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特指一种液压互联馈能悬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四轮汽车由于存在多余约束,造成了过定位,在崎岖路面上,车身会承受较大的扭转载荷,不利于车身的零部件使用寿命;而在路况较好时,扭转载荷对车身的破坏相对较小,提高操纵稳定性又变得极为重要。互联悬架是指单个车轮运动导致其他车轮或车轮组弹簧力变化的悬架系统的总称。互联悬架的结构多种多样,对于正向互联悬架,即左侧液压缸的上腔与右侧液压缸的上腔通过液压管路互相连接,同时左侧液压缸的下腔与右侧液压缸的下腔也通过液压管路互相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消除多余约束,减少车身扭转载荷;反向互联悬架即左侧液压缸的上腔与右侧液压缸的下腔通过液压管路互相连接,同时左侧液压缸的下腔与右侧液压缸的上腔也通过液压管路互相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提高操纵稳定性。传统悬架的振动能量通常通过阻尼器以热能的形式耗散掉,造成了能量的浪费,而馈能悬架可以将这部分进行回收,节能环保。中国专利CN103921647A公开了一种液压互联消扭悬架,达到了减少车身扭转载荷的目的,但是未能兼顾操纵稳定性的改善,并且油液的能量未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互联馈能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簧上质量(1)、液压缸a(2)、液压缸b(6)、减振器a(3)、减振器b(7)、弹簧a(4)、弹簧b(8)、簧下质量(5)、电磁阀a(9)、电磁阀b(10)、电磁阀c(11)、电磁阀d(12)、电磁阀e(13)、电磁阀f(14)、单向阀a(15)、单向阀b(16)、单向阀c(17)、单向阀d(18)、液压马达a(19)、液压马达b(20)、旋转电机a(21)、旋转电机b(22)、整流电路a(23)、整流电路b(24)、DC/DC变换器a(25)、DC/DC变换器b(26)、蓄电池(27);所述液压缸a(2)、弹簧a(4)及减振器a(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互联馈能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簧上质量(1)、液压缸a(2)、液压缸b(6)、减振器a(3)、减振器b(7)、弹簧a(4)、弹簧b(8)、簧下质量(5)、电磁阀a(9)、电磁阀b(10)、电磁阀c(11)、电磁阀d(12)、电磁阀e(13)、电磁阀f(14)、单向阀a(15)、单向阀b(16)、单向阀c(17)、单向阀d(18)、液压马达a(19)、液压马达b(20)、旋转电机a(21)、旋转电机b(22)、整流电路a(23)、整流电路b(24)、DC/DC变换器a(25)、DC/DC变换器b(26)、蓄电池(27);所述液压缸a(2)、弹簧a(4)及减振器a(3)的上端并联后与簧上质量(1)铰接,下端并联后与簧下质量(5)铰接;所述液压缸b(6)、弹簧b(8)及减振器b(7)的上端并联后与簧上质量(1)铰接,下端并联后与簧下质量(5)铰接;所述电磁阀a(9)的进出油口P1通过管路与液压缸a(2)的上腔连接,电磁阀a(9)的工作油口A1通过管路分别与电磁阀b(10)的工作油口A2及单向阀c(17)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电磁阀b(10)的进出油口P2通过管路与液压缸a(2)的下腔连接,电磁阀b(10)的工作油口B2通过管路分别与电磁阀a(9)的工作油口B1及单向阀d(18)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电磁阀c(11)的工作油口A3通过管路分别与电磁阀d(12)的工作油口A4、单向阀a(15)的进油口连接,电磁阀c(11)的工作油口B3通过管路与分别与单向阀b(16)的进油口及电磁阀d(12)的工作油口B4连接;所述电磁阀e(13)的进出油口P5通过管路与液压缸b(6)的上腔连接,电磁阀e(13)的工作油口A5通过管路分别与单向阀c(17)的出油口及液压马达a(19)左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若尘,丁彦姝,钱金刚,叶青,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