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贵专利>正文

旋转式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2203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5 08:02
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有一表面为圆弧形的支座,该圆弧形支座内连接一个外圈架,外圈架能在圆弧形支座上回转,由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带动外圈架整体运转;在外圈架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圆形车库,在每个圆形车库内设置有停车的载车平台;当外圈架旋转的过程中,在圆形车库内的载车平台始终处于水平或接近水平状态。需要停放车时,启动电机带动外圈架旋转,将空着的载车平台转到与地面平齐,将车辆开到载车平台停好拉紧手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向空中发展,组装方便,能较好地解决停车泊位紧张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立体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具体是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技术背景目前城市用地日益减少,汽车的数量每日巨增,各式的立体加库也渐渐出现,但现有的立体车库一般为层状结构,一个进出层和其它容纳层,通过升降机在进出层和容纳层之间输送车辆,仍然存在占有较多土地,有效停车位少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它能较好地解决停车泊位紧张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有一表面为圆弧形的支座5,该圆弧形支座内表面对应配合连接一个外圈架2,在配合连接槽内安放有滚柱体,外圈架2能在圆弧形支座上回转;外圈架2由前、中、后三个钢圈组成,这三个钢圈之间通过交叉的连接杆10连为一体;位于前、后的二个钢圈在外侧边上分别装有滚动圈8,中间的钢圈装有齿条圈9,齿条圈由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带动外圈架整体运转;在外圈架2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圆形车库1,圆形车库通过支撑杆4与外圈架固定相连,在每个圆形车库内设置有停车的载车平台3 ;当外圈架旋转的过程中,在圆形车库内的载车平台始终处于水平或接近水平状态。所述的圆弧形支座内表面装设有前、中、后三根弧形凹槽6,弧形凹槽6与钢制的外圈架2外壁面上的前、中、后三个钢圈对应配合连接,在连接槽内安放滚柱体。所述的圆形车库1由前、中、后三个钢圈通过连接杆10连接为一体,各个圆形车库分别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外圈架的内壁面上。所述的载车平台由前、中、后三个底部带凹槽的弧形块11构成,三个弧形块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直拉连接固定为一体。带凹槽的弧形块与车库内壁面对应配合安装连接,安装槽内安放滚柱体,位于中间的带凹槽弧形块底部二端装有安全钉12,可卡在车库内壁面的安装槽上防止载车平台前后移动。所述的载车平台台面二端与固定在车库外壁上的弧形块18下端分别相连,弧形块18的上端和一根位于载车平台台面上方的门轴17相连,门轴17两端分别装有带弹簧15 的活动齿销14,门轴中间卷绕有钢绳16,钢绳和载车平台台面靠前端的二个栓钢绳的扣子 19连接;活动齿销和车库内壁上的定位齿13互相锁定或松开配合相连。本技术占地面积小,有效停车位多,主要向空中发展,组装方便,基础建设少, 投资小,实用性强,在小区建设中可以配合地下车库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在市区内与层状立体车库设计成一个整体使用,可更多的解决车辆的停放不足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面视图。图4为外圈架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圆形车库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载车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载车平台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8为圆形车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驻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驻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有一混凝土制的上表面为圆弧形的支座5,在圆弧形支座上表面内预装设有前、中、后三根弧形凹槽6,弧形凹槽 6与钢制的外圈架2外壁面对应配合安装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槽内安放滚柱体,使外圈架2 可以轻松地沿着支座中的弧形凹槽在其上来回转动。如图4所示的外圈架2由前、中、后三个钢圈组成,这三个钢圈互相通过交叉的连接杆10连为一体;位于前、后的二个钢圈在外侧边上分别装有滚动圈8,滚动圈沿着圆弧形支座5表面的盖板滚动;中间的钢圈在一侧边装有齿条圈9,齿条圈与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带动外圈架整体运转。在外圈架2的内圆面上相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圆形车库1,位于较中间的车库不能与外圈架的内圆面相切连接,圆形车库依靠支撑杆4固定在外圈架的内壁面上。如图5所示,圆形车库1由前、中、后三个钢圈通过连接杆10直拉连接固定为一体。在每个圆形车库内设置有如图6-7所示的园台形载车平台3,载车平台也由前、中、后三个底部带凹槽的弧形块11构成,三个弧形块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直拉连接固定为一体。带凹槽的弧形块与车库内壁面对应配合安装连接,对应的安装槽内安放滚柱体,位于中间的带凹槽弧形块底部二端装有安全钉12,可卡在车库内壁面的安装槽上防止载车平台前后移动。如图8所示,载车平台台面二端与固定在车库外壁上的弧形块18下端分别相连, 弧形块18的上端和一根位于载车平台台面上方的门轴17相连,门轴17两端内部分别装有带弹簧15的活动齿销14,门轴中间卷绕有钢绳16,钢绳和载车平台台面靠前端的二个栓钢绳的扣子19连接;活动齿销可在门轴内前后伸缩运动,实现和车库内壁上的定位齿13互相锁定或松开。如图9-10所示的驻车装置25是个独立的装置,有二个长为30厘米的驻车园柱垫21,这二个驻车园柱垫之间相互平行并间隔有一定距离。其中一个和驻车固定杆23直接相连,另一个通过驻车活动杆M与驻车固定杆活动式连接,在驻车固定杆上系有一软绳22, 软绳另一端栓在驻车活动杆中间位置后放松,保证驻车活动杆M与驻车固定杆23间的夹角小于90度。每个载车平台配置一个驻车装置,停泊车辆后使用。当外圈架2旋转时,位于圆形车库1内的载车平台3始终保持与地面平行,圆形车库1的前端是车辆进出口,后端设置钢丝网等阻挡材料。外圈架旋转至路面7相平齐时停下,与圆形车库内的载车平台台面也为平齐。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外圈架2内安装一个内圈架20, 它们之间装有直径相同的圆形车库1并固定在外圈架内壁上,在内圈架20的内部再安装相同的圆形车库1,每一个圆形车库1通过支撑杆辐射状连接固定在内圈架上。外圈架和内圈架由各自的驱动系统带动,可以根据需要各自独立旋转;它们内固定的圆形车库1可做成直径大小不同,以方便存放不同类型的车辆。每个圆形车库1里面安装灯光设施,保证晚上使用,内设置感应器,以感应有无车辆停放,然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室内的电脑。控制室的操作员通过电脑控制旋转式立体停车库,根据圆形车库内车辆停放的情况,需要停放车时,启动电机带动外圈架旋转,将空着的载车平台转到与地面平齐,操作人员使门轴17上的活动齿销14伸出卡住定位齿13以锁住载车平台使其稳定,即可将车辆开到载车平台停好拉紧手刹。为防止万无一失,再把驻车装置的驻车园柱垫放在停放车辆的任意一个轮子下,压下驻车装置的驻车固定杆,驻车活动杆会带着杆上的驻车园柱垫向另一个驻车园柱垫移动,可自锁夹住车轮进一步将车固定住,然后收回活动齿销,拉下门轴上的钢绳扣在扣子上,起到保护车辆的作用,防止发生意外车辆滑出。取车时的操作过程也是同样原理,使停泊车辆的载车平台旋转到与地面平,将门轴上的活动齿销卡在定位齿上,拉动驻车装置上的软绳使驻车园柱垫分开,移开驻车装置, 松开钢绳,即可开出车辆,最后收回活动齿销。外圈架在旋转的过程中,载车平台由于自重会在圆形车库内自由旋转摆动,始终保持载车平台台面处于水平或接近水平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有一表面为圆弧形的支座(5),该圆弧形支座内表面对应配合连接一个外圈架(2),在配合连接槽内安放有滚柱体,外圈架(2)能在圆弧形支座上回转;外圈架(2)由前、中、后三个钢圈组成,这三个钢圈之间通过交叉的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贵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