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引擎及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452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引擎及吊架,其中,引擎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固定托架,而吊架一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上,另一端固定于二固定托架上;吊架对应引擎中的一固定托架外的侧面延伸有一外固定耳,对应引擎的另一固定托架的内侧面延伸有一内固定耳;固定耳伸置于固定托架间,于外、内固定耳之间形成有一空间,外、内固定耳前端分别联接有一接合管,于二固定托架上对应接合管处分别形成有一接合孔,可供二固接元件分别穿设该接合管与接合孔,将引擎与吊架予以结合。(*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引擎及吊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组装、拆卸及维修方便的摩托车引擎及吊架。目前各车厂所设计的摩托车,其引擎吊挂方式如图1中所示,而于引擎10前端利用一吊架12与车架14联结,引擎10末端则直接联结于避震器16上,使引擎10可随着摩托车1行驶时而产生摇摆;其中,引擎10与吊架12的结合构造如图2中所示,以利用吊架12前端所延伸的接合管120横置于引擎10两侧的固定托轲100间,然后再以固接元件11同时将吊架12的接合管120与引擎10两侧的固定托架100穿设固接,以使引擎10能与吊架12稳固结合。上述习知摩托车引擎10与吊架12,在实际组装,拆卸及使用上存在下列缺点(1)组装、折卸及维修不易由于引擎10两侧的固定托架100间的距离设计成恰可供吊架12前端的接合管120与二固定托架100内侧面之间的间隙并不能过大,否则会有容易晃动不稳固的现象,因此,便造成吊架12前端的接合管120欲横置进入于引擎10的二固定托架100间时,必须要费时费力对正才能使接合管120进入,且接合管120进入二固定托架100之间后,尚必须费力地使其两端管口分别对准二固定托架100上所预留的接合孔102,才能供固接元件11同时穿过二固定托架100与接合管120,所以,整体组装过程相当不易,相对地,拆卸作业亦必然具有相应的难度。再者,另有一种摩托车,由于其引擎10的排气口(图中未显示)是位于引擎10的正下方,因此,其吊架12上势必须如图2中虚线所示开设有穿孔122,以供引擎10的排气管18从穿孔122穿过,但当有维修需要,而必须将引擎10与车架14拆解分离时,除了要拆解固定元件11,以将吊架12与引擎10的二固定托架100分离外,尚必须要将穿置于吊架12上的排气管18拆卸下来,才能使引擎10与车架14完全分离,故习知摩托车引擎10与吊架12的结合又不便于维修。(2)较占空间由于习知摩托车引擎10及吊架12的结合构造是利用固接元件11将吊架12前端的接合管120固接于引擎10的二固定托架100间,因此,引擎10的二固定托架100间便无任何余裕空间可供利用,使得引擎10的排气管18便无法从引擎10的二固定托架100间延伸出去,而必须如图1中所示从侧边才能延伸,所以,习知摩托车引擎10及吊架12的结合又具有占空间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及吊架,使其便于组装、拆卸及维修,并能产生余裕空间供充份利用。依据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吊架对应引擎中的一固定托架的外侧面处延伸有一外固定耳,对应引擎的另一固定托架的内侧面处则延伸有一内固定耳,其中,内固定耳伸置于二固定托架之间,且于该外、内固定耳之间另形成有一可供引擎的排气管穿设的空间,因此,利用内、外耳前端所分别联结的接合管,以及于二固定托架上对应接合管处所分别联结的接合孔,使得吊架可以固接元件同时穿合接合管与接合孔,而将吊架的内、外耳分别固接于引擎的二固定托架的内、外侧面,以使整体在组装、拆卸及维修作业上即较为简便,并使得二固定托架之间的空间能因而产生余裕供充份利用。本技术的摩托车引擎及吊架,其中,该引擎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固定托架,而该吊架一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上,另一端则固定于引擎的固定托架上;特别是,该吊架对应引擎中的一固定托架的外侧面延伸有一外固定耳,对应引擎的另一固定托架的内侧面则延伸有一内固定耳;其中,内固定耳伸置于二固定托架之间,且于该外、内固定耳之间另形成有一空间,该外、内固定耳前端分别联结有一接合管,而可供二固接元件分别穿设该接合管与接合孔,以将引擎与吊架予以结合,而前述的空间则可供引擎的排气管穿设;藉由吊架以其内、外固定耳配合接合管分别固接于引擎的二固定托架的内、外侧面,使得整体在组装、拆卸及维修较为简便并使得二固定托架之间的空间能因而产生余裕供充份利用。配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摩托车引擎及吊架的配置示意图。图2是习知摩托车引擎及吊架的部分组合间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4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所显示的摩托车2的引擎20,其吊挂方式是于前端利用一吊架22配合联结元件23与车架24联结,引擎20末端则直接联结于避震器26上,使引擎20可随着摩托车2行驶时而产生摇摆;其中,引擎20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固定托架200、202,而吊架22一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24上,另一端则固定于引擎20的固定托轲200、202上;特别是,吊架22对应引擎20中一固定托架200的外侧面延伸有一外固定耳220,对应引擎20之另一固定托架202的内侧面则延伸有一内固定耳222,该内固定耳222伸置于二固定托架200、202之间,且于该外、内固定耳220、222之间另形成有一空间4,外、内固定耳220、222前端分别联结有一接合管224,并于二固定托架200、202上对应接合管224处分别形成有一接合孔204,而可供二固接元件3(本实施例是采用螺栓与螺帽)分别穿设接合管224与接合孔204,将引擎20与吊架22予以结合。请参阅图3、图4,本实施例的组装作业,仅需将吊架22的内固定耳222与外固定耳220分别从其对应的固定托架202、200的内侧面与外侧面插置,并使内、外固定222、220前端的接合管224的管口可分别对准二固定托架202、200上的接合孔204,然后再利用固接元件3的螺栓30同时穿过接合管224与接合孔204,再以固接元件3的螺帽32螺固抵紧于螺栓30的另一端,即可将引擎20与吊架22予以结合,同时,引擎20的排气管28即能如图3中所示而从前述之外、内固定耳220、222间的空间4穿设延伸出;藉由吊架22以其内、外固定耳222、220前端所分别联结的接合管224,可分别从引擎20的二固定托架202的内、外侧面插置对接,使得吊架22与引擎20结合时,便具有较宽阔的空问进行组装作业,而使组装作业能较为迅捷,同时,将车架24与引擎20拆卸分离作业亦相对地能较为迅捷,而仅需折卸固接元件3,或是直接拆卸吊架22与车架24间的联结元件23即可,并毋需再另外拆卸排气管28,使得在维修作业上亦能较为方便迅捷,再者,亦因为吊架22系以其内、外固定耳222、220前端所分别联结的接合管224,可分别从引擎20的二固定托架200的内、外侧面插置对接,使得引擎20的二固定托架200间即可在内、外固定耳222、220之间形成一较大的空间4供利用,如本实施例即利用该空间4供引擎20的排气管28穿设延伸出,而可提高进本实施例的实用性。经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便于组装、拆卸及维修作业本创作藉由吊架的内、外固定耳前端所分别联结的接合管,可分别从引擎的二固定托架的内、外侧面插置对接,即完成吊架与引擎之结合组装作业,使得吊架与引擎结合时,便具有较宽阔的空间进行组装作业,相对地使拆卸作业亦能在较宽阔的空间下进行,而毋须如习知组装作业尚必须将吊架前端的接合管费力地与引擎的二固定托架间的距离对正,以及将接合管两端的管口与二固定托架上所预留的接合孔对正,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引擎及吊架,引警两侧分别延伸有一固定托架,而吊架一端固定于摩托车车架上,另一端则固定于引擎的固定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对应引擎中的一固定托架的外侧面延伸有一外固定耳,对应引擎的另一固定托架的内侧面则延伸有一内固定耳,其中,内固定耳伸置于二固定托架之间,且于外、内固定耳之间另形成有一空间,外、内固定耳前端分别联结有一接合管,并于二固定托架上对应接合管处分别形成有一接合孔,以供二固接元件分别穿设所述接合管与接合孔,以将引擎与吊架予以结合,所述空间供引擎的排气管穿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