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452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0 08:21
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该轮胎被构造成使得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并能够抑制胎面的偏磨耗。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具有用作轮胎骨架的胎体(2),胎体(2)包括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的一层以上的子午线胎体帘布层,轮胎在胎体(2)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带束层(3)、单层辅助带束层(4)和胎面橡胶。将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设定为比带束层(3)的外周宽度(PA)宽。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分别从轮胎的包括轮胎赤道面(E)的赤道区域(PE)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该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该1/4点为均位于距轮胎的赤道面(E)的沿着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测量的距离与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的1/4相等的点,该1/4点处的倾斜角度为60°以上且8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了抓地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且抑制了胎面偏磨耗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技术介绍
与四轮车不同,机动二轮车在车体向路面倾斜的情况下转弯。因此,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具有如下的特性:胎面的冠部具有曲率比四轮车用轮胎的胎面的冠部的曲率大的半圆状的端面形状,且胎面的中央部在直行期间接地,胎面的端部在转弯期间接地。已经对这种机动二轮车进行了各种改进,以增强直行或转弯期间的操纵稳定性。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通过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卷绕增强构件而形成的螺旋状带束层的宽度为胎面宽度的0.5倍至0.8倍,并且形成有带束层的区域中的总轮胎厚度的平均值比未形成有带束层的区域中的总轮胎厚度的平均值小。该轮胎在转弯期间具有比传统轮胎大的胎面接地面积,并且还具有减小了的胎面表面刚性差,以便提高从车体显著倾斜地大转向期间加速时的抓着性能以及车体倾斜时的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60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机动二轮车用轮胎旨在通过调整轮胎的总厚度来减小形成有螺旋状带束层的区域与未形成有螺旋带束层的区域之间的刚性差。然而,这种构造随着轮胎的行驶距离的增加可能在胎面的磨耗扩展时难以维持期望的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可靠地提高了抓地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能并抑制了胎面偏磨耗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是在子午线胎体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带束层、单层的辅助带束层和胎面橡胶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宽度比所述带束层的外周宽度宽,其中,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分别从包括轮胎赤道面的轮胎赤道区域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该1/4点为沿着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与该轮胎赤道面间隔开与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宽度的1/4相等的距离的点,该1/4点处的所述倾斜角度为60°以上且85°以下。该构造减小了胎面中央区域的剪切刚性以防止在该中央区域打滑,因而特别地提高了胎面的在直行期间的抓地性能并提高了操纵稳定性。此外,由于减小了胎面中央区域与胎面侧方区域之间的刚性差,因此抑制了胎面的偏磨耗。(2)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优选地,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从所述1/4点起沿所述倾斜角度逐渐减小的方向朝向该辅助带束层的端延伸。该构造补偿了各胎面侧方区域中的未形成带束层的区域内的轮胎周向上的刚性,因而特别地提高了转弯期间的操纵稳定性并抑制了胎面的偏磨耗。(3)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优选地,在所述辅助带束层的端处,该辅助带束层的帘线的所述倾斜角度为70°以上且85°以下。该构造进一步地提高了转弯期间的操纵稳定性,并且更可靠地抑制了胎面的偏磨耗性。(4)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优选地,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具有位于所述1/4点处或位于该1/4点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拐点,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从该拐点起沿所述倾斜角度逐渐增大的方向朝向所述辅助带束层的端延伸。该构造提高了从车体显著倾斜地大转向期间加速时的抓着性能。(5)在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中,优选地,在所述辅助带束层的端处,该辅助带束层的帘线的所述倾斜角度为70°以上且90°以下。该构造进一步提高了前述抓着性能。这里,“轮胎赤道区域”是位于从轮胎赤道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面表面的外周宽度的20%以下的范围。“外周宽度”是在轮胎安装到适用轮辋、充填预定内压且无负荷的状态下,在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中沿着带束层、辅助带束层或胎面表面的轮廓测量的该带束层、辅助带束层或胎面表面的长度。辅助带束层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也是在轮胎安装到适用轮辋、充填预定内压且无负荷的状态下测量的。“倾斜角度”是在轮胎的内部构造的展开平面图中,帘线上的任意点处的切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锐角。“适用轮辋”是由在制造或使用轮胎的地域中有效的产业标准规定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或核准轮辋或推荐轮辋),该产业标准诸如是日本的JATMA年鉴(YearBook)、欧洲的ETRTO标准手册(StandardsManual)或美国的TRA年鉴等。“规定内压”是与由诸如JATMA等中规定的适用尺寸/层级的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专利技术的效果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抓地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并抑制了胎面偏磨耗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的宽度方向截面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轮胎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展开平面图。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展开平面图。图5是图4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了传统例轮胎的增强构造的局部展开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借助于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用轮胎(以下,也简称为轮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图。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包括使一层以上的子午线胎体帘布层在一对胎圈部11之间环状延伸而成的胎体2,胎体2形成包括一对胎侧部12和胎面部13的骨架,其中该对胎侧部12位于各胎圈部11的轮胎径向外侧,胎面部13位于胎侧部12之间。轮胎在胎体2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橡胶包覆多根帘线而成的带束层3、橡胶包覆多根帘线而成的单层辅助带束层4以及胎面橡胶6。详细地,通过以相对于轮胎周向成0°以上且10°以下的倾斜角度卷绕包覆橡胶的帘线来形成带束层3,通过如下所述地配置包覆橡胶的帘线来形成辅助带束层4。图2是当从胎面6的正上方观察时的图1的轮胎的内部构造的展开平面图。如图所示,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比位于辅助带束层4的内周侧的带束层3的外周宽度PA宽。在该示例中,带束层3和辅助带束层4的各自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位置均在轮胎赤道面E上。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具有如下重要特征: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C4分别从包括轮胎赤道面E的轮胎赤道区域PE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C4相对于轮胎赤道面E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该1/4点为沿着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与轮胎赤道面E的间隔开与辅助带束层4的外周宽度PB的1/4相等的距离的点。换句话说,如部分地放大了图2的局部展开图的图3所示,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C4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使得位于1/4点的点m2处的切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α比位于赤道面E的点m1处的切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γ小。以下,说明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C4以这种方式延伸的原因,其中将胎面6中的从轮胎赤道面E到辅助带束层4的1/4点的区域称为胎面中央区域M,将位于该胎面中央区域的两侧的其他区域均称为胎面侧方区域S。在如上所述的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C4分别从轮胎赤道区域PE的两端起沿相对于轮胎赤道面E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的方向朝向辅助带束层4的对应的1/4点延伸的情况下,当车体逐渐向路面倾斜时,辅助带束层4的帘线C4始终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由驱动力作用的输入力(切向力)大致垂直地延伸,使得胎面的剪切刚性保持较低。同时,对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由在转向期间产生的离心力作用的输入力(侧向力),辅助带束层4的沿带束宽度方向延伸的帘线C4维持适当的刚性。通过以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动二轮车用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其包括使一层以上的子午线胎体帘布层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而成的胎体,所述胎体作为骨架,所述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在该胎体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橡胶包覆多根帘线而成的带束层、橡胶包覆多根帘线而成的单层的辅助带束层以及胎面橡胶,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宽度比所述带束层的外周宽度宽,其中,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分别从包括轮胎赤道面的轮胎赤道区域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逐渐减小的方向延伸:该1/4点为沿着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与该轮胎赤道面间隔开与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宽度的1/4相等的距离的点,该1/4点处的所述倾斜角度为60°以上且85°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7.29 JP 2013-1568421.一种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其包括使一层以上的子午线胎体帘布层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而成的胎体,所述胎体作为骨架,所述机动二轮车用轮胎在该胎体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依次包括:橡胶包覆多根帘线而成的带束层、橡胶包覆多根帘线而成的单层的辅助带束层以及胎面橡胶,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外周宽度比所述带束层的外周宽度宽,其中,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分别从包括轮胎赤道面的轮胎赤道区域的两端起朝向如下1/4点、沿所述辅助带束层的帘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雅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