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前防撞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090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前防撞梁总成,该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且位于两端的后端溃缩吸能盒,并且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前侧的前端溃缩吸能盒。由于在防撞梁本体的前侧设计了前端溃缩吸能盒,因而一旦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之后,前端溃缩吸能盒将发生显著变形甚至出现溃缩以便最大程度的吸收碰撞能量,减少传递到行人身上的碰撞能量,从而能够对行人形成更为有效的防护;同时与前端溃缩吸能盒相连的防撞梁本体可以对车辆部件以及车内乘客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及前防撞梁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导致车辆与车辆之间发生碰撞的几率显著增加,而且车辆与行人之间发生碰撞的几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目前车辆前防撞梁总成的设计,更多的是考虑对车内的乘客以及车辆本身部件的保护,而对于与其发生碰撞的行人,却考虑的较少。这会直接导致与车辆发生碰撞的行人受到较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行人死亡。目前一些车辆前防撞梁总成为了提供行人保护功能,在前防撞梁的前面粘贴了一层缓冲泡沫,以期在发生碰撞时通过泡沫的缓冲对行人形成保护,但是该种形式的车辆前防撞梁总成却并不能给行人带来预期的保护效果,因为若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缓冲泡沫仅能通过变形缓冲来消耗碰撞能量,而变形缓冲所能够消耗的碰撞能量极为有限,大部分的碰撞能量依然是传递到了车前和行人的身上,该种形式的车辆前防撞钢梁对于行人的保护作用依然较为有限。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对车辆部件和车内乘客进行有效保护,又能充分对行人进行保护的车辆前防撞梁总成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总成,以便既能够对车辆部件和车内乘客进行有效保护,又能够充分对行人进行保护。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前防撞梁总成的车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且位于两端的后端溃缩吸能盒,并且该前防撞梁总成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前侧的前端溃缩吸能盒。优选地,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由冷乳低碳钢板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包括前面板、与所述前面板相连,且朝向所述防撞梁本体弯折的传力面板,所述传力面板与所述防撞梁本体固连。优选地,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对称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优选地,所述传力面板包括三个,三个所述传力面板分别构成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的上端面、下端面和一个侧端面,两个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的侧端面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还设置有纵向吸能凹槽,侧端面上还开设有弱化吸能孔。优选地,所述前端溃缩吸能盒的前面板上还冲压有前端吸能凹槽。优选地,所述防撞梁本体后侧中部冲压有横贯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后部凹槽,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横截面呈“B”型。优选地,所述后端溃缩吸能盒由两个“U”型半盒体扣合焊接形成,且所述后端溃缩吸能盒上设置有垂向吸能凹槽。本技术中所公开的车辆设置有前防撞梁总成,并且所述前防撞梁总成为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中,包括防撞梁本体和后端溃缩吸能盒,后端溃缩吸能盒设置于防撞梁本体后侧并且位于防撞梁本体的两端,除此之外,该前端防撞梁总成中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防撞梁本体前侧的前端溃缩吸能盒。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中,由于在防撞梁本体的前侧设计了前端溃缩吸能盒,因而一旦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之后,前端溃缩吸能盒将发生显著变形甚至出现溃缩以便最大程度的吸收碰撞能量,减少传递到行人身上的碰撞能量,从而能够对行人形成更为有效的防护;同时与前端溃缩吸能盒相连的防撞梁本体可以对车辆部件以及车内乘客进行防护。由此可见,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既能够对车辆部件和车内乘客进行有效防护,又能够对行人进行充分保护,减少或减轻碰撞过程中行人所受到的伤害。本技术中所公开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前防撞梁总成,因此该车辆兼具上述前防撞梁总成的相应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的后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为防撞梁本体,2为后端溃缩吸能盒,3为前端溃缩吸能盒,4为支架板,5为格栅安装支架,6为喇叭安装支架,11为后部凹槽,21为垂向吸能凹槽,31为纵向吸能凹槽,32为上端面,33为侧端面,34为前面板,35为前端吸能凹槽,36为下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安装在车辆的前部,包括防撞梁本体1和后端溃缩吸能盒2,其中后端溃缩吸能盒2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后侧,并且后端溃缩吸能盒2位于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的核心改进点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前侧的前端溃缩吸能盒3,在本实施例中,前端溃缩吸能盒3固设在防撞梁本体1上的方式优选的为焊接固定。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防撞梁本体的前侧和后侧是以车辆的车头方向区分的,车辆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车头前进的方向定义为前方,相应的,与此相对的方向为后方,防撞梁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也是参照该方向来进行命名和定义的。车辆前进和后退的方向也可称为纵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称为横向,车辆的高度方向称为垂向。由于在防撞梁本体的前侧设计了前端溃缩吸能盒3,因而一旦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之后,前端溃缩吸能盒3将发生显著变形甚至出现溃缩以便最大程度的吸收碰撞能量,减少传递到行人身上的碰撞能量,从而能够对行人形成更为有效的防护;同时与前端溃缩吸能盒3相连的防撞梁本体1可以对车辆部件以及车内乘客进行防护。因而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前防撞梁总成既能够对车辆部件和车内乘客进行有效防护,又能够对行人进行充分保护,减少或减轻碰撞过程中行人所受到的伤害。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弱化前端溃缩吸能盒3本身的强度,进一步降低碰撞过程中车辆对行人小腿部位的伤害,本实施例中的前端溃缩吸能盒3由冷乳低碳钢板弯折形成,使碰撞能量在溃缩过程中被消耗。更为具体的,如图2和图4中所示,前端溃缩吸能盒3包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1),和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后侧且位于两端的后端溃缩吸能盒(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前侧的前端溃缩吸能盒(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辉张华清郭浩鹏宋美娜袁丽霞米志佳郭大亮张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