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包括气缸盖,及设置在气缸盖内部的活动腔与紧固板,及设置在气缸盖左侧的第一通孔与喷油孔,及设置在气缸盖右侧的卡槽,及设置在气缸盖后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活动腔位于气缸盖内部的中央,且活动腔的两侧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紧固板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且第一通孔设置在喷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该节能型气缸盖能够让汽油在缸体内部的进行充分的燃烧,有效的降低了汽油在缸体内部的消耗,增加了汽油的燃烧效果,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气缸盖。
技术介绍
气缸盖的作用是密封气缸,与活塞共同形成燃烧空间,并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气缸盖承受气体力和紧固气缸螺栓所造成的机械负荷,同时还由于与高温燃气接触而承受很尚的热负荷。随着客户为对动机使用成本要求越来越高,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及机油消耗成为发动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目前的缸盖都不能对缸盖内部的汽油进行完全燃烧使用,使得很大一部分的汽油只能够通过废气直接的排放到外界,不仅增加了环境的污染,也大大的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充分燃烧,并有效节约使用者的使用成本的节能型气缸盖。本技术是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包括气缸盖,及设置在气缸盖内部的活动腔与紧固板,及设置在气缸盖左侧的第一通孔与喷油孔,及设置在气缸盖右侧的卡槽,及设置在气缸盖后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活动腔位于气缸盖内部的中央,且活动腔的两侧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紧固板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且第一通孔设置在喷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作为优选,所述气缸盖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且固定孔均匀分布在气缸盖的表面,让使用者能够通过固定孔对气缸盖进行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紧固板设置有两个以上,且每个紧固板上都设置有两个紧固螺丝,让使用者能够通过紧固螺丝对紧固板进行连接固定,便于紧固板对外接管进行夹紧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为椭圆形结构,且第二通孔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让使用者能够通过连接孔将外接物连接在第二通孔上,便于外界物质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气缸盖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气缸盖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活动腔,气缸盖的左侧设置有喷油孔,气缸盖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通孔,使得油液能够通过喷油孔进入到气缸盖内,而气体则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气缸盖内,并通过活动腔对油液进行燃烧工作,使得气缸盖形成燃烧空间,且两个以上第二通孔的设置也极大的增加气缸盖内部空气的进入含量,使得油液能够进行充分的燃烧,有效的增加油液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气缸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紧固板与卡槽,让使用者能够将外接管通过第一通孔连接到气缸盖内部,并通过紧闭板将外接管进行夹紧固定,而后通过卡槽通过,使得外接管能够有效的通过气缸盖的内部,且紧固板位于活动腔的两侧,有效的降低外接管对气缸盖内部的活动造成影响,极大的提高气缸盖内部的活动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气缸盖对油液的工作效率,大大的避免油液的浪费,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节能型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的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包括气缸盖1,及设置在气缸盖I内部的活动腔3与紧固板2,及设置在气缸盖I左侧的第一通孔6与喷油孔5,及设置在气缸盖I右侧的卡槽12,及设置在气缸盖I后方的第二通孔4,所述活动腔3位于气缸盖I内部的中央,且活动腔3的两侧设置有紧固板2,所述紧固板2内部设置有凹槽22,且紧固板2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21,所述第一通孔6设置有两个,且第一通孔6设置在喷油孔5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4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气缸盖I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11,且固定孔11均匀分布在气缸盖I的表面,让使用者能够通过固定孔11对气缸盖I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板2设置有两个以上,且每个紧固板2上都设置有两个紧固螺丝21,让使用者能够通过紧固螺丝21对紧固板2进行连接固定,便于紧固板2对外接管(未标注)进行夹紧固定。所述第二通孔4为椭圆形结构,且第二通孔4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41,让使用者能够通过连接孔41将外接物连接在第二通孔4上,便于外界物质通过第二通孔4进入到气缸盖内部。该节能型气缸盖的后方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第二通孔4,使得大量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二通孔4进入到气缸盖I内部,而油液则能够通过喷油孔5进入到气缸盖I内,让气体能够有效的与油液进行充分的反应,从而让该气缸盖I能够将油液进行完全使用,有效的避免油液在工作的过程中造成浪费,大大的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气缸盖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活动腔,气缸盖的左侧设置有喷油孔,气缸盖的后方设置有第二通孔,使得油液能够通过喷油孔进入到气缸盖内,而气体则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气缸盖内,并通过活动腔对油液进行燃烧工作,使得气缸盖形成燃烧空间,且两个以上第二通孔的设置也极大的增加气缸盖内部空气的进入含量,使得油液能够进行充分的燃烧,有效的增加油液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气缸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紧固板与卡槽,让使用者能够将外接管通过第一通孔连接到气缸盖内部,并通过紧闭板将外接管进行夹紧固定,而后通过卡槽通过,使得外接管能够有效的通过气缸盖的内部,且紧固板位于活动腔的两侧,有效的降低外接管对气缸盖内部的活动造成影响,极大的提高气缸盖内部的活动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气缸盖对油液的工作效率,大大的避免油液的浪费,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盖,及设置在气缸盖内部的活动腔与紧固板,及设置在气缸盖左侧的第一通孔与喷油孔,及设置在气缸盖右侧的卡槽,及设置在气缸盖后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活动腔位于气缸盖内部的中央,且活动腔的两侧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紧固板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且第一通孔设置在喷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且固定孔均匀分布在气缸盖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板设置有两个以上,且每个紧固板上都设置有两个紧固螺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为椭圆形结构,且第二通孔的侧面设置有连接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包括气缸盖,及设置在气缸盖内部的活动腔与紧固板,及设置在气缸盖左侧的第一通孔与喷油孔,及设置在气缸盖右侧的卡槽,及设置在气缸盖后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活动腔位于气缸盖内部的中央,且活动腔的两侧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紧固板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且第一通孔设置在喷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该节能型气缸盖能够让汽油在缸体内部的进行充分的燃烧,有效的降低了汽油在缸体内部的消耗,增加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气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盖,及设置在气缸盖内部的活动腔与紧固板,及设置在气缸盖左侧的第一通孔与喷油孔,及设置在气缸盖右侧的卡槽,及设置在气缸盖后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活动腔位于气缸盖内部的中央,且活动腔的两侧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紧固板的上方设置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且第一通孔设置在喷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达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