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orced steering bogie and a railway freight car. Forced steering bogie includes: wheel set; a plurality of side frame, two wheels of two adjacent wheels connected by the same side of the side frame; a plurality of radial mechanism, radial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groups of wheels, connected to the radial mechanism and side frame pivot; a plurality of elastic connection mechanism; a plurality of bearing saddle bearing saddle is arranged in the wheel axle, the sid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saddle, the saddl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of a radial elastic mechanism and the bearing body and the radial connection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mechanism of another elastic.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severe wear of the forced steering bogi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迫导向转向架和铁路货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车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迫导向转向架和铁路货车。
技术介绍
径向转向架包括迫导向转向架和自导向转向架。其中,自导向转向架靠蠕滑力导向,蠕滑力与轮轨间的垂向接触压力有关,其最大值为粘着力,所以自导向转向架的导向力受到车辆载重、自重、制动及车轮踏面等因素的影响,导向力受到一定的限制。重车状态下,导向力大,导向效果好;空车状态下,因车辆自重和轮对轴箱纵向定位刚度的影响,导向力小,导向效果差。自导向转向架在空车时的作用以提高蛇行临界速度为主,在曲线上呈径向位置的效果差;重车时既可提高蛇行临界速度,又可以在曲线上使轮对呈径向位置,提高车辆曲线通过能力。迫导向转向架是利用车辆曲线通过时车体与转向架的相对回转位移,通过连接车体和轮对的导向机构强迫轮对处于所要求的径向位置或其它最佳位置(完全径向、过导向或欠导向),从而有效降低轮轨力和轮轨磨耗,有效抑制车辆蛇行运动,提高车辆的蛇行稳定性。迫导向转向架的原理是利用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相对车体所做的摇头角位移,迫使轮对处于径向位置。在一个具体的迫导向转向架中,包括摇枕、侧架、轮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轮对(10);多个侧架(20),相邻两组所述轮对(10)的同侧的两个车轮通过所述侧架(20)连接;多组径向机构,相邻两组所述轮对(10)之间设置有所述径向机构,所述径向机构与所述侧架(20)枢转连接;多个弹性连接机构(30);多个承载鞍(40),所述承载鞍(40)设置在所述轮对(10)的车轴上,所述侧架(20)与所述承载鞍(40)连接,所述径向机构与所述承载鞍(40)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弹性连接机构(30),车体(50)与所述径向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另一个所述弹性连接机构(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轮对(10);多个侧架(20),相邻两组所述轮对(10)的同侧的两个车轮通过所述侧架(20)连接;多组径向机构,相邻两组所述轮对(10)之间设置有所述径向机构,所述径向机构与所述侧架(20)枢转连接;多个弹性连接机构(30);多个承载鞍(40),所述承载鞍(40)设置在所述轮对(10)的车轴上,所述侧架(20)与所述承载鞍(40)连接,所述径向机构与所述承载鞍(40)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弹性连接机构(30),车体(50)与所述径向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另一个所述弹性连接机构(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径向机构均包括:与两个所述轮对(10)中的第一个所述轮对(10)连接的第一径向连杆组件(60),所述第一径向连杆组件(60)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50)连接,所述第一径向连杆组件(60)连接至所述侧架(20)的第一连接点(21)处;与两个所述轮对(10)中的第二个所述轮对(10)连接的第二径向连杆组件(70),所述第二径向连杆组件(70)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50)连接,所述第二径向连杆组件(70)连接至所述侧架(20)的第二连接点(22)处,所述第一连接点(21)与所述第二连接点(22)在所述侧架(20)上的高度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0)的第一侧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点(21)位于所述连接板(23)处,所述侧架(20)的第二侧的底端与顶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点(22),所述第一连接点(21)和所述第二连接点(22)处均设置轴(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连杆组件(60)与所述第一连接点(21)处刚性连接或通过第一个所述弹性连接机构(3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径向连杆组件(70)与所述第二连接点(22)处刚性连接或通过第二个所述弹性连接机构(3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迫导向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连杆组件(60)包括:第一车轮连接杆(61),所述第一车轮连接杆(61)的第一端与所述轮对(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善超,于海龙,张露颖,邢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