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8898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该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固定于支架内;与车窗玻璃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支架上,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软轴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软轴的第二端穿透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支架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驱动电机驱动软轴带动驱动滑块在支架内上下移动。通过软轴传动驱动电机的动力,有效的节省了门护板中间部分的空间,在配置不断升级的汽车中,节省下的空间可用于布置更多零部件;软轴为刚性元件,有效保证频繁运动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软轴连接、传动周围只需一个固定支架即可,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重量,且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尤其是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玻璃升降器有多种形式,一种为交叉臂式,通过电机带动扇形齿轮转动,再通过扇形齿轮的转动驱动交叉臂上下剪刀式运动,这种形式的玻璃升降器的摩擦噪声较大、电能消耗较多,且结构过于笨重,占用门护板空间较大,无法进行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另一种则为绳式玻璃升降器,通过驱动电机转动绕绳器拉动(放出)钢丝绳,再通过导向机构拉动玻璃进行上(下)运动,其结构需要将支架固定牢靠,钢丝绳运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力,拉动玻璃托架使玻璃升降,要求支架结构强度较高,且费力浪费电能,导致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用以实现节省汽车门护板内空间、提高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汽车零部件的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内;与车窗玻璃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所述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软轴带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支架内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三支架,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滑块包括:与所述车窗玻璃连接的第一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滑块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车窗玻璃连接的第二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滑块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优选地,所述软轴包括:第一软轴,所述第一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第二软轴,所述第二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滑块上沿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出有第一导向滑块;所述第二驱动滑块上沿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延伸出有第二导向滑块。优选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优选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滑块上端的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上设有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滑块上端的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上设有第二卡槽。优选地,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软轴绕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滑轮上;第二导向滑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软轴绕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滑轮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连接后呈“U”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窗玻璃和上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且所述车窗玻璃固定于所述驱动滑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柔性软轴结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软轴转动带动驱动滑块在支架内部上下滑动,驱动滑块上下滑动的同时实现了对汽车车窗玻璃的升降。通过软轴传动驱动电机的动力,有效的节省了门护板中间部分的空间,在配置不断升级的汽车中,节省下的空间可用于布置更多零部件;软轴为刚性元件,有效保证频繁运动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软轴连接、传动周围只需一个固定支架即可,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重量,且结构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驱动滑块、第一软轴设置在第一支架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导向滑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驱动滑块分别与第一支架、第一软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驱动电机;6、车窗玻璃;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31、第一驱动滑块;32、第二驱动滑块;41、第一软轴;42、第二软轴;51、第一导向滑轮;52、第二导向滑轮;111、第一滑槽;311、第一导向滑块;312、第一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2,固定于所述支架内;与车窗玻璃6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所述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软轴带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支架内上下移动。具体的,本技术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安装在汽车门护板内部,由于驱动滑块内设有螺纹通孔,使得软轴与驱动滑块内部螺纹连接,因而软轴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驱动滑块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通过驱动电机2驱动软轴转动,进而带动驱动滑块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与驱动滑块相连接的车窗玻璃6便能实现上下移动。通过软轴传动驱动电机2的动力,有效的节省了门护板中间部分的空间,在配置不断升级的汽车中,节省下的空间可用于布置更多零部件;并且由于软轴为刚性元件,有效地保证了频繁运动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软轴连接、传动周围只需一个固定支架即可,减少了汽车的零部件重量,且结构更加简单。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的第三支架1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13上;所述驱动滑块包括:与所述车窗玻璃6连接的第一驱动滑块3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一驱动滑块31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车窗玻璃6连接的第二驱动滑块3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所述第二驱动滑块32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且进一步地,所述软轴包括:第一软轴41,所述第一软轴4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软轴41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11远离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一端;第二软轴42,所述第二软轴42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软轴42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一端。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2和所述第三支架13之间的连接呈“U”型连接,将驱动电机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电机(2),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与车窗玻璃(6)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所述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软轴带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支架内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电机(2),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与车窗玻璃(6)连接的驱动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内,所述驱动滑块上设置螺纹通孔;软轴,所述软轴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软轴的第二端穿透所述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驱动所述软轴带动所述驱动滑块在所述支架内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与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的第三支架(1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滑块包括:与所述车窗玻璃(6)连接的第一驱动滑块(31),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一驱动滑块(31)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与所述车窗玻璃(6)连接的第二驱动滑块(32),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所述第二驱动滑块(32)上设有第二螺纹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包括:第一软轴(41),所述第一软轴(4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软轴(41)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11)远离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一端;第二软轴(42),所述第二软轴(42)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软轴(42)的第二端穿透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架(13)的一端。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