁(10、12)接合的连结元件(18、20),其中,所述连结元件(18、20)附接至所述上纵梁(10、12)的所述附接部分(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体结构(2),其中,所述上纵梁(10、12)包括内侧面(32)、平行于所述内侧面(32)的外侧面(31),以及与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基本上正交的下侧面(33),所述附接区域在所述下侧面(33)上延伸并且所述连结元件(18、20)紧邻所述附接区域附接至所述外侧面(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体结构(2),其中,所述连结元件(18、20)由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450MPa的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体结构(2),其中,所述连结元件(18、20)由双相钢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体结构(2),其中,所述双相钢的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780MPa。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体结构(2),其中,所述加强元件(14、16)和所述连结元件(18、20)由一体部件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体结构(2),其中,所述连结元件(18、20)具有肘形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万·维奥,西尔维·迪特内,弗洛伦特·阿莱尔,
申请(专利权)人: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卢森堡,LU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