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198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5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轮毂及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变速器及第二行星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上安装有第一棘爪机构,所述第一齿圈上安装有第二棘爪机构,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安装有第三棘爪机构,所述轮毂的内壁处设有分别与第一棘爪机构、第二棘爪机构及第三棘爪机构相配合的棘轮,所述变速机构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棘爪机构开闭的换挡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变速驱动装置可适用于前轮直驱或独轮直驱的自行车中,不仅换挡牢靠,而且可实现三级变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变速器分为内变速器和外变速器两种,外变速器是采用开放式链条机构为传动系统,通过拨动安装于自行车前方的换挡器使链条变换到不同的飞轮上实现不同的链条传动比,由于外变速器裸露在外,因此比较容易生锈,而且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所以经常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内变速器主要是以行星齿轮机构作为传动主体,被密封在花鼓内部,经过多层特殊密封材料保护,所以雨水、灰尘、油垢等无法进入,故无需定期保养,实现了免保养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前轮直驱或独轮直驱结构的三级变速驱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套设于传动轴上的轮毂及设置于传动轴与轮毂之间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变速器及与第一行星变速器并排设置的第二行星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中心轮套设于传动轴上并与车架相固定,所述第二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套设于传动轴上的轮毂及设置于传动轴与轮毂之间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变速器及与第一行星变速器并排设置的第二行星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中心轮套设于传动轴上并与车架相固定,所述第二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与车架相固定,所述第二行星架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中心轮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行星架上安装有第一棘爪机构,所述第一齿圈上安装有第二棘爪机构,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安装有第三棘爪机构,所述轮毂的内壁处设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套设于传动轴上的轮毂及设置于传动轴与轮毂之间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变速器及与第一行星变速器并排设置的第二行星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中心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中心轮套设于传动轴上并与车架相固定,所述第二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二中心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及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与车架相固定,所述第二行星架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第二中心轮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行星架上安装有第一棘爪机构,所述第一齿圈上安装有第二棘爪机构,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安装有第三棘爪机构,所述轮毂的内壁处设有与第一棘爪机构相配合的第一棘轮、与第二棘爪机构相配合的第二棘轮及与第三棘爪机构相配合的第三棘轮,所述第一中心轮与第一行星架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棘爪机构开闭的第一换挡套,所述第二中心轮与第一中心轮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第二棘爪机构开闭的第二换挡套,所述第二换挡套套设于传动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三级变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套与第二换挡套通过联动件实现联动,所述联动件径向穿过第一换挡套、第一中心轮及第二换挡套,所述中心轮设有与联动件相配合的第一长槽,所述第二换挡套设有与联动件相配合的第二长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