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中林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160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1:04
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减震器、连接管和缓冲器,所述的流体减震器分别设置在车上的上侧,位于汽车同端的流体减震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后的连接管再通过另一段连接管分别连接到缓冲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辆行驶平稳,车身受力均匀,适用范围广,可以控制车身整体升降,具有全方位的更好的防俯仰和防侧倾的功能,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据国外统计,车辆侧翻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飞城市道路上,此类事故占农村成员伤亡的54%,白领成员的伤亡44%,仅次于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国外有些地区有应对侧翻事故而制定的专门的严格的法律法规。现有的车辆在在应对侧倾俯仰的技术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技术方面也相当单一,当车辆加速或者紧急制动时,往往会出现昂头后者点头的效应,影响车辆的纵向行驶的舒适性,对前轴复合和悬架弹性元件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相应平整路上快速行驶时如遇突发事件而紧急刹车或者需要急转躲闪避让再或者紧急刹车转弯时,都会容易导致侧倾或者前后俯仰甚至导致翻车事故,在高低不平路面行驶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快速翻越行驶,否则会出现受损,单个车轮或者单组车轮在行进中由于路面不平所产生的冲击力一般都是由单个或者单组的车轮来承受,因此对于单个或者单组的车轮来说冲击力较大,震动也就比较大,也更容易受损,单个或者单组车轮在受到冲击由于减震装置产生的高度幅度变化基本不会对其他的车轮的高低产生影响,因此这样车体也更容易发生较大的倾斜,甚至翻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防挤压、抗拉伸能力强,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的防止膨胀及收缩的地板锁扣。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减震器、连接管和缓冲器,所述的流体减震器分别设置在车上的上侧,位于汽车同端的流体减震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后的连接管再通过另一段连接管分别连接到缓冲器上。本段技术方案主要概括了可以实现前后车轮上方的流体减震器压力相互转换的结构,车体下方任何一端或者一侧的车轮受压冲击时,其上方的液压缸会收缩下降,并将其内部的液体通过连接管机构与其他的液压缸内部液体连通,使得其他端或者侧的车轮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分担其压力,而且会同步下降,这样就较好的保持车体平衡,不容易歪斜或翻车,具有防俯仰和防侧倾的功能。所述的流体减震器为膜式空气弹簧、囊式空气弹簧和单向液压缸中的一种。三者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基本完全一致。位于同端的流体减震器通过第一管道进行连接,第一管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和缓冲器进行连接;所述的缓冲器包括缸体、密封挡隔板、活塞杆、活塞和橡胶油气隔膜,所述的密封挡隔板包括三个且分别设置在缸体的内侧中部并将缸体内部分成四个腔室,所述的活塞杆穿过密封挡隔板,所述的活塞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并分别位于四个舱室内,所述的橡胶油气隔膜设置缸体的末端,所述的缸体上且位于活塞与缸体的前端、活塞与密封挡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口,从前到后依次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所述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分别通过一条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进行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口、第四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分别与与油箱进行进行连通。在压力减震器的作用下,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两端或者两侧的车轮上侧保持同步升降外,还可以防止车辆在加速或者紧急制动或者转弯避让时汽车出现的昂头、点头以及侧倾的现象,从而可以具有防俯仰防侧倾的功能。具体的防俯仰防侧倾的功能实现原理是,当汽车紧急加速、制动或者转向时,汽车一端或者一侧的车轮会同时向下压,在本专利技术在压力减震器的作用下会使得受压的压力传给到另一相对的一端或者一侧,使得另一相对的一端或者一侧也会降低,因此可以大大降低了发生俯仰以及侧倾翻车的概率。所述的流体减震器为两端都有进出液口的液压缸,位于同端的液压缸的上侧通过第一管道进行连接,位于同端的液压缸的下侧通过第二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的缓冲器包括缸体、密封挡隔板、活塞杆、活塞和橡胶油气隔膜,所述的密封挡隔板包括四个且分别设置在缸体的内侧中部并将缸体内部分成五个腔室,所述的活塞杆穿过密封挡隔板,所述的活塞包括五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并分别位于五个舱室内,所述的橡胶油气隔膜设置缸体的末端,所述的缸体上且位于活塞与缸体的前端、活塞与密封挡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口,从前到后依次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七连接口、第八连接口和第九连接口,所述的第一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分别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六连接口和第八连接口分别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的第九连接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的橡胶油气隔膜内充入氮气。所述的橡胶油气隔膜内部分设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的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密封,上腔体的端侧设置有注气口,所述的下腔体外侧设置有油气进出口,所述的油气进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液压泵进行连接。在车辆遇到差路、坏路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泵通过多路阀,使转换系统的流体减震器做同时同步且同向移动,从而实现车辆的整体升降,以防止底盘刮擦,在车辆在好路上行驶时,也可以通过降低车辆的高度,便于加速行驶,降低车辆高速行驶时的阻力,以及提高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用于六轮或者八轮的汽车上时,将位于同端同侧的两个车轮视为同组液压缸;所述的同组流体减震器之间上部与上部、下部与下部通过管道两两进行连接;所述的同组流体减震器中两两连接后的流体减震器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与与四轮汽车中一个流体减震器连接方式一致。去除橡胶油气隔膜,将流体减震器设置在汽车减震装置与车体之间。流体减震器分别固定设置在汽车前轮和后轮的减震装置与车体之间,流体减震器可以跟随减震装置的弹性元件变形而发生从动的变化,汽车一端或者一侧的车轮会同时向下压,在本专利技术在流体减震器的作用下会使得受压的压力传给到另一相对的一端或者一侧,使得另一相对的一端或者一侧也会降低,同样可以起到防俯仰防侧倾的功能。所述的第一管道上且位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有平稳液压泵,所述的平稳液压泵与平衡感应器进行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或者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平稳液压泵且分别位于第三管道或者第四管道之间,所述的平稳液压泵与平衡感应器进行电连接。本专利技术防俯仰、防侧倾降低车辆碰撞及制动时事故率有着显著的效果,当车辆遇到倾斜路面或者急转弯和遇险需要急转弯避让时,车辆的重心会放生偏移,重的一侧弹性元件就会压缩下沉,另一边的弹性元件反而会上举升高,使得车辆更容易发生倾斜侧翻,对于人身安全和车辆损坏有着极大的风险隐患。本专利技术在遇到倾斜路面或者急转弯和遇险需要急转弯避让时,或者猛加速以及紧急刹车时,能够瞬间转换提高各个车轮减震元件刚度,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性,起到汽车安全防范的效果,它和现有的车辆稳定主动旋转相比,无需配制ED、多种传感器和多个电磁比例压力控制阀,大大缩减了成本,这个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用在六轮车、八轮车甚至更多车轮的车辆上反而效果更显著。所述的第一管道之间设置有平稳液压泵,所述的平稳液压泵与水平感应开关进行电连接。将同端的液压缸设置在汽车的前轮或者后轮上,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时,一侧车轮受压,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平稳液压泵控制第一管道之间的液体相互转换,从而使的相同端的流体减震器保持同步,从而使得汽车同端车轮始终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进而也能够更好的起到防侧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减震器、连接管和缓冲器,所述的流体减震器分别设置在车上的上侧,位于汽车同端的流体减震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后的连接管再通过另一段连接管分别连接到缓冲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减震器、连接管和缓冲器,所述的流体减震器分别设置在车上的上侧,位于汽车同端的流体减震器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后的连接管再通过另一段连接管分别连接到缓冲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减震器为膜式空气弹簧、囊式空气弹簧和单向液压缸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端的流体减震器通过第一管道进行连接,第一管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和缓冲器进行连接;所述的缓冲器包括缸体、密封挡隔板、活塞杆、活塞和橡胶油气隔膜,所述的密封挡隔板包括三个且分别设置在缸体的内侧中部并将缸体内部分成四个腔室,所述的活塞杆穿过密封挡隔板,所述的活塞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并分别位于四个舱室内,所述的橡胶油气隔膜设置缸体的末端,所述的缸体上且位于活塞与缸体的前端、活塞与密封挡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口,从前到后依次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所述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分别通过一条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进行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口、第四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分别与与油箱进行进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互联汽车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减震器为两端都有进出液口的液压缸,位于同端的液压缸的上侧通过第一管道进行连接,位于同端的液压缸的下侧通过第二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的缓冲器包括缸体、密封挡隔板、活塞杆、活塞和橡胶油气隔膜,所述的密封挡隔板包括四个且分别设置在缸体的内侧中部并将缸体内部分成五个腔室,所述的活塞杆穿过密封挡隔板,所述的活塞包括五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并分别位于五个舱室内,所述的橡胶油气隔膜设置缸体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管中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