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59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管调角结构,尤其是一种可方便调整滑板车把手旋转角度的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它包括一锁固机构及一组把手管,该组把手管的每一把手管均呈弯折形且包括数节管段,并在其中一节管段的壁面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彼此呈一间距的穿孔,并在该穿孔之相对处设有长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旋转方式来调整呈弯折状的把手管至适当角度以适应不同身材使用者并提供最佳且舒适的握持角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管调角结构,尤其是一种可方便调整滑板车把手旋转角度的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按一般滑板车的把手构造大体上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在中空管1两端分别各插入一把手管2、3,其中把手管2、3呈笔直中空管所结构,其端部突出有一突体用以当两把手管2、3插入中空管1两端时,使之突伸于中空管1两端的穿孔,以使该两把手管2、3固定于中空管1。众所周知,使用滑板车的人因身材的不同,有的人手较长,有的手较短,或是大人、小孩的手长短都有不同,必须调整把手管2、3离身体的远近,甚至想调整舒服的角度,该一般滑板车用的把手管2、3皆无法达成。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该滑板车把手管的缺陷,提供一种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以旋转方式来调整呈弯折状的把手管至适当角度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使用者,并提供最佳且舒适的握持角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系依附于滑板车的中空管上,包括一锁固机构,系扣紧于中空管上;及一组把手管,系装设于锁固机构之两端;其特征在于该组把手管的每一把手管均呈弯折形且包括数节管段,并在其中一节管段的壁面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彼此呈一间距的穿孔,并在该穿孔之相对处设有长狭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旋转方式来调整呈弯折状的把手管至适当角度以适应不同身材使用者并提供最佳且舒适的握持角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的滑板车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把手管调角结构调整角度的示意图。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系依附于滑板车的中空管1上,包括一锁固机构30,系扣紧于中空管1上;及一组把手管10、20,系装设于锁固机构30之两端;该组把手管10、20的每一把手管均呈弯折形且包括数节管段,并在其中一节管段的壁面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彼此呈一间距的穿孔15、16,并在该穿孔之相对处设有长狭孔151、161,藉此可旋转调整该节管段而配合其穿孔15、16及长狭孔151、161与该锁固机构30达到调整把手管的角度。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其包括一组把手管10、20及一锁固机构30。其中,该把手管10,20系分别籍一长螺栓40而锁定于锁固机构30两端,其中,该锁固机构30为一现有技术,并非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故不针对该锁固机构30作详细说明。图中该两把手管10、20的构造大体上相同,故仅举其中一把手管10作说明该把手管10由弯折状的中空管所构成,该中空管10的形状有很多种,本实施例是以呈 形状作说明,由第一管段11、第二管段12及第三管段13所构成,其中第二管段12介于第一管段11及第三管段13之间,而且第一管段11及第三管段13呈水平状,第二管段12呈斜向状。另外第三管段13的长度大于第一管段11,因为第三管段13是提供手握持。第一管段11在其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穿孔,本实施例以两个穿孔15,16为例,在穿孔15的相对处设有长狭孔151;而穿孔16之相对处则设另有长狭孔161。该锁固机构30借助于该弧形块体301附着于中空管1上,并藉由数个扣体302及螺杆303扣紧在中空管1上,所以可见本技术并未改变现有中空管1的结构。在组合上,将把手管10之第一管段11插入于锁固机构30的一端之孔口31,该孔口31的周壁之相对两位置各设有一螺孔32及通孔33。因而使第一管段11之长狭孔151对准于通孔33而使穿孔15对准于螺孔32,再籍该长螺栓40穿过长狭孔151及通孔33及穿孔15,最后螺固于螺孔32;再配合该锁固机构30的螺杆34锁固而驱使上隔片35压抵第一管段11上方。因此第一管段11便固定于锁固机构30上;同理,把手管20也以此种方式固定于锁固机构30的另一端。如果要调整不同角度的把手管10、20时,先将锁固机构30的螺杆34松解,使上隔片35不致压抵第一管段11上方,紧接着将长螺栓40松解取出,再旋转该把手管10一个角度,并使第一管段11的长狭孔161对准于通孔33而使穿孔16对准于螺孔32,再藉该长螺栓40穿过长狭孔161及通孔33及穿孔16,最后螺旋紧固于螺孔32,同样地配合该锁固机地30的螺杆34锁固而驱使上隔片35压抵第一管段11上方。因此第一管段11便调整至另一角度固定于锁固机构30上。由此可知,只要穿孔及长狭孔的数目增加便能调整把手管较多的角度,当然最主要是因为本技术将把手管设计呈弯折状,因此随着第一管段11的旋转而使第三管段13远离或接近于使用者身体。而本技术并末变更现有滑板车中空管的结构,因此现有滑板车皆可适用。本技术图号说明如下把手管——10、20锁周机构——30长螺栓——40第一管段——11 第二管段——12第三管段——13穿孔——15、16 长狭孔——151 长狭孔——161弧形块体——301 扣体——302 螺杆——303中空管——1 孔口——31通孔——33螺孔——32 螺杆——34上隔片——3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系依附于滑板车的中空管上,包括一锁固机构,系扣紧于中空管上;及一组把手管,系装设于锁固机构之两端;其特征在于该组把手管的每一把手管均呈弯折形且包括数节管段,并在其中一节管段的壁面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彼此呈一间距的穿孔,并在该穿孔之相对处设有长狭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把手管共分三节管段,即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而第二管段介于第一管段及第三管段之间,而且第一管段及第三管段呈水平状,第二管段呈斜向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管呈 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手管调角结构,尤其是一种可方便调整滑板车把手旋转角度的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它包括一锁固机构及一组把手管,该组把手管的每一把手管均呈弯折形且包括数节管段,并在其中一节管段的壁面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彼此呈一间距的穿孔,并在该穿孔之相对处设有长狭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旋转方式来调整呈弯折状的把手管至适当角度以适应不同身材使用者并提供最佳且舒适的握持角度。文档编号B62K21/16GK2441726SQ00247660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把手管调角结构、系依附于滑板车的中空管上,包括:一锁固机构,系扣紧于中空管上;及一组把手管,系装设于锁固机构之两端;其特征在于:该组把手管的每一把手管均呈弯折形且包括数节管段,并在其中一节管段的壁面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彼此呈一间距的穿孔,并在该穿孔之相对处设有长狭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