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包括卡扣、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主防护套、转轴、后座、支撑杆、侧扣、固定板、座杆、滑套、侧防护套、坐垫和粘结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坐垫上连接有防护套,且防护套上连接有卡扣,且防护套侧壁连接有粘结带,使自行车在雨雪天气放在户外不会被淋湿,并且防止在夏季阳光照射下,自行车坐垫出现滚烫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护套反过来能够作为垫子使用,使人坐在后座上更加舒适,并且整个过程使用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Novel bicycle saddle pro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bicycle saddle protective device, comprising a butto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the main protective sleeve and a rotary shaft, a supporting rod, a back seat, side buckle, fixing plate, a rod, a sliding sleeve, a side protective cover, cushion and adhesive tap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invention of the seat cushion is connected with a protective sleeve, and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ckle, and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with adhesive tape, the bike in the rain and snow weather put wet outdoors in the summer and will not prevent the sunlight, the bicycle seat hot this phenomenon occurs; the invention of the protective cover in turn can be used as cushion, make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sitting in the back seat, and the whole process is easy to use,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is suitable f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座防护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属于自行车应用
技术介绍
在越来越提倡环保低碳的现代社会,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被广泛地推广和接受,不仅低碳、节能、减排等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舒缓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目前的自行车在使用中也有不足之处,如传统的自行车在阴雨天气易被雨淋湿而无法直接骑乘,且在阳光下暴晒之后又会变得滚烫,使座椅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影响座椅的使用性能,自行车后座通常为钢制或者其它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在寒冷的冬天,坐在后排的人感觉不舒服。对比专利: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228888.0,一种自行车座椅,它包括座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主体上连接有可以套住座椅主体的防护套。所述的防护套包括连接带、防护套主体和弹性套口,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的座椅主体相连,连接带的另一端与防护套主体相连,防护套主体撑开状态下内腔的体积大于座椅主体的体积。虽然解决了弄脏骑坐者的裤子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操作复杂,需要花费的时间长,而且装在防护套内部,造成防护套体积大,影响骑行效果,没有解决后座冬冷夏热、容易生锈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使用方便,使后座坐着更加舒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包括坐垫,所述坐垫尾端安装转轴,且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主防护套;所述主防护套两侧连接侧防护套,且主防护套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扣;所述主防护套两侧连接有粘结带;所述主防护套前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与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坐垫底端连接有座杆,且所述座杆上套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上焊接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有后座;所述后座两侧底端焊接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主防护套的内腔体积大于坐垫的体积。优选的,所述粘结带与侧防护套、主防护套拼接的宽度为所述后座宽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轴心到第二凹槽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转轴的轴心到第一凹槽的轴向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滑套与所述座杆之间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坐垫上连接有防护套,且防护套上连接有卡扣,且防护套侧壁连接有粘结带,使自行车在雨雪天气放在户外不会被淋湿,并且防止在夏季阳光照射下,自行车坐垫出现滚烫的现象;2、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套反过来能够作为垫子使用,使人坐在后座上更加舒适,并且整个过程使用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扣结构示意图。图中:1、卡扣,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主防护套,3、转轴,4、后座,5、支撑杆,6、侧扣,7、固定板,8、座杆,9、滑套,10、侧防护套,11、坐垫,12、粘结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包括坐垫11,所述坐垫11尾端安装转轴3,且所述转轴11上转动连接有主防护套2;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侧防护套10,且主防护套2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扣6;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有粘结带12;所述主防护套2前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卡扣1;所述卡扣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1,与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坐垫11底端连接有座杆8,且所述座杆8上套装有滑套9;所述滑套9上焊接有固定板7,且所述固定板7通过螺栓连接有后座4;所述后座4两侧底端焊接有支撑杆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主防护套2的内腔体积大于坐垫11的体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粘结带12与侧防护套10、主防护套2拼接的宽度为所述后座4宽度的两倍,方便防护套翻到后座4上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转轴3的轴心到第二凹槽1-2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转轴3的轴心到第一凹槽1-1的轴向长度相等,使防护套在坐垫11上使用时,第二凹槽1-2恰好卡在坐垫11上,当防护套在后座4上使用时,第一凹槽1-1恰好卡在后座4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套9与所述座杆8之间滑动连接。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在于防护套卡在后座上,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包括坐垫11,所述坐垫11尾端安装转轴3,且所述转轴11上转动连接有主防护套2;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侧防护套10,且主防护套2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扣6;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有粘结带12;所述主防护套2前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卡扣1;所述卡扣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1,与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坐垫11底端连接有座杆8,且所述座杆8上套装有滑套9;所述滑套9上焊接有固定板7,且所述固定板7通过螺栓连接有后座4;所述后座4两侧底端焊接有支撑杆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主防护套2的内腔体积大于坐垫11的体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粘结带12与侧防护套10、主防护套2拼接的宽度为所述后座4宽度的两倍,方便防护套翻到后座4上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转轴3的轴心到第二凹槽1-2的轴向长度与所述转轴3的轴心到第一凹槽1-1的轴向长度相等,使防护套在坐垫11上使用时,第二凹槽1-2恰好卡在坐垫11上,当防护套在后座4上使用时,第一凹槽1-1恰好卡在后座4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滑套9与所述座杆8之间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主防护套2与侧防护套10在坐垫11上使用时,将卡扣1上的第二凹槽1-2卡在坐垫11的边缘上,侧扣6卡在坐垫11的侧边缘,当上面出现雨水需要骑行的时候,将卡扣1反向翻过来,将卡扣1上的第一凹槽1-1卡在后座4的外边缘,侧防护套10上的粘结带12将后座4恰好包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包括坐垫(1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1)尾端安装转轴(3),且所述转轴(11)上转动连接有主防护套(2);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侧防护套(10),且主防护套(2)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扣(6);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有粘结带(12);所述主防护套(2)前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卡扣(1);所述卡扣(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1),与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坐垫(11)底端连接有座杆(8),且所述座杆(8)上套装有滑套(9);所述滑套(9)上焊接有固定板(7),且所述固定板(7)通过螺栓连接有后座(4);所述后座(4)两侧底端焊接有支撑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防护装置,包括坐垫(1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1)尾端安装转轴(3),且所述转轴(11)上转动连接有主防护套(2);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侧防护套(10),且主防护套(2)两侧转动连接有侧扣(6);所述主防护套(2)两侧连接有粘结带(12);所述主防护套(2)前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卡扣(1);所述卡扣(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1),与其对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坐垫(11)底端连接有座杆(8),且所述座杆(8)上套装有滑套(9);所述滑套(9)上焊接有固定板(7),且所述固定板(7)通过螺栓连接有后座(4);所述后座(4)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振辉,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