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连动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988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连动刹车装置,包括左、右拉杆及前、后止动器,于左、右拉杆上分别连设左、右带动片,左带动片的一端连设一左连动索,另一端则连设一连接后止动器控制后车轮刹车的后引动索,且右带动片的一端与前述左连动索相连接,而右带动片另一端则连设一连接前止动器控制前车轮刹车的前引动索,且右带动片与右拉杆间另连设有一右连动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且使刹车更为省力。(*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的刹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的连动刹车装置。本设计人曾提出第87217022号技术专利申请“摩托车连动刹车装置”,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该摩托车连动刹车装置包含有置设于摩托车上的左、右拉杆11、12,二可被左、右拉杆11、12连动而可控制摩托车前车轮13与后车轮14刹车动作的前止动器15与后止动器16,以及设于左、右拉杆11、12与前、后止动器15、16间的连动机构2等构件;特别是,该连动机构2是包含有左、右连杆组21、22,该左连杆组21是具有第一连杆211,及一枢设于第一连杆211上的第一带动片212,且令第一带动片212一端连设有一连动件213,另一端是连设有后引动索214;再者,该右连杆组22具有第二连杆221,及枢设于第二连杆221上的第二带动片222,且令第二带动片222一端与前述连动件213连设,另一端则连设有一前引动索223,又,该左、右连杆组21、22的第一、二连杆211、221分别于第一带动片212之后引动索214与第二带动片222的前引动索223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止挡块215、224,藉由左拉杆11或右拉杆12的按压,以连动左连杆组21与右连杆组22牵引第一连杆211带动第一带动片212,与第二连杆221带动第二带动片222以枢接点为轴作摆动,而使第一带动片212牵引后引动索214与第二带动片222牵引前引动索223能同时使后止动器16与前止动器15作刹车动作,以有效达到提高行车安全性的功效。连动刹车装置虽能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但于按压左拉杆11或右拉杆12时,需同时连动左连杆组21与右连杆组22牵引第一连杆211带动第一带动片212,与第二连杆221带动第二带动片222以枢接点为轴作摆动而使第一带动片212牵引后引动索214与第二带动片222牵引前引动索223,藉以同步止动后止动器16与前止动器15,因此于操作上较为费力,故仍有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行车安全性,且使刹车省力的摩托车的连动刹车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连动刹车装置,其包含有置设于摩托车上的左、右拉杆,以及两分别受左、右拉杆连动以控制前、后车轮刹车动作的前、后止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左、右拉杆上分别连设有左、右带动片,其中,左带动片的一端连设有一左连动索,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后止动器控制后车轮刹车动作的后引动索,且该右带动片的一端与前述左连动索相连接,而右带动片的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前止动器控制前车轮刹车动作的前引动索,且右带动片该端与右拉杆间另连设有一右连动索。所述的摩托车的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左带动片上形成有一供左连动索的一端穿置滑移的第一导引槽,以及一供后引动索一端穿置滑移的第一定位槽,且该第一导引槽与第一定位槽同侧的内壁凸设有用以卡掣左连动索端缘的凸垣,该右带动片上则形成有分别供前引动索及左连动索的另一端穿置滑移的第二导引槽及第二定位槽,且该右带动片上另形成有供右连动索穿置滑移的导槽,第二导引槽与第二定位槽同侧的内壁凸设有卡掣左连动索端缘的第二挡垣,而导槽另一端的内壁亦凸设有卡掣前引动索端缘的第三挡垣。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主要特征在于摩托车左、右拉杆上分别连设有左、右带动片,其中,左带动片的一端是连设有一左连动索,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后止动器控制后车轮刹车动作之后引动索,且该右带动片的一端与前述左连动索相连接,而右带动片的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前止动器控制前车轮刹车动作之前引运索,且右带动片该端与右拉杆间另连设有一右连动索,藉左、右拉杆的分别按压,以连动左或右带动片止动后止动器或前止动器,有效控制前或后车轮刹车动作,于左、右拉杆同时按压时,更能有效避免连接于左、右连杆组间的左连动索同时受左、右拉杆的按压牵引而致断裂的现象,故能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且达到刹车省力的功效。为了能对本技术的目的、功效以及特征有更详尽明确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图1所示为习知摩托车连动刹车装置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左带动片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右带动片侧视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的V-V剖视图。图6所示为图4的VI-VI剖视图。图7所示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右拉杆下压状态示意图。首先,请同时参阅图2、3,本实施例摩托车连动刹车装置3,其包含有置设于摩托车上的左、右拉杆31、32,以及两分别受左、右拉杆31、32连动以控制摩托车的前、后车轮41、42刹车动作的前、后止动器33、34等构件;特别是该左、右拉杆31、32上是分别连设有左、右带动片35、36,其中,左带动片35的一端连设有一左连动索351,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后止动器34控制后车轮42刹车动作的后引动索352,且该右带动片36的一端与前述左连动索351相连接,而该右带动片36的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前止动器33控制前车轮41刹车动作的前引动索361,且右带动片36该端与右拉杆32间另连设有一右连动索362;再者,前述左连动索351、后引动索352两端的端缘均设有一卡珠357、358,而左带动片35上是形成有一可供左连动索351一端卡珠357穿置滑移的第一导引槽353,以及一可供后引动索352一端卡珠358穿置滑移的第一定位槽354,且该第一导引槽353与第一定位槽354同侧的内壁是凸设有用以卡掣左连动索351、后引动索352端缘的凸垣355、356。请同时参阅图4、5,并请配合参阅图2,如图所示,前述前引动索361、右连动索362两端的端缘亦均设有一卡珠363、364,而该右带动片36上形成有可分别供前述引动索361及左连动索351的另一端卡珠363、357穿置滑移的第二导引槽365及第二定位槽366。再请参阅图6,并请结合参照图4、5,如图所示,该右带动片36上另形成有可供右连动索362穿置滑移的导槽367,又,该导槽367一侧的内壁凸设有用以卡掣右连动索362一端卡珠364的第一挡垣360,而第二导引槽365与第二定位槽366同侧的内壁是凸设有用以卡掣前引动索361与右连动索351另一端缘卡珠363、357的第二、三挡垣369、368。仍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动刹车装置3于左、右拉杆31、32未被按压时,左连动索351与后引动索352穿置于左带动片35内之一端卡珠357、358如图3所示分别触抵凸垣355、356内壁面,而左连动索351穿置于右带动片36内的另一端卡珠357则如图5所示触抵第三挡垣368,又,一端连接于前止动器33之前引动索361另一端卡珠363则触抵第二挡垣369内壁面。当左拉杆31被按压时,连设于左拉杆31上的左带动片35将同时被连动,且如图3所示穿置于左带动片35内的左连动索351与后引动索352一端卡珠357、358将分别受凸垣355、356顶推,进而拉动左连动索351与后引动索352,造成后引动索352另一端牵引后止动器34,使得后车轮42刹车,且左连动索351将藉其另一端穿置于右带动片36内的卡珠357(如前述图4、5所示)受第三挡垣368挡制的关系,而同时牵动右带动片36一端,致使右带动片36旋摆,且使前引动索361一端的卡珠363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连动刹车装置,其包含有置设于摩托车上的左、右拉杆,以及两分别受左、右拉杆连动以控制前、后车轮刹车动作的前、后止动器;其特征在于:该左、右拉杆上分别连设有左、右带动片,其中,左带动片的一端连设有一左连动索,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 后止动器控制后车轮刹车动作的后引动索,且该右带动片的一端与前述左连动索相连接,而右带动片的另一端则连设有一连接前止动器控制前车轮刹车动作的前引动索,且右带动片该端与右拉杆间另连设有一右连动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光彩董锟男
申请(专利权)人:明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