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带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540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为一种料带驱动结构,其主要包含:载盘,其具有多个缺口;出料口,其由所述多个缺口的其中之一构成;料带,其与该出料口呈相对垂直方向设置,且该料带具有承载部及通孔;轮盘,其具有多个带动齿,这些带动齿能够分别插入该通孔;以及驱动源,其与该轮盘相连接,且与该出料口呈同轴方向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能够使零件正确地且精准地进入料带之中的料带驱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一种料带驱动结构,主要系针对电子零件经检测后,进行包装时,所需之料带结构及其相关或对应之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所述电子零件包装结构中,绝大部分是经由检测后,于检测平台之一端设置一包装结构以对所述电子零件进行封装的动作。然而,包装结构的现有结构设计上,是将该驱动料带之结构设计为非与该检测平台呈同轴地设置的型态,驱动料带以带动料带顺利将电子零件完成封装;惟,此种习知结构型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由于该驱动结构系非与检测平台呈同轴地设置,不仅会造成料带与驱动结构之间之累积误差加大,且间接造成,电子零件恐无法正确地且精准地进入该料带之中,如此而增添不便与困扰。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零件正确地且精准地进入料带之中的料带驱动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料带驱动结构,其中包含:载盘,其具有多个缺口;出料口,其(动态地)由所述多个缺口的其中之一构成;料带,该料带的移动方向(即料带对电子零件的进行运送的运送方向)与该出料口的朝向(即缺口的朝向)相对垂直,且该料带具有承载部及通孔;轮盘,其具有多个带动齿,这些带动齿能够分别插入该通孔;以及驱动源,其与该轮盘相连接,且该驱动源的轴向与该出料口的朝向一致。采用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其中主要具有载盘,该载盘系具有复数个缺口,且该些缺口,于实施例之中,系呈贯穿ㄇ型之形态,因此,当多个缺口设于该载盘之周缘处时,使该载盘形成如齿轮状之形态,另外,该载盘通过驱动装置(图中未示)所驱动而转动,因此,当该转盘转动时,可配合机台整体性的设计结构,在将检测组件从进入检测至检测完毕后置入包装之过程中,始终以该载盘承载检测组件,进行多站或多任务之运送。再者,除上述之载盘之外,本专利技术另具有料带,当所述多个缺口随该载盘转动,欲将该检测组件置入该料带进行包装时,该复数个缺口之部分缺口,系重合于该料带之上,其中,该料带系另具有承载部及通孔,出料口系通孔与该承载部呈同轴重合时形成,当该检测组件藉由该多个缺口带至该出料口时,由于该出料口与该承载部系同轴重合,而使该检测组件可直接落入该承载部置放,另外,由于该料带,在本实施利中,系为一种片状式的纸带、塑料带或以其它材料所制成,因此,当该料带之一侧面系以膜体(图中未示)封合后,则该承载部即可具有容置空间,可供该检测组件置放,并于该检测组件置放后,在相反之侧面,再另以膜体将其该检测组件密封于该料带之中。本技术至少还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缺口载运检测组件。3.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料带的上方,且与所述承载部呈同轴设置。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具有外周面,所述多个带动齿设于该外周面上。5.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齿具有第一宽度部与第二宽度部,其中,该第一宽度部的尺寸小于该第二宽度部的尺寸。6.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带动齿分别插入所述通孔,且两者呈同轴设置。7.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通孔具有第三宽度,其中,该第三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部的尺寸。8.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料带由支撑组件所承载。9.如技术方案8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组件另具有一开口部,该开口部是为了避免干涉所述带动齿而设置的。附图说明请参阅有关本技术之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目的功效;有关附图为:图1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的部件特征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的结合作动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的另外部件特征示意图;符号说明100载盘110缺口111出料口200料带210承载部220通孔221第三宽度300轮盘310带动齿311第一宽度312第二宽度320表面400驱动源500检测组件600支撑组件A开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2所示,系为本技术之料带驱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主要具有一载盘100,该载盘100具有多个缺口110,且这些缺口110,于本实施例之中,系呈贯穿载盘100的“ㄇ”型的形态,因此,通过将该多个缺口110设于该载盘100之周缘处,使得该载盘100形成如齿轮状的形态,另外,该载盘100系通过驱动装置(图中未示)所驱动而转动,因此,当该转盘100转动时,可配合机台整体性之设计结构,在将检测组件500从进入检测至检测完毕后置入包装之过程中,始终以该载盘100承载检测组件500,进行多站或多任务之运送。再者,除上述之载盘100之外,本专利技术另具有一料带200,当上述多个缺口110随该载盘100转动,欲将该检测组件500置入该料带200进行包装时,该多个缺口110中的部分缺口,系重叠于该料带200之上,其中,该料带200另具有承载部210及通孔220,多个缺口110中的一个与该承载部210呈同轴重合设置时形成一出料口111,当该检测组件500被该多个缺口110带至形成该出料口111的位置时,由于此时该出料口111与该承载部210呈同轴重合设置,而使该检测组件500可直接落入该承载部210置放,另外,由于该料带200在本实施例中,系为一种片状式的纸带、塑料带或以其它材料所制成,因此,当该料带200之一侧面系以膜体(图中未示)封合后,则该承载部210即可具有容置空间,可供该检测组件500置放,并于该检测组件500置放后,在相反之侧面,再另以膜体将其该检测组件500密封于该料带200之中。另外,在图1及图2中所示,本技术的料带驱动结构,还包含一轮盘300,且该轮盘300藉由一驱动源400所驱动,轮盘300与驱动源400同轴配置,其轴向与载盘100的轴向垂直,出料口111的朝向(出料口111位置处的径向外侧)与驱动源400的轴向平行,与料带200的移动方向垂直。该轮盘300上另具有一带动齿310,该带动齿310可藉由该轮盘300转动,进而间歇性地插入该料带200的该通孔220之中,以致带动该料带200向一个方向进行递送。请再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本技术中,为顺利使该带动齿310可插入该通孔220之中,特别针对该轮盘300的一表面320上所设置的该带动齿310进行设计,使其具有第一宽度311(第一宽度部)及第二宽度312(第二宽度部),且该第一宽度311小于该第二宽度312,相对地,该通孔220具有第三宽度221,为了使该第一宽度311(第一宽度部)插入通孔220中时,无相对摩擦力产生,因此,使该第三宽度221大于该第一宽度311。最后,请参阅图5所示,该料带200系由一支撑组件600所支撑,并于该料带200与该轮盘300相配合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料带驱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带驱动结构,其中包含:载盘,其具有多个缺口;出料口,其由所述多个缺口的其中之一构成;料带,该料带的移动方向与该出料口的朝向相对垂直,且该料带具有承载部及通孔;轮盘,其具有多个带动齿,这些带动齿能够分别插入该通孔;以及驱动源,其与该轮盘相连接,且该驱动源的轴向与该出料口的朝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02 TW 1042158081.一种料带驱动结构,其中包含:载盘,其具有多个缺口;出料口,其由所述多个缺口的其中之一构成;料带,该料带的移动方向与该出料口的朝向相对垂直,且该料带具有承载部及通孔;轮盘,其具有多个带动齿,这些带动齿能够分别插入该通孔;以及驱动源,其与该轮盘相连接,且该驱动源的轴向与该出料口的朝向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缺口载运检测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料带的上方,且与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凃穗瑜
申请(专利权)人:天正国际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