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509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其包括:支架、钳体以及风冷装置,风冷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对冷空气流起导向和加速作用的聚风板,其中,风冷装置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钳体上,聚风板为斗形结构并且伸出车轮的外侧。车辆行驶过程中,聚风板能够聚集从车头方向吹来的冷空气流,并且制动盘散发的热空气流在钳体处与上述冷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制动盘的热量,起到降低制动盘温升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钳盘式制动器由于设置了斗形的聚风板,从而能够对制动盘进行快速有效的降温,大大提升了制动器连续制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车辆山路行驶工况下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工程领域中,采用钳盘式制动器的汽车,一般是通过制动器夹紧制动盘的方式来实现制动,通过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由于制动过程短暂,且金属材料的制动盘比非金属材料的制动器摩擦片的导热性更好,因而绝大部分热量被制动盘吸收,再通过制动盘散发到空气中。如果制动盘热量散发不及时,则会造成摩擦片的烧蚀、衰退,也可能影响到制动器润滑脂、橡胶件,进而影响制动器的寿命,对于制动频发的山区工况,更会影响到车辆的安全行驶。图1为一种后置式制动器与其周边零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实线箭头表示车头方向,图2为制动器与转向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制动器3'、制动盘4'装配于转向节2'上,并置于车轮1'内腔中。由于制动器3'及制动盘4'完全布置于车轮1'的内腔中,在车辆直行过程中产生的冷空气流无法直接作用于制动盘4'及制动器3'处,制动盘4'处的热量只能通过热辐射的方式散发到制动盘3'周围,最后再经车轮1'散发出去。上述自然的散热方式无法快速降低制动盘的温升,严重影响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山区行驶工况下的安全性能。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也可在制动盘材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制动盘重量的方式来降低制动盘温升,但是,对于一些高性能车辆以及低端乘用车或货车来说,增大制动盘的重量后无法满足车辆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盘式制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快速降低制动盘的温升,有效提高制动器连续制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提高车辆山路行驶的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钳盘式制动器,用于夹紧制动盘以阻止车轮转动,所述钳盘式制动器包括:支架、钳体和风冷装置,所述钳体与所述支架相连接并且所述钳盘式制动器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转向节上;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对冷空气流起导向和加速作用的聚风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聚风板相互连接,所述聚风板为斗形结构并且其伸出所述车轮的外侧,所述风冷装置通过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钳体上;所述制动盘散发的热空气流在所述钳体处与所述冷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优选地,所述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孔,所述制动盘上设置有通风槽,所述热空气流经所述通风槽和所述通风孔流动至所述钳体处与所述冷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优选地,所述聚风板上设置有加强筋。优选地,所述钳体上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形状与所述安装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安装板上开有安装孔,所述风冷装置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部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钳体通过导向销与所述支架浮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其包括:支架、钳体以及风冷装置,风冷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对冷空气流起导向和加速作用的聚风板,其中,风冷装置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钳体上,聚风板为斗形结构并且伸出车轮的外侧。车辆行驶过程中,聚风板能够聚集从车头方向吹来的冷空气流,并且,在聚风板的导向和加速作用下,冷空气流能够以更大的流速和流量流向钳体处,高速转动的制动盘散发的热空气流在钳体处与上述冷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制动盘的热量,起到降低制动盘温升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钳盘式制动器由于设置了有效的聚风板,能够对制动盘进行快速有效的降温,从而大大提升了制动器连续制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车辆山路行驶工况下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器与其周边零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制动器与转向节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盘式制动器与转向节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钳体与风冷装置配合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钳体与风冷装置配合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钳体与风冷装置配合结构的背视图;图8为钳盘式制动器、车轮和转向节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为从车头向车尾方向观察图8所示结构时的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车轮,2'-转向节,3'-制动器,4'-制动盘本专利技术:1-钳盘式制动器,2-制动盘,3-车轮,4-转向节,11-支架,12-钳体,13-风冷装置,14-导向销,21-通风槽,121-通风孔,122-安装部,131-安装板,132-聚风板,133-加强筋,134-安装孔,F-冷空气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钳盘式制动器1,其用于在制动时夹紧制动盘2以阻止车轮3转动,从而实现汽车制动。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钳盘式制动器1与转向节4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钳盘式制动器1包括:支架11、钳体12和风冷装置13,其中,钳体12与支架11相连接并且该钳盘式制动器1通过支架11固定安装在转向节4上。图4为风冷装置1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钳体12与风冷装置13配合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钳体12与风冷装置13配合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钳体12与风冷装置13配合结构的背视图。如图4所示,风冷装置13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板131和聚风板132,请同时参照图5至图7,风冷装置13通过安装板131固定安装在钳体12上,其中,优选采用如下安装方式,如图5所示,钳体12上具有安装部122,该安装部122的形状与安装板131的形状相匹配,同时参照图4,安装板131上开有安装孔134,风冷装置13就通过安装孔134与安装部122螺栓连接,从而实现风冷装置13与钳体12的固定连接。并且,如图6所示,聚风板132为斗形结构,对冷空气流F起导向和加速作用,图6中的虚线箭头方向即表示冷空气流F的流动方向。图8为钳盘式制动器1(图中未示出)、车轮3和转向节4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实线箭头指向车头方向,也即汽车辆的行驶方向,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冷空气流F的流动方向,图9为从车头向车尾方向观察图8所示结构时的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聚风板132伸出车轮3的外侧,从而能够有效接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车头流向此处的冷空气流F,制动盘2散发的热空气流在钳体12处与冷空气流F进行热交换。具体地,如图3和图8所示,将制动盘2以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钳盘式制动器1均安装于转向节4上,然后将车轮3套装于制动盘2外侧的转向节4上。现详细介绍风冷装置13的降温原理,请同时参照图6和图8,由于聚风板132布置于车轮3的外侧,因而在实车行驶过程中,从车头方向吹来的冷空气流F能够聚集在斗形的聚风板132处,并且由于风冷装置13固定在钳盘式制动器1的钳体12上,在聚风板132的导向和加速作用下,冷空气流F以更大的流速和流量流向钳体12处,与此同时,高速转动的制动盘2类似于风扇的功能,能够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将其上的热空气流散发至钳体12处,热空气流在此处与经过聚集和加速的冷空气流F发生热交换,从而带走制动盘2上的热量,达到降低制动盘温升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钳体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风孔121,同时,如图3所示,在制动盘2上设置有通风槽21,从高速旋转的制动盘2上散发的热空气流在通风槽21和通风孔121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钳体12处,与冷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钳盘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钳盘式制动器(1),用于夹紧制动盘(2)以阻止车轮(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盘式制动器(1)包括:支架(11)、钳体(12)和风冷装置(13),所述钳体(12)与所述支架(11)相连接并且所述钳盘式制动器(1)通过所述支架(11)固定安装在转向节(4)上;所述风冷装置(13)包括安装板(131)和对冷空气流(F)起导向和加速作用的聚风板(132),所述安装板(131)和所述聚风板(132)相互连接,所述聚风板(132)为斗形结构并且其伸出所述车轮(3)的外侧,所述风冷装置(13)通过所述安装板(131)固定在所述钳体(12)上;所述制动盘(2)散发的热空气流在所述钳体(12)处与所述冷空气流(F)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盘式制动器(1),用于夹紧制动盘(2)以阻止车轮(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盘式制动器(1)包括:支架(11)、钳体(12)和风冷装置(13),所述钳体(12)与所述支架(11)相连接并且所述钳盘式制动器(1)通过所述支架(11)固定安装在转向节(4)上;所述风冷装置(13)包括安装板(131)和对冷空气流(F)起导向和加速作用的聚风板(132),所述安装板(131)和所述聚风板(132)相互连接,所述聚风板(132)为斗形结构并且其伸出所述车轮(3)的外侧,所述风冷装置(13)通过所述安装板(131)固定在所述钳体(12)上;所述制动盘(2)散发的热空气流在所述钳体(12)处与所述冷空气流(F)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盘式制动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飞黄荣立王光飞陈鑫何小波吴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