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志进专利>正文

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655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包括“L”型钳和“I”型钳两大部分,二者配套组合使用,“L”型钳通过尾端的横连杆套入“I”型钳的盒型齿套实现两部分结合,当两端钳口夹紧两侧断端后可通过连接处齿状结构的咬合进行横向移动,以此将骨折断端分离并实现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方便的实现骨折复位,并可在维持复位的情况下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起到了简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特别是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固定起来会变得更加简便、快捷。

Open reduction and fixation forceps for fra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acture 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forceps, including \L\ and \I\ type clamp pliers two parts, two combination, \L\ type clamp by end of cross link is set into the \I\ type gear box type tooth sleeve combined with the two part, when both sides of both ends of the jaw the broken ends can be used for clamping lateral movement through the joint structure of the dentate bite, the fracture separation and reset.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and easily achieve reduction, and can maintain the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and screw in reset, to simplify procedures an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effect, especially the complex comminuted fracture fixed up will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四肢管状骨的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
技术介绍
骨折手术中复位及临时固定是极其关键的一步,通常在这一步耗费的时间最长,尤其对于粉碎性骨折也是最难处理的一步,若能尽快实现理想的复位效果并有效临时固定,手术时问将大大缩短,手术效果也将更为满意。目前,现有的骨折复位钳功能单一,效果不甚理想,最关键的是复位后不能同时插板固定,而能实现复位的同时即可进行固定的复位钳尚无实际应用产品,申请公布号为CN10501199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遮挡骨折复位钳”,该专利比较合理的实现了在骨折复位同时的固定,但该专利仅适用于简单骨折,且钢板上螺钉时容易受到阻挡,仍存在一定缺陷。而申请公布号为CN10397678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骨折复位钳”,如果按说明书中表述夹持块向钳口外侧移动可腾出钢板放置空间实际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如果是夹持块能向钳口内侧移动反倒有可能实现,但如此设计则趋于理想化,首先,夹持块过小,能否单独完成稳定骨块的任务值得怀疑;其次,若如此设计想要顺利插入钢板则需要切口足够长以及钢板足够薄;再者,按此设计情况下钢板放置位置只能选择夹持块前后两侧,前侧无法进行固定,后侧则空间不足,所以该专利无法达到设计预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骨折复位钳复位效率低、不能实现同时固定的设计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用两部分复位钳分别持紧骨折两端,通过扣齿撑开器恢复骨折段长度,再将碎骨块复位(必要时缝线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调整轴线至合理位置后即可进行后续的内固定步骤,若钢板插入空间不足,则在两上钳口顶面分别置入锁定螺钉临时固定,松弛下钳口腾出位置即可进行最终固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包括“L”型钳和“I”型钳两大部分,二者配套组合使用,“L”型钳通过尾端的横连杆套入“I”型钳的盒型齿套实现两部分结合,通过齿状结构的咬合实现横向移动。所述的“L”型钳由上下两部分钳体组成,上下钳体之间通过销钉铰接,销钉之前部分为钳口,上钳口属于上钳体部分,下钳口属于下钳体部分,通过销钉之后交错延伸的部分构成上下钳体的手柄,交叉后上钳体的手柄部分位于下方,而下钳体的手柄位于上方。上下钳口的近端部分(相对于骨折处,下同)较销钉连接部分宽大,该部分为曲线设计,其内面设置有粗糙面,可以紧密的握持管状骨,其中上钳口的顶部设置有锁定螺孔,而下钳口的内面则另设置有数排锥状凸起,各排锥状凸起由近至远逐渐变大变高,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状骨防止钳口滑移;上下钳口的远端部分钳体为直线设计,可留出一定空间供钢板插入;下钳体的尾部通过另一枚销钉铰接扣齿杆,扣齿杆的近侧设置有齿口向上的扣齿区;上钳体的手柄中份设有一齿孔,可容纳扣齿杆通过,齿孔的近端侧壁上有可与扣齿杆上扣齿相咬合的扣齿;上钳体的尾端经“L”型转角延伸出横连杆,横连杆的远侧则设置有多个较粗大的齿状凸起,这些齿状凸起的齿口垂直于横连杆。所述的“I”型钳主体部分与“L”型钳相同,其尾端部分膨大形成盒型齿套,盒型齿套内可容纳横连杆通过,且盒型齿套内的内置齿轮可与横连杆上的齿状凸起相吻合,内置齿轮圆心处连接一向背侧凸起的圆轴,圆轴通过盒型齿套背侧的小孔伸出,再通过一铰链连接转动柄,转动柄顺时针旋转时两钳体靠拢,反时针旋转则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两钳体分别夹持骨折段两端,通过各自的扣齿杆加压夹紧,再通过反时针旋转转动柄使断端分离并保持稳定,此时进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临时固定均可顺利实现,钢板螺钉固定时可直接通过钳口预留的空隙插入钢板,若需要采用较为宽大的钢板固定时,可通过上钳口的锁定螺孔植入锁定螺钉临时固定,再松弛下钳口腾出钢板插入空间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可快速方便的实现骨折复位,并可在维持复位的情况下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起到了简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特别是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固定起来会变得更加简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L”型钳;2.“I”型钳;3.下钳体;4.管状骨;11.上钳体锁定螺孔;12.钳口销钉;13.齿孔;14.弹簧片;15.铆钉;16.横连杆;17.齿状凸起;21.盒型齿套;22.圆轴;23.铰链;24.转动柄;31.锥状凸起;32.扣齿杆销钉;33.扣齿杆;41.模拟骨折线。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L”型钳1和“I”型钳2的主体部分相同,通过“L”型钳1尾部的横连杆16与“I”型钳2尾部的盒型齿套21组合可将两部分钳合为一体,“L”型钳1和“I”型钳2的钳口分别夹持骨折两端后,通过旋转转动柄24带动内置齿轮系统可使折端分离或加压,从而方便复位,复位完成后可直接插入钢板进行固定,若插入困难,再通过两处上钳体锁定螺孔11分别置入锁定螺钉,松开下钳体3即可插入钢板进行固定。图1中,上下钳口的近端部分均为曲线设计,钳口内面为粗糙面,以利于紧密夹持骨段,上钳口的顶部均设置有上钳体锁定螺孔11,而下钳口的内面则另设置有数排锥状凸起31,各排锥状凸起31由近至远逐渐变大变高,上下钳口的远端部分钳体为直线设计,该设计可预留空间方便插入钢板,上下钳体通过钳口销钉12相互连接,下钳体3的尾部内收,并通过扣齿杆销钉32与扣齿杆33铰链连接。图1中,“L”型钳1和“I”型钳2的上钳体手柄部分中部各有一齿孔13设计,齿孔13可容纳扣齿杆33通过,齿孔13近端侧壁上有可与扣齿杆33上扣齿相咬合的扣齿,在齿孔13的远端有一枚弹簧片14被铆钉15固定于上钳体的手柄上,弹簧片14的近端向下方弯曲。图1中,“L”型钳1的尾部呈“L”型折弯延伸出横连杆16,横连杆16的远端有多个大小相等均匀排列的齿状凸起17。图1中,“I”型钳2的尾部延伸出盒型齿套21,盒型齿套21内可容纳横连杆16通过,盒型齿套21内置有齿轮装置,内置齿轮可与横连杆16上的齿状凸起17相吻合,内置齿轮圆心处连接一向背侧凸起的圆轴22,圆轴22通过盒型齿套21背侧的小孔伸出,再通过一铰链23连接转动柄24。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对于非粉碎性骨折(横形、斜形、螺旋形),通常存在短缩及成角移位,可先使用两把普通持骨复位钳进行复位,如能顺利复位,则用普通持骨复位钳临时维持,随后在断端两侧夹持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使断端保持稳定,松开普通持骨复位钳,进入钢板螺钉固定程序;若使用普通持骨复位钳复位困难,可将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的两钳口套入断端两侧(注意不要先将扣齿杆33扣紧),并通过助手手法旋动肢体远端纠正旋转移位,随后交替下压“L”型钳1和“I”型钳2的扣齿杆33,使两钳口加压紧实,此时,因存在成角移位锥状凸起31处为单点接触,不能较好地控制摆动,但正好给调整断端方向提供了便利,这时,逆时针旋转转动柄24可使骨折断端分离,分离到足够程度后再使用普通持骨复位钳夹持断端,一边夹持一边调整钳口方向,当轴线恢复后,两端的锥状凸起31处均变为两点接触,折端则达到稳定,再次紧固两侧扣齿杆33,移除普通持骨复位钳,进入钢板螺钉固定程序。2.对于粉碎性骨折,通常为断端短缩后碎骨块移位明显,而断端主干的成角移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包括“L”型钳(1)和“I”型钳(2)两大部分,其特征在于:二者配套组合使用,“L”型钳(1)通过尾端的横连杆(16)套入“I”型钳(2)的盒型齿套(21)实现两部分结合,当两端钳口夹紧两侧断端后可通过连接处齿状结构的咬合进行横向移动,以此将骨折断端分离并实现复位,在实现复位的同时可插入钢板进行最终的内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撑开复位固定钳,包括“L”型钳(1)和“I”型钳(2)两大部分,其特征在于:二者配套组合使用,“L”型钳(1)通过尾端的横连杆(16)套入“I”型钳(2)的盒型齿套(21)实现两部分结合,当两端钳口夹紧两侧断端后可通过连接处齿状结构的咬合进行横向移动,以此将骨折断端分离并实现复位,在实现复位的同时可插入钢板进行最终的内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钳(1)和“I”型钳(2),其共同特征在于:两钳主体部分结构相同,上下钳口的近端部分均为曲线设计,钳口内面为粗糙面,以利于紧密夹持骨段,上钳口的顶部均设置有上钳体锁定螺孔(11),而下钳口的内面则另设置有数排锥状凸起(31),各排锥状凸起(31)由近至远逐渐变大变高,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管状骨防止钳口滑移,上下钳口的远端部分钳体为直线设计,该设计可留出空间方便钢板插入,上下钳体通过钳口销钉(12)相互连接,下钳体(3)的尾部内收,并通过扣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进
申请(专利权)人:谢志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