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顶总成及汽车。所述汽车车顶总成包括车顶、横梁和加强梁,车顶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车顶延伸部,横梁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梁延伸部和第二横梁延伸部,加强梁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梁延伸部和第二加强梁延伸部;车顶延伸部与第一横梁延伸部贴合连接;加强梁安装在车顶与横梁之间,第一加强梁延伸部贴合连接在横梁上朝向车顶的表面,第二加强梁延伸部插入第二横梁延伸部与车顶之间的缝隙中,第二加强梁延伸部与第二横梁延伸部贴合连接。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车车顶总成和车架能够减少零件耗材、降低制造成本、减轻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顶总成及包括该汽车车顶总成的汽车。
技术介绍
图1是一种传统的汽车车顶总成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断面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汽车车顶总成包括车顶10、横梁20和加强梁30。所述车顶10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车顶延伸部11,所述横梁20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梁延伸部21和第二横梁延伸部22,所述加强梁30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梁延伸部31和第二加强梁延伸部32。所述横梁2安装在所述车顶I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21与所述车顶延伸部11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22与所述车顶10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加强梁30位于所述横梁20与所述车顶10之间,并沿着所述横梁2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31插入所述车顶延伸部11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21之间并固定,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31位于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22与所述车顶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32与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22贴合连接。对于图1和图2中所示出的传统的汽车车顶总成,由于所述加强梁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侧贴合连接,并且所述加强梁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因此,所述加强梁的宽度需要达到与所述横梁相同的宽度才能够进行装配,这不仅使制造所述加强梁时的零件耗材较大,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汽车的整车重量,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设i+o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减少零件耗材、降低制造成本、减轻整车重量的汽车车顶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零件耗材、降低制造成本、减轻整车重量的汽车车顶总成,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述汽车车顶总成包括车顶、横梁和加强梁,所述车顶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车顶延伸部,所述横梁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梁延伸部和第二横梁延伸部,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均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梁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梁延伸部和第二加强梁延伸部,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均沿着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车顶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与所述车顶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加强梁安装在所述车顶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贴合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朝向所述车顶的表面,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与所述车顶之间的缝隙中,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贴合连接。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优选地,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平行。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优选地,所述车顶延伸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优选地,所述车顶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焊接连接。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与所述横梁是通过电阻点焊接的方式连接。如上所述的汽车车顶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焊接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包括车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汽车车顶总成,其中,所述横梁沿着汽车车身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所述车架上。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车顶总成及汽车,通过优化加强梁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减少用料的效果。具体他,将所述加强梁的第一加强梁延伸部直接连接在所述横梁的表面,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无须延伸至所述车顶与所述横梁之间,使得所述加强梁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横梁的宽度,能够有效地减少零件耗材、降低制造成本、减轻整车重量。【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是一种传统的汽车车顶总成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车顶总成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车顶总成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顶总成包括车顶10、横梁20和加强梁30。所述车顶10可以通过汽车上原有的顶板实现,所述车顶10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车顶延伸部11,所述车顶延伸部11用于将车顶10与其它部件进行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将所述车顶延伸部11焊接到汽车的其它部件上,从而实现所述车顶10与该部件之间的固定。所述横梁20可以通过汽车上固有的各种梁体实现,例如车顶前横梁、车顶后横梁等。所述横梁20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梁延伸部21和第二横梁延伸部22,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21和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22均沿着所述横梁20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横梁20上相对的两侧是指沿所述横梁2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21与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22分别位于所述横梁20的两侧,并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2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横梁20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加强梁30用于增加所述车顶10与所述横梁20的连接强度。所述加强梁30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梁延伸部31和第二加强梁延伸部32,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31和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32均沿着所述加强梁3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顶总成,包括车顶、横梁和加强梁,所述车顶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车顶延伸部,所述横梁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梁延伸部和第二横梁延伸部,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均沿着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梁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加强梁延伸部和第二加强梁延伸部,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均沿着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部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与所述车顶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加强梁安装在所述车顶与所述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梁延伸部贴合连接在所述横梁上朝向所述车顶的表面,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与所述车顶之间的缝隙中,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梁延伸部与所述第二横梁延伸部贴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栋,吴海霞,孙一鹏,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