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属于船舶补充装置
技术介绍
滑行艇作为一种新兴高性能艇型,主要为以水面滑行原理为主的高速小艇,包括游艇、高速援救艇、巡逻艇、鱼雷艇、导弹快艇等实用艇。其主要特点有浅吃水、高航速等。一般认为,当傅氏数Fn>1或者之后,艇底受到水动力的作用,把艇体托出水面(这个过程叫起飞),此时艇由排水航行状态转变为高速滑行状态,而在这之前的阶段称为介于排水航行与高速滑行之间的过渡状态。目前的大多数滑行艇在排水航行遭遇涌流时,滑行艇的主机会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当滑行艇处于高速滑行状态阶段而遭遇涌流时,尤其容易出现主机温度过高以至于抱缸的现象出现;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滑行艇的正常航行,而对于滑行艇的这种问题,通常情况下,面对特殊海况都会禁止出海航行,这样就直接降低了滑行艇的实用性和适航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滑行艇遇到涌流过多时,主机温度过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吸口(3)、通水管(4)和单向止回阀(5);所述补水吸口(3)固定于螺旋桨的桨轴上;所述通水管(4)包括桨轴内通水管(41)、柔性通水管(42)和艇体内通水管(43);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嵌入螺旋桨的桨轴内部,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进水口与补水吸口(3)相连,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出水口与柔性通水管(4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柔性通水管(42)位于螺旋桨外部;所述柔性通水管(42)的出水口与艇体内通水管(4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艇体内通水管(43)设置于滑行艇内部;所述单向止回阀(5)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螺旋桨推进式高速滑行艇的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补水吸口(3)、通水管(4)和单向止回阀(5);所述补水吸口(3)固定于螺旋桨的桨轴上;所述通水管(4)包括桨轴内通水管(41)、柔性通水管(42)和艇体内通水管(43);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嵌入螺旋桨的桨轴内部,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进水口与补水吸口(3)相连,所述桨轴内通水管(41)的出水口与柔性通水管(4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柔性通水管(42)位于螺旋桨外部;所述柔性通水管(42)的出水口与艇体内通水管(4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艇体内通水管(43)设置于滑行艇内部;所述单向止回阀(5)设置于艇体内通水管(4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上设有粗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尾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吸口(3)位于桨轴上靠桨端的1/3处;所述补水吸口(3)的开口方向应朝向海水来流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尾部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磊,李平,杨静雷,蒋一,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哈工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