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减振装置、转向架及铁路货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8487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减振装置、转向架及铁路货车,摩擦减振装置包括:斜楔部,具有摩擦面;磨耗部,具有磨耗面,磨耗面与摩擦面配合,斜楔部的摩擦面上设有第一凹部以将摩擦面在斜楔部的宽度方向上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摩擦减振装置上一个斜楔磨耗后抗菱刚度减小较多、两个斜楔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擦减振装置、转向架及铁路货车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货车一般包括车体、转向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转向架的作用是支承车体,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并承受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转向架抗菱刚度是保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而普通三大件式和控制型转向架的抗菱刚度主要由斜楔减振装置提供,且与斜楔作用宽度成正比。其中,普通三大件是指两个侧架和一个摇枕。现有技术中的货车转向架多采用斜楔与立柱磨耗板配合形成摇枕与侧架之间的干摩擦定位装置,普通三大件式和控制型货车转向架的抗菱刚度主要由该定位装置保证。随着运输需求的提升对铁路货车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三大件式和控制型转向架的运用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摩擦减振装置,摩擦减振装置包括带高分子材料主摩擦板3的组合式斜楔1和45号钢材质的立柱磨耗板2,带高分子材料主摩擦板3的组合式斜楔1配合45号钢材质的立柱磨耗板2使用,车辆运行产生振动时,利用斜楔主摩擦面与立柱磨耗板2间的正压力保证转向架的正位能力。第一种摩擦减振装置的缺点是:一、由于转向架的抗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楔部,具有摩擦面;磨耗部,具有磨耗面,所述磨耗面与所述摩擦面配合,所述斜楔部的摩擦面上设有第一凹部以将所述摩擦面在所述斜楔部的宽度方向上分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斜楔部,具有摩擦面;磨耗部,具有磨耗面,所述磨耗面与所述摩擦面配合,所述斜楔部的摩擦面上设有第一凹部以将所述摩擦面在所述斜楔部的宽度方向上分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设置在所述摩擦面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斜楔部的宽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斜楔部的宽度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部包括斜楔本体和摩擦板,所述摩擦板设置在所述斜楔本体的朝向所述磨耗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峰穆凤军邵文东李立东徐世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