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减震
,具体是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节能的要求都非常重要,当前的国内为车辆的减震都是以压缩减震为主,当汽车行驶时,单个车轮遇到障碍时,单个车轮升高,会导致汽车的承载压力主要压在升高的两个对角的车轮上部,邻近的两个对角的车轮承载的压力会变小甚至一个悬空不承载压力,因此车轮的受重压力不均匀,现有技术中,有的通过减震器以及连接管组成的装置可以使得车轮之间承载的压力互联互通,而且可以使得对角车轮同时升降,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059080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轮承载随地形变化相互的减震装置,可以实现压力的互联互通,而且一个车轮遇到障碍物升高会导致对角车轮也升高,并会导致邻近的两个位于对角的车轮下降,可以使得车轮压力承受均匀,车轮不易悬空,但是该装置的连接方式单一,而且由于车轮受到压力后,连在减震器之间的流体会相互对冲,这样不仅需要连接管较高的强度,而且相互对冲 ...
【技术保护点】
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轮组、上控制臂、下控制臂、传动轴和减震器,所述的车轮组包括位于车架同端同侧的四个轮组,每个轮组包括有1~2个车轮,每个车轮通过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的传动轴连接在车轮和车架之间,所述的减震器为液压减震器或者空气减震器,减震器分别设置在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的上侧或者对称设置在上控制臂或者下控制臂的两侧位置;位于车架同一端侧的车轮上方的其中两个或者四个减震器通过第一流体管道进行连通,且位于车架同一端侧的车轮上方的剩余的两个或者四个减震器分别与位于车架同侧的车轮上方剩余的减震器通过第二流体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车轮组、上控制臂、下控制臂、传动轴和减震器,所述的车轮组包括位于车架同端同侧的四个轮组,每个轮组包括有1~2个车轮,每个车轮通过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分别与车架连接,所述的传动轴连接在车轮和车架之间,所述的减震器为液压减震器或者空气减震器,减震器分别设置在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的上侧或者对称设置在上控制臂或者下控制臂的两侧位置;位于车架同一端侧的车轮上方的其中两个或者四个减震器通过第一流体管道进行连通,且位于车架同一端侧的车轮上方的剩余的两个或者四个减震器分别与位于车架同侧的车轮上方剩余的减震器通过第二流体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车架同一端侧的车轮上方的其中两个或者四个减震器是分别设置在下控制臂上或者上控制臂上的减震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车架同一端侧的车轮上方的其中两个或者四个减震器是分别设置在下控制臂或者上控制臂上同侧的减震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实现车轮上下随地形变化的减震器承载压力互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