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353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该多连杆式悬架包括连接在车身和车轮支架之间的两套V形连杆相连,多连杆式悬架还包括减振器,该减振器与转向杆相连,转向杆另一端与车辆转向系相连。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连杆式悬架,可以实现较大的减震行程且可以增大悬架所在位置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通过V形连杆能够在更好地保证车轮在越障时的前进方向,更好的传递礼盒力矩,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点是:有效地提高汽车的越障能力、轮子的抓地能力、转向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空间紧凑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一种车辆所需的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
技术介绍
悬架的作用是弹性地将车轮与车身连接,传递一切垂直、纵向、侧向的力及其力矩,缓和行驶过程中车身受到的来自路面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并起导向作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跳动,保证乘员舒适与货物完好。在汽车悬架系统中,根据左右两侧车轮的运动是否相互关联,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大类型。其中,独立悬架由于具有左右两侧车轮的运动关系相对独立、汽车行驶平顺性较高、能够为发动机提供更大空间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有车辆的悬架含有独立悬架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维修不便的、成本高、以及由于结构复杂导致会侵占一些车内乘坐空间的缺点。并且车辆在一些特殊的行驶环境中,比如山路等,需要转向较多、左右路面不平整的时候,总会出现频繁的震动,需要车辆具有一定减少震动的发生,削弱其带来的影响的能力,保证车辆可以在特殊的驾驶环境中能够平稳、安全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纵板、悬架侧向支撑板、轮毂架、车架连接座、横减震悬架弹簧、斜减震悬架弹簧、连接横向和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辅助连接三角形版与横向和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V”形板、“A”形板、在左右轮毂架中间设有协同转向杆;上横臂上端与横减震悬架弹簧通过焊接连接;连接横向和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上设有圆孔,相连接的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以及横减震悬架弹簧和斜减震悬架弹簧在连接位置具有相同大小的圆孔,三者进行铰接;所述车架连接座、悬架侧向支撑板、悬架纵板为一整体,与其他零件进行连接;下方“A”形板的长度大于上部“V”形板的长度;斜向减震弹簧与悬架纵 板以及下方“A”形板在正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汽车正常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想要获得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在进入沙漠越野后,可以及时的处理一些紧急的状态,使汽车在恶劣的驾驶环境中获得更加长久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方案:上述斜减震弹簧通过螺栓连接于悬架整体下方A形板3。所述A形板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悬架侧向支撑板7。所述轮毂架1与V形板2和A形板3之间通过销进行连接。其中,悬架下A形板3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突柱14,悬架上板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突柱6,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突柱14及第二突柱6,从而与悬架中心侧板7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所述悬架下A形板3向上延伸形成第一突柱14,悬架上板向下延伸形成第二突柱6,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突柱14及第二突柱6。在悬架弹簧安装下方A形板3还安装有一弹簧垫片21,所述弹簧垫片向上延伸形成一套设于第一突柱14的套筒。此外,所述悬架弹簧安装悬架上板还安装有一弹簧垫片21,所述弹簧垫片21向下延伸形成一套设于第二突柱6的套筒。所述悬架弹簧安装包括一圆盘状的主体,所述第二突柱6设于所属圆盘状的主体的中心部位并向前延伸。所述横向减震弹簧9与上述斜向减震弹簧5直接连接,为保证进一步的稳定以及更加优质的减震效果,在两弹簧中间通过一三角形板8进行二次连接与固定。所述二次连接与固定三角形板8除与两弹簧进行连接外,其余两个支点分别与2根连杆进行连接,连杆再与所述两弹簧进行连接形成二次固定。在横向减震弹簧9的另一端进一步的通过螺栓限定其轴向的位移,与悬架纵板10相连,形成一整体。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在纵板之间与设置横向减震悬架弹簧,加强了车辆对于弯道行驶的缓冲性能,提高了底盘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同时配备了斜向减震弹簧,可以维持传统的减震效果,可以自行通过独立悬架的调 节有效的减少意外状况对车正常行驶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的立体视图。图2是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的局部图。图1~图2中标号:1.轮毂架 2.“V”形板 3.“A”形板 4.协同转向杆 5.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 6.第二突柱 7.悬架侧向支撑板 8.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 9.横减震悬架弹簧 10.悬架纵板 11.斜减震悬架弹簧 20.车架连接座 12.斜向减震弹簧支架 13.横向减震弹簧支架 14.第一突柱 15.第三突柱 16.第四突柱 17.第一顶口 18.第二顶口 19.第三顶口 21.弹簧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参阅图1、图2以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列,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该独立悬架包括位于整体两侧上方的“V”形板2以及下方的“A”形板3,“V”形板2与“A”形板3分别与悬架侧向支撑板7通过螺栓相互连接,而悬架侧向支撑板与悬架纵板均与悬架为一体化设计,悬架框架是一次轧制而成,所以可以根据提高轧制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悬架与轮毂相连通过轮毂架1进行安装,轮毂架1与悬架根据“V”形板2与“A”形板3顶点的双重定位确定定位直线,通过销钉进行连接,此外,众所周知悬架系统与车辆的转向系统在结构上密不可分,在轮毂架3的上方有一突起由协同转向杆4以及转向缓冲弹簧所组成的横向减震系统进行连接,保证了转弯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减缓晃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的是,悬架系统还是一种减震系统,因此在本悬架系统中不仅设有斜向减震弹簧,还有为了应对一些特殊情况的横向减震弹簧。其中斜向减震弹簧固定在斜向减震弹簧支架12上,斜向减震弹簧支架12 可以固定在第一突柱14和第二突柱6之间,即第一突柱14、斜向减震弹簧支架12以及第二突柱6之依次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此整体结构与悬架侧向支撑板7以及“A”形板3形成了三角形结构,更进一步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横向减震弹簧同样的固定在横向减震弹簧支架13上,横向减震弹簧支架13可以固定在第三突柱15和第四突柱16之间,即第三突柱15、斜向减震弹簧支架13以及第四突柱16依次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此整体结构与悬架侧向支撑板7以及悬架纵板10形成了有效的独立横向减震总成,可进一步增强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过弯的稳定性。上述“V”形板2与“A”形板3与悬架侧向支撑板7所形成的平行的三角形结构,与悬架侧向支撑板7以及斜向悬架弹簧总成(内含第一突柱14、斜向减震弹簧支架12以及第二突柱6)综合形成了三角形,双三角形的结构,更进一步提高了悬架整体的稳定性。上述斜向减震弹簧总成通过螺栓与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8的第一顶口17进行连接,横向悬架弹簧总成(内含第三突柱15、横向减震弹簧支架13以及第四突柱16)与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8的第二顶口18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8的第三顶口19与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5进行连接,而次连杆机构5的另一端与斜向悬架弹簧总成和“A”形板3所连接处进行复合铰链的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系列的组合方式形成的悬架系统,第一,可以使形成的悬架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纵板(10)、悬架侧向支撑板(7)、轮毂架(1)、车架连接座(20)、横减震悬架弹簧(9)、斜减震悬架弹簧(11)、连接横向和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8)、辅助连接三角形版与横向和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5)、“V”形板(2)、“A”形板(3)、在左右轮毂架中间设有协同转向杆(4);上横臂上端与横减震悬架弹簧(9)通过焊接连接;连接横向和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8)上设有圆孔,相连接的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5)以及横减震悬架弹簧(9)和斜减震悬架弹簧(11)在连接位置具有相同大小的圆孔,三者进行铰接;所述车架连接座(20)、悬架侧向支撑板(7)、悬架纵板(10)为一整体,与其他零件进行连接;下方“A”形板(3)的长度大于上部“V”形板(2)的长度;斜向减震弹簧(11)与悬架纵板(10)以及下方“A”形板(3)在正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纵板(10)、悬架侧向支撑板(7)、轮毂架(1)、车架连接座(20)、横减震悬架弹簧(9)、斜减震悬架弹簧(11)、连接横向和侧向悬架弹簧的三角形板(8)、辅助连接三角形版与横向和斜减震辅助连杆机构(5)、“V”形板(2)、“A”形板(3)、在左右轮毂架中间设有协同转向杆(4);上横臂上端与横减震悬架弹簧(9)通过焊接连接;连接横向和侧向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万纪秦建军鲁增辉侯妍君宋世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