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486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所述搬运车包括车体和支撑所述车体的转轮组,所述转轮组包括分设于车体四角的万向支撑轮和分设于车体两侧的伺服驱动轮;其中,所述伺服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置于轮毂上的轮胎,所述轮毂包括毂端盖和自所述毂端盖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所述轮胎设置于所述毂立壁上;所述毂端盖的内侧面和毂立壁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在该内空间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中,采用的伺服驱动轮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强度,因此能够有效提升搬运车的载重容量和载重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体结构及对应的搬运车,尤其涉及一种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
技术介绍
搬运车是现代仓储物流中必备的工具。一般来说,搬运车的结构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上的支撑轮组,通过支撑轮组的运转而驱动车体移动,从而达到搬运货物的目的。然后,由于支撑轮组的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例如分别设置的驱动电机、减速器、轮体),使得搬运车的整体体积较大,并且由于驱动电机、减速器、轮体占用了较大的体积,也使得搬运车的装载容量降低,不符合经济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本技术所述的伺服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置于轮毂上的轮胎,所述轮毂包括毂端盖和自所述毂端盖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所述轮胎设置于所述毂立壁上;所述毂端盖的内侧面和毂立壁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在该内空间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转动。本技术所述的伺服驱动轮中,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定子、设置于定子中心处的转子、和套设于定子之外的定子壳;所述定子壳的前端插设进所述内空间,且所述定子壳的外壁与所述毂立壁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组;所述定子壳的尾端为方形。本技术所述的伺服驱动轮中,所述定子壳的方形的尾端进一步结合设置有方形法兰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包括车体和支撑所述车体的转轮组,所述转轮组包括分设于车体四角的万向支撑轮和分设于车体两侧的伺服驱动轮;其中,所述伺服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置于轮毂上的轮胎,所述轮毂包括毂端盖和自所述毂端盖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所述轮胎设置于所述毂立壁上;所述毂端盖的内侧面和毂立壁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在该内空间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转动。本技术所述的搬运车结构中,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定子、设置于定子中心处的转子、和套设于定子之外的定子壳;所述定子壳的前端插设进所述内空间,且所述定子壳的外壁与所述毂立壁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组;所述定子壳的尾端为方形。本技术所述的搬运车结构中,所述定子壳的方形的尾端进一步结合设置有方形法兰盘。本技术所述的搬运车结构中,所述车体中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下凹的方形槽;在所述两侧的方形槽内分别固定安装定子壳的方形的尾端。本技术所述的搬运车结构中,还包括与所述定子壳的方形的尾端配合的矩形开口固定卡;所述矩形开口固定卡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突出的固定件;所述矩形开口固定卡的开口卡设住所述定子壳的方形的尾端,所述固定件分别以螺栓固定安装于车体上。本技术所述的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中,采用的伺服驱动轮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高的强度,因此能够有效提升搬运车的载重容量和载重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伺服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使用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使用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伺服驱动轮2,包括轮毂40和设置于轮毂40上的轮胎44。所述轮毂40具体包括毂端盖41和自所述毂端盖41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42,所述轮胎44设置于所述毂立壁42上。本技术中,所述毂端盖41的内侧面和毂立壁42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43,在该内空间43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40转动。具体来说,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定子52、设置于定子52中心处的转子51、和套设于定子52之外的定子壳53。所述定子壳53的前端插设进所述内空间43,且所述定子壳53的外壁与所述毂立壁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组54,所述定子壳53的尾端56被设置为方形,以便于与配套的车体1进行连接。进一步的,还可在所述定子壳53的方形的尾端56进一步结合设置方形法兰盘55。通常来说,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转速与轮毂40的转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若现场需求是轮毂40的转速明显低于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转速,则可以在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增加设置减速装置57,此减速装置57也设置于所述内空间43内,且位于驱动电机组件与轮毂40之间。或者,对于现场需求是轮毂40的转速与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转速相等的情况,则可以不设置前述的减速装置,而是将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至轮毂40。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前述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包括车体1和支撑所述车体1的转轮组,所述转轮组具体可包括分设于车体四角的万向支撑轮3和分设于车体1两侧的伺服驱动轮2。为了降低车体1的重心高度以提升运载重物时的稳定性,可将车体1的载物平板降低,而将安装万向支撑轮3的安装板31升高,即形成图2所示的凸台形状。此时,位于车体1的四角位置的安装板31均突出于车体1的载物平板,而各安装板31下分别设置万向支撑轮3。本技术所述的搬运车结构中,所述的伺服驱动轮2,包括轮毂40和设置于轮毂40上的轮胎44。所述轮毂40具体包括毂端盖41和自所述毂端盖41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42,所述轮胎44设置于所述毂立壁42上。本技术中,所述毂端盖41的内侧面和毂立壁42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43,在该内空间43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并由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40转动。具体来说,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定子52、设置于定子52中心处的转子51、和套设于定子52之外的定子壳53。所述定子壳53的前端插设进所述内空间43,且所述定子壳53的外壁与所述毂立壁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组54,所述定子壳53的尾端56被设置为方形,以便于与配套的车体1进行连接。进一步的,还可在所述定子壳53的方形的尾端56进一步结合设置方形法兰盘55,通过该方形法兰盘55可实现轮毂2与车体1的多种连接方式,例如,在车体1上设置立板,而后将方形法兰盘55直接与立板固定。或者,还可在所述车体1的中部的两侧对称开设下凹的方形槽71,并在所述两侧的方形槽71内分别固定安装定子壳53的方形的尾端56。此时,可设置与所述定子壳53的方形的尾端56配合的矩形开口固定卡22。该矩形开口固定卡22具有开口(图中未示),且所述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突出的固定件23。令所述矩形开口固定卡22的开口卡设住所述定子壳53的方形的尾端56,所述固定件22分别以螺栓固定安装于车体1上,从而将轮毂2与车体1牢固的连接在一起。由于本技术中将与车体1连接的部分(即所述轮毂20的尾端)设置为方形,不仅能够方便安装,而且具有极强的抗扭性能,能够明显提高搬运车的载重能力。并且,对于使用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而言,伺服驱动轮的同心度极其重要,那么,将车体1的中部预先开设下凹的方形槽71,可以确保加工的精度;进一步的,再通过方形槽71与定子壳53的方形的尾端56的配合,能够使得安装的伺服驱动轮的同心度达到高度一致。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转速与轮毂40的转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若现场需求是轮毂40的转速明显低于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转速,则可以在驱动电机组件的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伺服驱动轮及应用该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置于轮毂上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毂端盖和自所述毂端盖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所述轮胎设置于所述毂立壁上;所述毂端盖的内侧面和毂立壁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在该内空间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置于轮毂上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包括毂端盖和自所述毂端盖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所述轮胎设置于所述毂立壁上;所述毂端盖的内侧面和毂立壁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内空间,在该内空间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轮毂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定子、设置于定子中心处的转子、和套设于定子之外的定子壳;所述定子壳的前端插设进所述内空间,且所述定子壳的外壁与所述毂立壁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轴承组;所述定子壳的尾端为方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壳的方形的尾端进一步结合设置有方形法兰盘。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伺服驱动轮的搬运车结构,包括车体和支撑所述车体的转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组包括分设于车体四角的万向支撑轮和分设于车体两侧的伺服驱动轮;其中,所述伺服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置于轮毂上的轮胎,所述轮毂包括毂端盖和自所述毂端盖的边缘垂直延伸而形成的毂立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林永谢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意美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