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如忠专利>正文

船用节能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7839 阅读:6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船用节能螺旋桨,由桨毂[1]和桨叶[2]构成,在每一片桨叶上有一个连接叶面和叶背的连通孔[3]。船在航行时,螺旋桨的叶背的吸力与船尾之间形成一个涡流低压区,该区的压力越低,那么它与压力面以外的高压区压差就越大,它的吸力(即形状阻力)也就越大,这就直接限制了船的航行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船用节能螺旋桨在每一片桨叶上有一个连接叶面和叶背的连通孔,使在高低两个不同的压力区域之间相连通而达到平衡,形状阻力也就得到减少或消除。在相同的主机转速下,航速必然提高。根据实船试验,同一艘船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船用节能螺旋桨后,在相同的主机转速下,航速比使用无连通孔的螺旋桨提高10%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船用节能螺旋桨,属船舶的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桨作为船舶前进的推进装置,其工作效率是影响船舶航行速度的主要因素。船舶在航行时总是要受到三个方面的阻力,即摩擦阻力、兴波阻力和形状阻力,这三个方面的阻力影响并限制了船舶的航行速度。其中摩擦阻力取决于水下部分的摩擦面大小,并和船舶水下部分的光洁度有关;兴波阻力与航行时的风浪大小有直接关系;形状阻力则是与船的长宽比有关。船舶航行时,船尾与叶背之间产生一个低压区,它与螺旋桨桨叶面上的高压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的差值与航速和船舶形宽成正比关系,该差值越大,船舶航行的形状阻力也越大。就是说船的长度确定后,宽度越宽,航速越快,形状阻力也越大。目前公开的各种船用节能螺旋桨基本上都在叶片形状等上进行改造,如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22947.9的中国专利申请“凹凸叶片及凹凸螺旋桨”所公开的,并不能真正消除船舶航行的形状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长期未能解决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是如何通过改变船用节能螺旋桨的结构,来消除船舶航行的形状阻力这一技术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船用节能螺旋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用节能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节能螺旋桨,由桨毂和桨叶构成,其特征是在每一片桨叶上有一个连接叶面和叶背的连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忠
申请(专利权)人:李如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