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及气液分离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7371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2:31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气液分离器,其中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由隔板隔开的消音室及气液分离室,所述消音室位于气液分离室上方,所述隔板中设有连通所述消音室和气液分离室的通孔;流入管,连通所述消音室且从所述消音室内伸出;设于所述壳体的流出管,具有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室内的第一管口及从所述壳体中伸出的第二管口。本技术方案的气液分离器包括消音室及气液分离室,兼具消音及气液分离功能,消音室集成在气液分离器中,尺寸小且不会额外占用整车布置空间,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汽车空调系统中,如毛细管汽车空调系统及热栗汽车空调箱系统,在压缩机的输入口设有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对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后,输出气相制冷剂至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用于保护压缩机。传统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一个立式密封容器、U型气相制冷剂流出管、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管;密封容器内的上部为气相区,下部为液态制冷剂与压缩机机油的混合液液相区;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入管用于将冷凝器输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通入所述密封容器,气液两相制冷剂分离为位于气相区的气相制冷剂及位于液相区的液相制冷剂;u型气相制冷剂流出管用于将气相区的气相制冷剂通入压缩机内。但是,在空调系统工作过程中,压缩机进气口的气相紊流会产生嘯叫般的噪音,噪音通过管路传递至乘客舱内,对乘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压缩机进气管路上外加一个尺寸较大的消声器,其成本较大且占用较多整车布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用于解决汽车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进气口噪音的技术方案成本较大且占用较多整车布置空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由隔板隔开的消音室及气液分离室,所述消音室位于气液分离室上方,所述隔板中设有连通所述消音室和气液分离室的通孔;流入管,连通所述消音室且从所述消音室内伸出;设于所述壳体的流出管,具有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室内的第一管口及从所述壳体中伸出的第二管口。可选地,所述第二管口穿过所述隔板经所述消音室从所述壳体中伸出。 可选地,所述流出管浸入所述气液分离室内的机油中的管体设有回油孔。可选地,所述流出管位于所述消音室内的管体中开设有防虹吸孔。可选地,所述流入管具有伸入所述消音室内的第三管口,所述第三管口对准所述消音室内所述通孔之外的区域。可选地,所述第一管口对准所述气液分离室内除通孔之外的区域。可选地,所述第二管口从所述消音室顶部的壳体伸出。可选地,所述流入管设置在所述消音室顶部壳体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上述任一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及压缩机;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所述流入管接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口,且所述第二管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方案的气液分离器包括消音室及气液分离室,兼具消音及气液分离功能。从冷凝器输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先通过流入管进入消音室内进行消音处理,之后经通孔进入气液分离室进行气液分离,气相制冷剂从第一管口进入第二管口输出至压缩机。气液两相制冷剂经流入管进入消音室,流通截面增大,经历了第一次流通截面变化,噪声受到联结阻抗的消音作用,噪声减小;接着,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消音室中,声波经消音室的室壁多次反射,反射声波与入射声波可能将发生干涉相消,噪音声波能量减小;之后,气液两相制冷剂经通孔流入气液分离室,其在通孔中的流通截面小于在消音室中的流通截面,经历第二次流通截面变化,噪声进一步减小。从流出管的第二管口输出的气相制冷剂的流速下降,紊流得到中和,这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压缩机的进气口附近的嘯叫问题,能够减小噪音。消音室集成在气液分离器中,尺寸小且不会额外占用整车布置空间,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汽车空调系统中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及压缩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及图2,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1、气液分离器2及压缩机3,气液分离器2连接在冷凝器I和压缩机3之间;其中气液分离器2包括:壳体20 ;位于壳体20内且由隔板21隔开的消音室22a及气液分离室22b,消音室22a位于气液分离室22b上方,隔板21中设有连通消音室22a和气液分离室22b的通孔210 ;流入管23,连通消音室22a且从消音室22a内伸出;流出管24,具有位于气液分离室22b内的第一管口 241及从壳体20中伸出的第二管口 242,如图2所示,流出管24大致为U型管。应用本气液分离器2,流入管23连通冷凝器I的输出口 10,且第二管口 242连通压缩机3的进气口 30。气液分离器2的工作原理为:冷凝器I输出气液两相制冷剂至流入管23,并通入消音室22a,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消音室22a内消音后,穿过隔板21中的通孔210进入气液分离室22b ;之后,在气液分离室22b内,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气相制冷剂位于气液分离室22b的上部且液相制冷剂因重力而沉降于下部,气相制冷剂从第一管口 241进入流出管24且经第二管口 242排出至压缩机3的进气口 30。在该过程中,从冷凝器I输出的气液两相制冷剂先进入消音室22a内进行消音处理,从流出管24的第二管口 242输出的气相制冷剂的流速下降,紊流得到中和,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压缩机3的进气口 30附近的嘯叫问题,能够减小噪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气液分离器2兼具消音及气液分离功能,消音室22a集成在气液分离器2中,尺寸小且不会额外占用整车布置空间,成本较低。在本技术方案中,消音室22a对气液两相制冷剂进行消音的原理为:首先,气液两相制冷剂经流入管23进入消音室22a,流通截面增大,经历了第一次流通截面变化,截面突变的声波传导过程可以类比为声波在两层介质中传播,噪声声波从流入管23的流通截面到消音室22a的流通截面,受到不能忽略的联结阻抗的作用,联结阻抗起到消音的作用,噪音有所减小;接着,气液两相制冷剂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由隔板隔开的消音室及气液分离室,所述消音室位于气液分离室上方,所述隔板中设有连通所述消音室和气液分离室的通孔;流入管,连通所述消音室且从所述消音室内伸出;流出管,具有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室内的第一管口及从所述壳体中伸出的第二管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智方尹晓燕刘杰王天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