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912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所述复合菌群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52的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菌、保藏编号为ATCC No.700550的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菌和保藏编号为ATCC No.700007的Pseudomonas putida F1菌。当pH值为9,三种菌接种配比为1:2:1时修复效果最佳,2天内可将不同来源、理化性质不同的土壤中浸出的可溶性Cr(VI)全部还原为Cr(III)。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还原效率高、效果稳定,抗冲击力好,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重金属污染中,Cr(VI)因其毒性大、氧化性强以及致癌性高,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Cr(VI)主要来自铬渣,全国每年新排放铬渣约60万吨,历年累积堆存铬渣约548万吨。由于Cr(VI)极易溶于水,经雨水淋漓,各种形式污染的Cr(VI)最终会到达水体和土壤。据统计,我国受Cr(VI)严重污染的土壤面积就高达500万平方米,污染土方量约1500万立方。因此,对我国Cr(VI)污染土壤进行合理有效的修复已经迫在眉睫。较之Cr(VI)的高毒性及高迁移性,Cr(III)则毒性低且溶解性低,迁移转化慢,因此修复Cr(VI)污染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将Cr(VI)转化为Cr(III)。然而,化学方法还原Cr(VI)往往成本高、能耗大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很多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得到了应用,而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等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青睐。其中微生物还原法利用土著微生物或高效外源微生物,将Cr(VI)还原为Cr(III),从而达到Cr(VI)污染土壤的修复目的。因此,微生物还原技术被视为Cr(VI)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潜在优势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自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微生物能够还原Cr(VI)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已经从不同环境中筛选出大量Cr(VI)还原菌株,其中包括Escherichiacoli,Shewanellasp.,Pannonibactersp.,Pseudomonassp.,Leucobactersp.,Aspergillussp.,Bacillussp.等。单一菌株在修复Cr(VI)土壤时,其生长和Cr(VI)还原活性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诸如pH值、温度、无机盐和其他重金属、以及有机有毒物质等,导致Cr(VI)还原效率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采用合适的菌株构建Cr(VI)还原复合菌群,能有效增强群落刚性,应对其他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的刺激,适应不同的土壤环境,克服单一菌株还原效率不稳定的局限性,是一种高效的、还原效率稳定的Cr(VI)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菌群,所述复合菌群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No.3052的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菌、保藏编号为ATCCNo.700550的ShewanellaoneidensisMR-1菌和保藏编号为ATCCNo.700007的PseudomonasputidaF1菌。其中,P.phragmitetusBB为申请人前期从铬渣堆场土壤中分离得到,该菌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No.3052,保藏日期2009年5月5日。上述复合菌群中S.oneidensisMR-1、P.putidaF1均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上述菌株的培养基均为Luria-Bertani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10g溶解于1L去离子水中,121℃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用无菌1mol/LNaOH溶液调节pH=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由保藏编号为CGMCCNo.3052的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菌的菌液、保藏编号为ATCCNo.700550的ShewanellaoneidensisMR-1菌的菌液和保藏编号为ATCCNo.700007的PseudomonasputidaF1菌的菌液组成。三种菌液的体积比依次为3-6:3-6:3-6。其中,所述菌液是指在LB培养基中长至对数期的发酵液。P.phragmitetusBB、S.oneidensisMR-1和P.putidaF1三种菌液的体积比可依次为1:1:1、2:1:1、1:2:1、1:1:2。优选1: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复合菌群或所述复合菌剂在制备Cr(VI)污染土壤修复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复合菌群或所述复合菌剂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所述应用是将在LB液体培养基中长至对数期的各菌液按比例加入到含LB液体培养基的灭菌土壤中,用NaOH溶液调pH至9,在30±2℃150±10rpm条件下培养至少2天。其中,灭菌土壤所含Cr(VI)浓度为30~200mg/L。前述的应用,菌液总添加量为所述LB液体培养基体积的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复合菌群修复Cr(VI)污染土壤的方法如下:(1)将P.phragmitetusBB、S.oneidensisMR-1、P.putidaF1从平板上挑取单菌落到20mLLB液体培养基中,待OD600达0.9转接到100mLLB培养基(pH=9)进行扩大培养,待各扩大培养基的OD600达0.9,收获菌液;(2)将含Cr(VI)浓度为30~200mg/L的污染土壤过10目筛,灭菌,将10g灭菌土壤加至60mL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将各菌液按LB液体培养基体积3~6%的量加入到上述含LB液体培养基的灭菌土壤中,用1mol/LNaOH溶液调pH至9;(3)30℃150rpm培养2天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测定上清液中残留的Cr(VI)浓度。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较高的Cr(VI)去除率。(二)复合菌群对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复合菌群对高浓度Cr(VI)有极强的耐受能力,菌群能够直接、高效地处理高浓度Cr(VI)污染土壤,克服了单一菌群修复效率不稳定以及Cr(VI)耐受能力有限的局限。(四)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还原效率高、效果稳定,抗冲击力好,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pH对P.phragmitetusBB、S.oneidensisMR-1、P.putidaF1的生长情况影响;其中,a为P.phragmitetusBB,b为S.oneidensisMR-1,c为P.putidaF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pH对P.phragmitetusBB、S.oneidensisMR-1、P.putidaF1及复合菌群Cr(VI)还原能力的影响;其中,a为P.phragmitetusBB,b为S.oneidensisMR-1,c为P.putidaF1,d为1:1:1复合菌群。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不同接种配比对复合菌群还原Cr(VI)能力的影响。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最优条件下复合菌群对土壤的修复效果图;其中,a为低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b为高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实施例1菌株还原Cr(VI)最优pH值的确定将P.phragmitet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菌群及其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群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52的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菌、保藏编号为ATCC No.700550的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菌和保藏编号为ATCC No.700007的Pseudomonas putida F1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菌群,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群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No.3052的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菌、保藏编号为ATCCNo.700550的ShewanellaoneidensisMR-1菌和保藏编号为ATCCNo.700007的PseudomonasputidaF1菌。2.用于Cr(VI)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由保藏编号为CGMCCNo.3052的PannonibacterphragmitetusBB菌的菌液、保藏编号为ATCCNo.700550的ShewanellaoneidensisMR-1菌的菌液和保藏编号为ATCCNo.700007的PseudomonasputidaF1菌的菌液组成,三种菌液的体积比依次为3-6:3-6:3-6;其中,所述菌液是指在LB培养基中长至对数期的发酵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三种菌液的体积比依次为1:2:1。4.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菌群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复合菌剂在制备Cr(VI)污染土壤修复剂中的应用。5.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菌群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复合菌剂在Cr(VI)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在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骐丁春连柴立元杨志辉闵小波颜旭唐崇俭李青竹王海鹰杨卫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