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俭余专利>正文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455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1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立体停车库承重负荷较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载车台和竖直设置的中心轴,所述的停车库至上而下至少具有两个车位层,所述的车位层均包括有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载车台、转台和停车台,转台的外侧面竖直开设有若干升降滑轨,上下相邻转台上的各升降滑轨可随转台转动而依次对接,载车台包括载车架和设置在载车架上的载车板,所述的载车台转至预定停车侧面时,推送机构推送载车板使载车板的一端架在对应停车台上。本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始终会空出一条以供载车台升降运动的对接轨道,存取车辆过程中,与其余车位层互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立体停车
,涉及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小汽车的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小区内停车和闹市区的街区停车更是一位难求。汽车停车库立体化是城市建设中的发展方向,然而现有技术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均需有一块相对规则的大面积空地,无法解决已建好楼房的小区或街区内利用现有的车位搭建立体停车库,因而影响其广泛地推广。为此,有人设计出了一些双层的立体停车库,希望能充分利用起有限的停车场地资源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如中国专利所提供的“移动转动升降无避让型上层停车台”,其授权公告号为CN1284915C,它主要由移动导轨、移动底座、移动电机、升降电机、立柱和上层停车台等组成,移动电机驱动上层停车台沿移动导轨移动,转动电机驱动立柱及上层停车台转动90°,升降电机驱动上层停车台升降,上层停车台的存取车过程,就是由移动、转动和升降组成的组合运动,以达到避开下方停车,并将上层停车台放在下方停车的一端,存车、取车的目的。上述专利中,当需要存取上层停车台上的车辆时,为了避开下方停车,需要将整体沿移动导轨向一侧移动,移动底座和移动电机的工作负荷太大,使用寿命和实用性都大打折扣。虽然上层所停小汽车的存取操作无须下层停车的避让,但反过来却是需要上层所停汽车向外侧移动来进行避让的,做不到原地升降,无法实现真正的无避让。底层汽车的停放需要占用一个车位,上层汽车存取时还是需要额外提供一个车位来供上层停车台落下,并且,这种停车装置最多仅能达到两层停车库的目的,场地资源利用率不够。另外,由于大多数车辆重量普遍较重的,再加上载车板及附属配件的重量,造成移动导轨的承重负荷较大,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立体停车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可实现两层以上立体停车,且对轨道承重负荷较小的立体停车库。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载车台和竖直设置的中心轴,所述的停车库至上而下至少具有两个车位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位层均包括有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载车台、转台和停车台,各车位层中的转台依次套设在中心轴上并能够在对应转动机构的控制下绕中心轴水平转动,转台的外侧面竖直开设有若干升降滑轨,上下相邻转台上的各升降滑轨可随转台转动而依次对接,所述的载车台设置在相应车位层中的升降滑轨内,并能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下沿升降滑轨上下来回运动,载车台升至对应车位层的转台后可在转动机构的控制下绕中心轴水平转动至预定停车侧面,载车台包括载车架和设置在载车架上的载车板,载车架和对应载车板之间设有推送机构,所述的载车台转至预定停车侧面时,推送机构推送载车板使载车板的一端架在对应停车台上,设在载车台另外侧面的升降滑轨与上下相邻转台上的升降滑轨对接,可供上一层载车台升降所用。转动机构控制相应车位层的转台转动,使上下转台上的升降滑轨对接,以供载车台做升降运动。升降机构控制相应车位层的载车台沿对接后的升降滑轨上下运动,除最上面的车位层以外,其余车位层中的其中一个升降滑轨需供载车台做升降运动之用,其余升降滑轨可供载车台直接停放。载车台上升到相应车位层后,与该载车台对应的转动机构控制本层的转台转动,停放有载车台的升降滑轨偏离先前的对接轨道,并替换成本车位层另一个升降滑轨。之后,由推送机构推动载车板向对应停车台平移,使载车板的一端架在对应的停车台上停放。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推送链条、若干推送链轮和推送电机,推送链轮转动设置在载车架上并由推送电机驱动,推送链条绕设在上述推送链轮上且与对应的载车板连接,载车台旋转到位后,推送链条输送方向与上述停车台的停车出入口正对。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推送杆和驱动推送杆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推送杆和驱动装置设置在载车架上且推送杆与对应的载车板连接,载车台旋转到位后,推送杆的推送方向与上述停车台的停车出入口正对。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上的推送电机和推送齿轮,载车板的底部设有推送齿轨,推送齿轨沿载车板的推送方向设置并与推送齿轮啮合,推送电机驱动推送齿轮转动。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上的丝杠和推送电机,推送电机驱动丝杠转动,所述丝杠与对应载车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的停车台上设有进出滑轨,载车架的两侧设有进出导轨,载车板上设有与上述进出滑轨和进出导轨配合的滑轮,转台带动载车架旋转到位后,上述进出滑轨和进出导轨的端部正对所述的升降滑轨分为停车轨和仅供载车台做升降运动的升降轨,停车轨用于停放本车位层的载车台并可与下层的车位层中的升降轨对接。各载车架上固定设有升降块,升降块设置在对应车位层的升降滑轨内并能在对应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沿升降滑轨上下运动。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相应车位层的转台上,主动齿轮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中心轴的外侧面周向设有齿牙,传动齿轮设置在主动齿轮和中心轴之间并同时与上述两者啮合。所述的升降机构与载车台一一对应,它包括升降电机和吊线,吊线的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牵引载车台。一组升降机构对应一个载车台,单独控制该载车台的升降。升降电机工作时,将吊线卷起,以此来拉动载车台上升;反之,吊线放卷,载车台下落。上下相邻的两个转台之间设有滚轮。开减少上下相邻的两个转台自由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层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始终会空出一条以供载车台升降运动的对接轨道,存取车辆过程中,仅需要目标车位层动作,与其余车位层互不影响,真正做到了无避让,可达到多层停车的目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顶层的载车板被拉离停车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顶层车位层的停车轨与下层车位层的升降轨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停车架;2、载车台;3、中心轴;4、升降块;5、转台;6、停车台;7、升降滑轨;8、停车轨;9、升降轨;10、载车架;11、载车板;12、推送链条;13、推送链轮;14、推送电机;15、升降电机;16、吊线;17、进出滑轨;18、进出导轨;19、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1、载车台2和竖直设置的中心轴3,所述的停车库至上而下具有两个车位层,每个车位层均包括有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载车台2、转台5和停车台6,各车位层中的转台5依次套设在中心轴3上并能够在对应转动机构的控制下绕中心轴3水平转动,转台5的外侧面竖直开设有若干升降滑轨7,上下相邻转台5上的各升降滑轨7可随转台5转动而依次对接,升降滑轨7分为停车轨8和仅供载车台2做升降运动的升降轨9,停车轨8用于停放本车位层的载车台2并可与下层的车位层中的升降轨9对接。本实施例中,顶层车位层的转台5具有一个停车轨8,而下层车位层的转台5上则分别有一个停车轨8和一个升降轨9。载车台2包括载车架10和设置在载车架10上的载车板11,各载车架10上固定设有升降块4,升降块4设置在对应车位层的停车轨8内并能在对应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沿停车轨8及下方的升降轨9上下运动。载车架10和对应载车板11之间设有推送机构,本实施例中,推送机构包括推送链条12、若干推送链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包括停车架(1)、载车台(2)和竖直设置的中心轴(3),所述的停车库至上而下至少具有两个车位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位层均包括有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载车台(2)、转台(5)和停车台(6),各车位层中的转台(5)依次套设在中心轴(3)上并能够在对应转动机构的控制下绕中心轴(3)水平转动,转台(5)的外侧面竖直开设有若干升降滑轨(7),上下相邻转台(5)上的各升降滑轨(7)可随转台(5)转动而依次对接,所述的载车台(2)设置在相应车位层中的升降滑轨(7)内,并能在升降机构的控制下沿升降滑轨(7)上下来回运动,载车台(2)升至对应车位层的转台(5)后可在转动机构的控制下绕中心轴(3)水平转动至预定停车侧面,载车台(2)包括载车架(10)和设置在载车架(10)上的载车板(11),载车架(10)和对应载车板(11)之间设有推送机构,所述的载车台(2)转至预定停车侧面时,推送机构推送载车板(11)使载车板(11)的一端架在对应停车台(6)上,设在载车台(2)另外侧面的升降滑轨(7)与上下相邻转台(5)上的升降滑轨(7)对接,可供上一层载车台(2)升降所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俭余
申请(专利权)人:郑俭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