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减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7511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包括:双作用液压缸、第一电磁阀、电发机总成、第二电磁阀和液压油泵,其中,第一电磁阀为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为一进二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电发机总成包括液压马达;第一电磁阀的两个进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一电磁阀的排油口通过管道与电发机总成的液压马达连接;第二电磁阀的两个排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振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可有效将车辆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电设备使用或蓄电池充电。

Vehicle damping system

A vehicle includes a damp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double acting hydraulic cylinder, a first solenoid valve, electric machine assembly, second solenoid valve and hydraulic pump, wherein, the first solenoid valve two into a two position three way solenoid valve, solenoid valve second to one in two out of two three way solenoid valve, electric heating machine assembly includes a hydraulic motor; the two oil inlet pipe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double acting hydraulic cylinder oil cavity first solenoid valve and the oil chamber, the oil discharge port through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valve of hydraulic motor and electric heating pipeline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he two oil drain; the mouth through the pipe corresponding to the double acting hydraulic cylinder of the oil chamber second solenoid valve and the oil chamber, the oil inlet port through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ydraulic pump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good vibration damping effect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convert the kinetic energy of the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into electric energy,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use of electric equipment or the charging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减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把车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车辆减振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车辆来说,减振器是衰减振动,提高舒适性的重要零部件。自减振器出现以来,其结构上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变化,但现有的减振器其本质上主要是油液在上下腔通过节流孔往复运动,从而产生阻力,以衰减车辆的振动。在这一过程中,车辆振动的动能主要转化为了油液的热能,并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结构形式的传统减振器,不但白折浪费了车辆振动产生的能量,而且其产生的热能影响了自身的减振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振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可有效将车辆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电设备使用或蓄电池充电,不但节省了能源,而且可使减振系统保持较低的温度,保证其减振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包括:双作用液压缸、第一电磁阀、电发机总成、第二电磁阀和液压油泵,其中,第一电磁阀为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为一进二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电发机总成包括液压马达;第一电磁阀的两个进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一电磁阀的排油口通过管道与电发机总成的液压马达连接;第二电磁阀的两个排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中,安装使用时,所述双作用液压缸设置在车身与车桥之间,所述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箱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排油口排出的液压油流经液压马达后流向液压油箱。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中,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设置在第一电磁阀和电发机总成之间的管路上。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液压油泵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中,所述电发机总成包括整流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双作用液压缸、第一电磁阀、电发机总成、第二电磁阀和液压油泵。其中,让第一电磁阀采用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让第二电磁阀采用一进二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让电发机总成包括液压马达。让第一电磁阀的两个进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让第一电磁阀的排油口通过管道与电发机总成的液压马达连接。让第二电磁阀的两个排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让第二电磁阀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连接。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振效果好、实用性强的车辆减振系统。在安装使用时,把双作用液压缸设置在车身与车桥之间,让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箱连接,并让第一电磁阀排油口排出的液压油流经液压马达后流向液压油箱。在减振过程中,当车身向下运动时,让第一电磁阀与双作用液压缸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打开,并让第一电磁阀与双作用液压缸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同时,让第二电磁阀与双作用液压缸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并第二电磁阀与与双作用液压缸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打开,车身向下运动的动能就会转变为液压油的动能,当液压油流经电发机总成的液压马达时就会驱动发电。同理,当车桥向上运动时,让第一电磁阀与双作用液压缸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并让第一电磁阀与双作用液压缸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打开;同时,让第二电磁阀与双作用液压缸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开打,并第二电磁阀与与双作用液压缸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同样会使车桥向上运动的动能就会转变为液压油的动能,并在流经液压马达时驱动发电。这一结构设置,不但将车辆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电设备使用或蓄电池充电,节省了能源,而且可使减振系统保持较低的温度,以保证其减振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减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双作用液压缸;2、第一电磁阀;3、电发机总成;4、第二电磁阀;5、液压油泵;6、蓄能器;7、车身;8、车桥。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车辆减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双作用液压缸1、第一电磁阀2、电发机总成3、第二电磁阀4和液压油泵5。其中,第一电磁阀2采用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4采用一进二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电发机总成3包括液压马达。让第一电磁阀2的两个进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1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让第一电磁阀2的排油口通过管道与电发机总成3的液压马达连接。让第二电磁阀4的两个排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1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让第二电磁阀4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5连接。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振效果好、实用性强的车辆减振系统。在安装使用时,让双作用液压缸1设置在车身7与车桥8之间,并使液压油泵5与液压油箱连接,让第一电磁阀2排油口排出的液压油流经液压马达后流向液压油箱。在减振过程中,当车身7向下运动时,让第一电磁阀2与双作用液压缸1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打开,并让第一电磁阀2与双作用液压缸1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同时,让第二电磁阀4与双作用液压缸1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并第二电磁阀4与与双作用液压缸1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打开,此时车身7向下运动的动能就会转变为液压油的动能,当液压油流经电发机总成3的液压马达时就会驱动发电。同理,当车桥8向上运动时,让第一电磁阀2与双作用液压缸1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并让第一电磁阀2与双作用液压缸1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打开;同时,让第二电磁阀4与双作用液压缸1下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开打,并第二电磁阀4与与双作用液压缸1上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关闭,同样会使车桥8向上运动的动能就会转变为液压油的动能,并在流经液压马达时驱动发电。这一结构设置,不但将车辆振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以供用电设备使用或蓄电池充电,节省了能源,而且可使减振系统保持较低的温度,以保证其减振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还设置了括蓄能器6,并让蓄能器6设置在第一电磁阀2和电发机总成3之间的管路上。通过蓄能器可将液压油的压力、流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确保电发机总成3和液压马达稳定工作。同时,为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辆减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作用液压缸(1)、第一电磁阀(2)、电发机总成(3)、第二电磁阀(4)和液压油泵(5),其中,第一电磁阀(2)为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4)为一进二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电发机总成(3)包括液压马达;第一电磁阀(2)的两个进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1)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排油口通过管道与电发机总成(3)的液压马达连接;第二电磁阀(4)的两个排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1)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二电磁阀(4)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作用液压缸(1)、第一电磁阀(2)、电发机总成(3)、第二电磁阀(4)和液压油泵(5),其中,第一电磁阀(2)为二进一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电磁阀(4)为一进二出的两位三通电磁阀,电发机总成(3)包括液压马达;第一电磁阀(2)的两个进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1)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排油口通过管道与电发机总成(3)的液压马达连接;第二电磁阀(4)的两个排油口通过管道对应与双作用液压缸(1)的上油腔和下油腔连通,第二电磁阀(4)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液压油泵(5)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杰曹广雷席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