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128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梁、支撑板和下槽梁;所述上矩形梁和下槽梁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中段设有向下槽梁一侧凸起的中凸台。所述上矩形梁、支撑板、中凸台和下槽梁采用钢板一体折弯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强度高、制造误差小、劳动强度低等特点,而且还能够提高整车的密封性,降低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全承载客车主体多是由大量矩形管焊接而成,很少会根据客车局部的功能需求开发适应的型材。由于需要将大量矩形管拼焊成不同的客车功能件,因此,需要大量的焊接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且经不同焊接操作人员制造出的功能件一致性差,当将不同的客车功能件再组装成客车主体时,存在较大制造误差,且由于结构受力件和结构功能件之间有明显界限,因此,无法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此外,在将若干矩形管先拼焊呈不同的客车功件,再组装成客车主体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乘客区内的密封性,会在连接处设置蒙皮,为了保证整车的结构强度,会设置一些用于各截面的连接纵梁,这无疑增加了客车的重量、生产流程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该走道梁总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具有结构强度高、制造误差小、劳动强度低等特点,而且还能够提高整车的密封性,降低整车重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梁、支撑板和下槽梁;所述上矩形梁和下槽梁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中段设有向下槽梁一侧凸起的中凸台。所述上矩形梁、支撑板、中凸台和下槽梁采用钢板一体折弯成型。进一步的,所述上矩形梁由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下侧板围成。所述下侧板的一端设有向上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位于下侧板与右侧板的连接处,且在该折弯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焊缝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中凸台包括依次相连的横向连接板、纵向连接板和倾斜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与倾斜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的,所述下槽梁为U型槽,包括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为圆孔,且若干个固定孔在底板上均匀分布。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采用钢板一体折弯成型走道梁总成,集成了走道梁各部件功能。其中,所述上矩形梁,用于卡在客车车架各截面梁上;所述支撑板,用于连接并支撑上矩形梁、下槽梁以及中凸台;所述中凸台,用于铺设地板作为走道面;所述下槽梁,用于铺设车用水管、气管及电器线路等。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来分散功能件高度集成,不仅增加了整体的受力强度,作为走道梁使用后,能够承担较大的纵向力和抗弯能力,还省去或减少了各截面之间的连接纵梁以及蒙皮工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整车重量,提高了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其中: 1、上矩形梁,11、左侧板,12、上侧板,13、右侧板,14、下侧板,15、折弯板,2、支撑板,3、中凸台,31、横向连接板,32、纵向连接板,33、倾斜连接板,4、下槽梁,41、第一侧板,42、底板,43、第二侧板,5、固定孔,6、焊缝连接部,7、截面梁,8、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梁1、支撑板2和下槽梁4。所述上矩形梁I和下槽梁4分别位于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2的中段设有向下槽梁一侧凸起的中凸台3。所述上矩形梁1、支撑板2、中凸台3和下槽梁4采用钢板一体折弯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图3中左侧的走道梁总成为例进行介绍的,左右方向与图3车架的左右方向一致。图3中右侧的走道梁总成与左侧的走道梁总成结构相同,沿车架中心线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上矩形梁I由左侧板11、上侧板12、右侧板13和下侧板14围成。所述下侧板14的一端设有向上的折弯板15。右侧板的下端与支撑板的上端相连。所述折弯板15位于下侧板14与右侧板13的连接处,且在该折弯板15与右侧板13之间设有焊缝连接部6。如图3所示的走道梁总成装配示意图,上矩形梁卡在车架8的各截面梁7上。所述折弯板15的作用是:保证下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有个小凹坑,这样焊接的话焊接连接程度高且可以保证焊缝不突出其下平面。当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集成化走道梁放在截面梁上时,能够保证与截面梁很好地贴合。通过在折弯板与右侧板之间设置焊缝连接部,也就是将折弯板与右侧板焊接在一起,能够提高上矩形梁的结构强度,使上矩形梁在受到向上的力时不容易变形。所述中凸台3包括依次相连的横向连接板31、纵向连接板32和倾斜连接板33。所述纵向连接板32与倾斜连接板3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中凸台,用于在其上方铺设木地板作为走道面。所述纵向连接板32,在铺设活动管路时,用于焊接用于铺设活动管路的U型支架,在不需要铺设活动管路时,用于连接矩形管,以对木地板进行良好的支撑。通过将纵向连接板与倾斜连接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钝角,不仅能够节省材料,还能够增加结构强度,使中凸台在受到纵向力时不易被挤扁。所述下槽梁4为U型槽,包括第一侧板41、底板42和第二侧板43。第一侧板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端相连。所述底板42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5。所述固定孔5为圆孔,且若干个固定孔在底板42上均匀分布。所述下槽梁,用于铺设客车用水管、气管以及电器线路等;所述固定孔,用于作为固定点,将水气管路或电器线路固定在下槽梁内。本专利技术采用一块钢板从上矩形梁的折弯板开始,先折弯成上矩形梁,再折弯成支撑梁及支撑梁中段的中凸台,再折弯成下槽梁,最后将折弯板与右侧板之间用焊缝连接部连接上。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钢板制作成折弯件,大大提高了力学性能。由于本专利技术在垂直方向比较大,当其焊接在车架上时横向固定,因此,本专利技术可承受较大的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力。本专利技术优化了结构功能件和结构受力件,形成了一种新的整体式型材,该型材不仅能满足功能又可以整体承力,充分发挥材料性能,还可以省去原截面梁之间的连接纵梁(结构受力件)。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生产一致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走道梁的各个功能件进行集成优化设计,能够满足全承载客车底架走道梁的功能需求,且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并大大降低了制造误差和劳动强度。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梁、支撑板和下槽梁;所述上矩形梁和下槽梁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中段设有向下槽梁一侧凸起的中凸台; 所述上矩形梁、支撑板、中凸台和下槽梁采用钢板一体折弯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矩形梁由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和下侧板围成;所述下侧板的一端设有向上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位于下侧板与右侧板的连接处,且在该折弯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焊缝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凸台包括依次相连的横向连接板、纵向连接板和倾斜连接板;所述纵向连接板与倾斜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槽梁为U型槽,包括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化走道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矩形梁、支撑板和下槽梁;所述上矩形梁和下槽梁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中段设有向下槽梁一侧凸起的中凸台;所述上矩形梁、支撑板、中凸台和下槽梁采用钢板一体折弯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成林王孝来汪俭严伟刘有建张金武刘飞蒋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