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779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包括主阀体,主阀体内腔中设有主活塞,主活塞上设有助力活塞,主阀体上设有进气阀体,进气阀体内设有气压控制阀,进气阀体的内腔与助力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通过助力道通连通,所述的气压控制阀包括继动活塞,继动活塞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继动活塞一端与主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连通,继动活塞另一端抵有助力阀门,进气阀体的阀门进气端设有限位封盖,所述的助力阀门与限位封盖之间设有双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减小助力阀门的开启压力,使得驾驶员踩离合踏板的力减小,大大提升了踩离合踏板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主要应用汽车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离合器为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重要部件,用于衔接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连接,汽车的离合器分为摩擦式离合器、液力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目前与手动变速器相匹配较多的为摩擦式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和操作机构四部分组成,离合器操纵机构主要包括机械杆件式、机械绳索式和液压式,而液压式为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操纵形式,目前在汽车行业,液压式的操纵形式普遍都增加一个离合器助力器,通过气压助力的原理,增加离合器的分离力,减轻驾驶员的踏板力。离合器助力器主要由气压控制阀、主活塞和助力活塞组成,主活塞被推动时,气压控制阀会同时打开,气压会随之推动助力活塞,助力活塞再作用到主活塞上,起到辅助推动的作用,气压控制阀中,都是采用继动活塞推动助力阀门的原理,而传统继动活塞推动助力阀门都是单一地克服助力阀门上的复位弹簧的弹力来实现顶开,一来该弹簧在长期工作后其伸缩长度会发生变化,影响行程,二来单一用复位弹簧来实现复位,其复位弹簧的需要一定的弹力,这使得继动活塞要顶开助力阀门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这就直接影响到驾驶员踩动离合器的力度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减小助力阀门的开启压力,使得驾驶员踩离合踏板的力减小,大大提升了踩离合踏板的舒适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包括主阀体,主阀体内腔中设有主活塞,主活塞上设有助力活塞,主阀体上设有进气阀体,进气阀体内设有气压控制阀,进气阀体的内腔与助力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通过助力道通连通,所述的气压控制阀包括继动活塞,继动活塞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继动活塞一端与主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连通,继动活塞另一端抵有助力阀门,进气阀体的阀门进气端设有限位封盖,所述的助力阀门与限位封盖之间设有双复位机构。优选的,所述的双复位机构:所述的助力阀门由两个直径不一的大直径圆台和小直径圆台组成,整个助力阀门轴向设有贯通的通气孔,小直径圆台外壁套有柱套,柱套朝阀门进气端一侧封闭,进气阀体的内腔设有限位继动活塞的第一限位套,助力阀门设于第一限位套的内腔中,第一限位套内腔中设有限位大直径圆台的第二限位套,所述柱套设于第二限位套内腔中,大直径圆台与第二限位套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的大直径圆台与继动活塞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上设有与通气孔相通的密封垫气孔。优选的,所述的小直径圆台的外壁与柱套内壁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限位套与限位封盖为一体结构,第二限位套与第一限位套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主活塞与主阀体内腔之间设有密封圈环座,密封圈环座与主活塞外壁之间设有你内密封圈,密封圈环座与主阀体内腔之间设有外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环座靠近主活塞伸出侧设有密封座挡环。优选的,所述的主活塞与主阀体内腔之间设有支撑主活塞用的活塞支撑环。优选的,所述的主活塞一端活动于主阀体内腔中,另一端延伸出主阀体,其伸出端连接有推杆,伸出端与主阀体之间设有推杆复位机构。优选的,所述的推杆复位机构包括设于主活塞伸出端的弹簧架,弹簧架与主阀体之间设有推杆复位弹簧。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中的主阀体为连体式的结构,即助力活塞直接设置在主活塞上,一起联动,同时伸缩在同个主阀体内腔中,同时与进气阀体也为一体式结构,省去了组装工艺,也避免了零件之间装配存在密封性的问题,另外关键是,本技术对阀体上的气压控制阀进行了改进,气压控制阀中的助力阀门由传统的依靠单一的复位弹簧复位改为双复位机构,即继动活塞在推动助力阀门时,双复位机构开始工作,虽然是双复位机构,但是每个单独的复位机构的复位力都比传统的单一复位弹的复位力要小,而且本技术中双复位机构是先后工作的,即开始由其中一个复位机构为主,然后随着推行行程变大,另一个复位机构也开始工作,如此把传统单一的复位力分成两个过程进行实施,而且前期需要克服的复位力变小,到后期两个复位机构同时工作时复位力才开始增大,从而使得驾驶员踩离合踏板的力相对于传统的离合器助力器有所减小,大大提升了踩离合踏板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所示,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包括主阀体,主阀体内腔中设有主活塞14,主活塞上设有助力活塞16,如图中所示,助力活塞16的直径大于主活塞14的直径,主活塞14活动在主阀体内腔的左端内腔,助力活塞16则活动在主阀体内腔的中部内腔,主阀体内腔中的左端内腔和中部内腔在装配了主活塞14后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腔室,所述的主活塞14 一端活动于主阀体内腔中,即左端内腔中,另一端延伸出主阀体,主活塞14的伸出端连接有推杆25,本实施例中,主活塞14的左端活动在主阀体内腔中,右端为伸出端,同时主阀体在主活塞14伸出主阀体的位置固定有主缸封盖19,作为优选,主缸封盖19与主活塞14外壁之间设有防尘圈21,伸出端与主阀体的主缸封盖19之间设有推杆复位机构,推杆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活塞14伸出端端面处的弹簧架22,弹簧架22与主阀体的主缸封盖19之间设有推杆复位弹簧20,当主活塞14的左端受压后,主活塞14整体往右移动,此时推杆复位弹簧20被压缩,当主活塞14左端压力消失后,推杆复位弹簧20将主活塞14复位到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主阀体上设有进气阀体1,图中进气阀体1位于主阀体的上方,斜向而设,进气阀体与主阀体为一体式结构,进气阀体1内设有气压控制阀,进气阀体1的内腔与助力活塞16所活动的主阀体的中部内腔通过助力道通连通,所述的气压控制阀包括继动活塞2,继动活塞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继动活塞2 —端与主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连通,本实施例中继动活塞2底部端活动的内腔与主阀体的左端内腔连通,继动活塞2另一端抵有助力阀门8,进气阀体1的阀门进气端设有限位封盖10,限位封盖10上设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与进气阀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的助力阀门8与限位封盖10之间设有双复位机构,双复位机构即有两个复位机构组成,而且本技术中的双复位机构是先后工作的,即当继动活塞2顶开助力阀门8时,其中一个复位机构先工作,随着顶开的行程变大,另一个复位机构也开始工作,把传统的单一复位机构分成两个过程实施,减少前期的复位机构的复位力。本实施例中的双复位机构具体为:所述的助力阀门8由两个直径不一的大直径圆台和小直径圆台组成,整个助力阀门8轴向设有贯通的通气孔81,小直径圆台外壁套有柱套82,柱套82朝阀门进气端一侧封闭,当继动活塞2抵住助力阀门8推动时,通气孔81被堵住,此时封闭式的柱套82与小直径圆台之间空间变得密封,利用气压原理形成一种复位机构,而进气阀体1的内腔设有限位继动活塞2的第一限位套7,如图中所示,第一限位套7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式汽车离合器助力器总成,包括主阀体,主阀体内腔中设有主活塞,主活塞上设有助力活塞,主阀体上设有进气阀体,进气阀体内设有气压控制阀,进气阀体的内腔与助力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通过助力道通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控制阀包括继动活塞,继动活塞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继动活塞一端与主活塞所活动的主阀体内腔连通,继动活塞另一端抵有助力阀门,进气阀体的阀门进气端设有限位封盖,所述的助力阀门与限位封盖之间设有双复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