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支撑半钢一段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423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双支撑半钢一段成型机,包括床身、主轴、右扣圈盘、右胶囊反包机构、右调宽机构,以及尾机、尾机主轴、左扣圈盘、左胶囊反包机构、左调宽机构,所述右扣圈盘和右胶囊反包机构都安装在所述右扣圈盘支撑座,所述左扣圈盘和左胶囊反包机构都安装在左扣圈盘支撑座,所述主轴安装在右主轴支撑板上,所述尾机主轴安装在左主轴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支撑结构与现有的单支撑结构相比,在做大规格轮胎时,贴合鼓与扣圈盘的同轴度大幅提升,提升了轮胎的质量。扣圈采用双联气缸驱动,动作快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胎工业设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与半钢子午胎成型机的机构,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双支撑半钢一段成型机
技术介绍
半钢子午胎二次法成型机分为一段成型机和二段成型机两部分。一段成型机是用于生产由内衬层和帘布胎侧、胎圈组成的料筒。为了保证轮胎各项性能指标满足,必须要使组成料筒的各个原材料位置准确。现有的一段成型机在生产18寸以上的比较大一些的规格的轮胎时,由于贴合鼓的尺寸增大,重量增加,造成主轴下垂,造成贴合鼓与扣圈环同心度误差增大,导致料筒中胎圈不同心,影响轮胎质量。扣圈时,气缸都是全行程退回,反包时再全行程推出,占用较多工作时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支撑半钢一段成型机,避免了轮胎胎圈不同心,提尚了轮胎质量。一种双支撑半钢一段成型机,包括床身(1)、贴合鼓(4),以及主轴箱(2)、主轴(3)、右调宽机构(11)、右指形片机构(7)、右胶囊推进机构(9)、右扣圈盘(6)、右胶囊反包机构⑶,以及尾机(13)、尾机主轴(14)、左调宽机构(21)、左指形片机构(17)、左胶囊推进机构(19)、左扣圈盘(16)、左胶囊反包机构(18);所述右扣圈盘(6)、右指形片机构(7)和右胶囊反包机构(8)都安装在右扣圈盘支撑座(5)上,所述左扣圈盘(16)、左指形片机构(17)和左胶囊反包机构(18)都安装在左扣圈盘支撑座(15)上;所述主轴(3)和尾机主轴(14)上均设置有轴套,每个所述轴套与所述右调宽机构(11)、左调宽机构(21)对应连接;所述左扣圈盘支撑座(15)和所述右扣圈盘支撑座(5)的底部设置有床身导轨(23)且能够沿所述床身导轨滑动,其特征是:设置有右主轴支撑板(10)和左主轴支撑板(20),所述主轴(3)安装在右主轴支撑板(10)上,所述尾机主轴(14)安装在左主轴支撑板(20)上。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轴套上对应焊接所述右主轴支撑板(10)和左主轴支撑板(20),所述轴套与主轴(3)和尾机主轴(14)滑动配合使用,所述右胶囊反包机构(8)和左胶囊反包机构(18)均连接所述轴套,每个所述轴套与所述右调宽机构(11)、左调宽机构(21)对应连接。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右主轴支撑板(10)和左主轴支撑板(20)底部也设置在所述床身导轨(23)内且能够沿所述床身导轨(23)滑动。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右扣圈盘(6)连接右双联驱动气缸(12) —端,所述右双联驱动气缸(12)另一端连接所述右调宽机构(11),所述左扣圈盘(16)连接左双联驱动气缸(22) —端,所述左双联驱动气缸(22)另一端连接所述左调宽机构(21)。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右双联驱动气缸(12)和左双联驱动气缸(22)都包括两个单出杆的双作用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后端盖连接在一起。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右双联驱动气缸(12)的其中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扣圈盘(6),另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调宽机构(11),所述左双联驱动气缸(22)的其中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左扣圈盘(16),另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左调宽机构(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扣圈盘支撑座和主轴支撑板的双支撑结构与现有的单支撑结构相比,在做大规格(18寸以上)轮胎时,贝占合鼓与扣圈盘的同轴度大幅提升,提升了产品(轮胎)的质量。扣圈采用双联气缸驱动,动作快捷。扣圈后只退回一半的气缸行程,在推动充气的胶囊进行反包时,退回的气缸再度推出。不需要按现有技术,全行程退回,反包时再全行程推出。这样的有益之处一是更快捷,二是更节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身,2、主轴箱,3、主轴,4、贴合鼓,5、右扣圈盘支撑座,6、右扣圈盘,7、右指形片机构,8、右胶囊反包机构,9、右胶囊推进机构,10、右主轴支撑板,11、右调宽机构,12、右双联驱动气缸,13、尾机,14、尾机主轴,15、左扣圈盘支撑座,16、左扣圈盘,17、左指形片机构,18、左胶囊反包机构,19、左胶囊推进机构,20、左主轴支撑板,21、左调宽机构,22、左双联驱动气缸,23、床身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床身1、贴合鼓4,以及主轴箱2、主轴3、右调宽机构11、右指形片机构7、右胶囊推进机构9、右扣圈盘6、右胶囊反包机构8,以及尾机13、尾机主轴14、左调宽机构21、左指形片机构17、左胶囊推进机构19、左扣圈盘16、左胶囊反包机构18 ;所述右扣圈盘6、右指形片机构7和右胶囊反包机构8都安装在右扣圈盘支撑座5上,所述左扣圈盘16、左指形片机构17和左胶囊反包机构18都安装在左扣圈盘支撑座15上;所述主轴3和尾机主轴14上均设置有轴套(图中未示出),每个所述轴套与所述右调宽机构11、左调宽机构21对应连接;所述左扣圈盘支撑座15和所述右扣圈盘支撑座5的底部设置有床身导轨23且能够沿所述床身导轨滑动,设置有右主轴支撑板10和左主轴支撑板20,所述主轴3安装在右主轴支撑板10上,所述尾机主轴14安装在左主轴支撑板20上。每个所述轴套上对应焊接所述右主轴支撑板10和左主轴支撑板20,所述轴套与主轴3和尾机主轴14滑动配合使用,所述右胶囊反包机构8和左胶囊反包机构18均连接所述轴套,每个所述轴套与所述右调宽机构11、左调宽机构21对应连接。所述右扣圈盘6连接右双联驱动气缸12 —端,所述右双联驱动气缸12另一端连接所述右调宽机构11,所述左扣圈盘16连接左双联驱动气缸22—端,所述左双联驱动气缸22另一端连接所述左调宽机构21。所述右双联驱动气缸12和左双联驱动气缸22都包括两个单出杆的双作用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后端盖连接在一起。所述右双联驱动气缸12的其中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扣圈盘6,另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调宽机构11,所述左双联驱动气缸22的其中一个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左扣圈盘16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支撑半钢一段成型机,包括床身(1)、贴合鼓(4),以及主轴箱(2)、主轴(3)、右调宽机构(11)、右指形片机构(7)、右胶囊推进机构(9)、右扣圈盘(6)、右胶囊反包机构(8),以及尾机(13)、尾机主轴(14)、左调宽机构(21)、左指形片机构(17)、左胶囊推进机构(19)、左扣圈盘(16)、左胶囊反包机构(18);所述右扣圈盘(6)、右指形片机构(7)和右胶囊反包机构(8)都安装在右扣圈盘支撑座(5)上,所述左扣圈盘(16)、左指形片机构(17)和左胶囊反包机构(18)都安装在左扣圈盘支撑座(15)上;所述主轴(3)和尾机主轴(14)上均设置有轴套,每个所述轴套与所述右调宽机构(11)、左调宽机构(21)对应连接;所述左扣圈盘支撑座(15)和所述右扣圈盘支撑座(5)的底部设置有床身导轨(23)且能够沿所述床身导轨滑动,其特征是:设置有右主轴支撑板(10)和左主轴支撑板(20),所述主轴(3)安装在右主轴支撑板(10)上,所述尾机主轴(14)安装在左主轴支撑板(2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云平池启演张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