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II、III期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微小核糖核酸组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101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II、III期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微小核糖核酸组合及其应用。所述miRNA组合包括:miR-17-3p、miR-106a和miR-145中的任意二到三种。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miRNA的TaqMan探针组合。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血清较易获得,无需其它组织,属于无创性检查;血清miRNA反映的是机体整体的病理、生理情况,以其作为诊断标志物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所述试剂盒简化了TaqMan探针库,减少制作成本和生产时间,增加了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所述组合、方法、试剂盒不仅能够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检测,还能用于II、III期结直肠癌生存期和化疗效益的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用于II、III期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的微小 核糖核酸组合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在我国,结直肠癌作为第三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年上升。目前在结 直肠癌临床工作中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尚缺乏有效的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的非 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大便潜血试验及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早期诊断方法,多项大 样本临床研宄资料显示,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进行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大便潜血检查因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得到广泛应用,但低灵敏度和特异度使其临床价值有 限。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但操作难度大、花费高及并发症风险导 致病人依从性差,难以成为人群筛查的常规手段。第二,尚缺乏有效的预后判断及化疗疗效 评价指标。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基于临床病理指标(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远处转 移、组织分级等)的TNM分期作为疾病预后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但根据此分期判断患者 预后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亦不能预测肿瘤患者对化疗的反应。 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使新发结直肠癌病例中非转移性疾病的比例大大增加,一 项来自美国的统计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测II、III期结直肠癌的miRNA组合,其特征在于该miRNA组合包括下列miRNA:miR‐17、miR‐106a、miR‐145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宇巴一曾科李佳璐陈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