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18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包括浇口杯以及位于浇口杯下方的直浇道,所述浇口杯垂直连接在直浇道的顶面上,所述直浇道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直浇道的侧面至上而下连接有多个内浇道,位于最顶端的内浇道上设有第一加强拉筋,所述第一加强拉筋的一端与内浇道连接,另一端与浇口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第一加强拉筋,能够有效减少铸件蜡模即内浇道在挂砂结壳脱落,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通过将直浇道的截面设置为长方形,可有效减少直浇道对于蜡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通过在轴心棒的棒体上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凹陷,可有效避免直浇道从轴心棒上脱落,保障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件工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
技术介绍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熔模铸造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案。由于模样广泛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常将熔模铸造称为“失蜡铸造”。目前换挡臂铸件主要采用溶模铸造法进行铸造。溶模铸造主要包括三个过程:一为制造铸件蜡模;二为挂砂结壳;三为浇筑成型。在挂砂结壳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浇口棒,现有的浇口棒包括浇口杯、直浇道和内浇道,内浇道主体为铸件蜡模,内浇道与直浇道的侧面连接。在挂砂结壳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铸件蜡模即内浇道常常会发生脱落,位于上方的铸件蜡模脱落后将会砸到下方的铸件蜡模,使下方的铸件蜡模也从直浇道上脱落。由于此种现象的频繁发生,因此铸件的成品率一直不高。此外,现有的浇口棒直浇道多为正方形,当内浇道即铸件蜡模外形较大时,以换挡臂为例,直浇道需要使用到较多的原料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以减少铸件蜡模在挂砂结壳中脱落影响铸件的正常浇筑,进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包括浇口杯以及位于浇口杯下方的直浇道,所述浇口杯垂直连接在直浇道的顶面上,所述直浇道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直浇道的侧面至上而下连接有多个内浇道,位于最顶端的内浇道上设有第一加强拉筋,所述第一加强拉筋的一端与内浇道连接,另一端与浇口杯连接。通过增设第一加强拉筋,能够有效减少铸件蜡模即内浇道在挂砂结壳脱落,避免影响铸件的正常浇筑,进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此外,现有的浇口棒直浇道多为正方形,当内浇道即铸件蜡模外形较大时,以换挡臂为例,直浇道需要使用到较多的原料蜡。通过将直浇道的截面设置为长方形,长方形较长边所在的侧面与内浇道连接,可有效减少直浇道对于蜡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直浇道的各侧面上均匀对称设置有多个内浇道。通过在直浇道的各侧面均匀对称设置内浇道,可避免浇口棒的重心偏移,保障浇口棒不发生倾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第二加强拉筋,所述第二加强拉筋的一端与直浇道连接,另一端与内浇道连接。通过增设第二加强拉筋,可有效提升各内浇道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减少铸件蜡模在挂砂结壳脱落影响铸件的正常浇筑,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轴心棒,所述轴心棒穿过直浇道的中心,所述轴心棒的棒体上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凹陷。现有的轴心棒多为均匀的圆柱体,通过在轴心棒的棒体上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凹陷,可有效的避免直浇道从轴心棒上脱落,保障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轴心棒上部侧面对称设有把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轴心棒为空心钢管,所述空心钢管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物。轴心棒采用空心钢管制成,不仅取材方便,而且节省钢材。轴心棒通过填充填充物,优选水泥填充,可避免原料蜡进入空心钢管,从而避免原料蜡的浪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增设第一加强拉筋,能够有效减少铸件蜡模即内浇道在挂砂结壳脱落,避免影响铸件的正常浇筑,进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2)本技术通过将直浇道的截面设置为长方形,长方形较长边所在的侧面与内浇道连接,可有效减少直浇道对于蜡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3)本技术通过在直浇道的各侧面均匀对称设置内浇道,可避免浇口棒的重心偏移,保障浇口棒不发生倾斜;(4)本技术通过在轴心棒的棒体上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凹陷,可有效的避免直浇道从轴心棒上脱落,保障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5)本技术轴心棒采用空心钢管制成,不仅取材方便,而且节省钢材,轴心棒通过填充填充物,优选水泥填充,可避免原料蜡进入空心钢管,从而避免原料蜡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心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把手,2—轴心棒,3—浇口杯,4一第一加强拉筋,5—直浇道,6—第二加强拉筋,7一内饶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包括浇口杯3以及位于浇口杯3下方的直浇道5,所述浇口杯3垂直连接在直浇道5的顶面上,所述直浇道5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直浇道5的侧面至上而下连接有多个内浇道7,位于最顶端的内浇道7上设有第一加强拉筋4,所述第一加强拉筋4的一端与内浇道7连接,另一端与浇口杯3连接。通过增设第一加强拉筋4,能够有效减少铸件蜡模即内浇道7在挂砂结壳脱落,避免影响铸件的正常浇筑,进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此外,现有的浇口棒直浇道5多为正方形,当内浇道7即铸件蜡模外形较大时,以换挡臂为例,直浇道5需要使用到较多的原料蜡。通过将直浇道5的截面设置为长方形,长方形较长边所在的侧面与内浇道7连接,可有效减少直浇道5对于蜡原料的消耗,降低成本。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直浇道5的各侧面上均匀对称设置有多个内浇道7。通过在直浇道5的各侧面均匀对称设置内浇道7,可避免浇口棒的重心偏移,保障浇口棒不发生倾斜。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第二加强拉筋6,所述第二加强拉筋6的一端与直浇道5连接,另一端与内浇道7连接。通过增设第二加强拉筋6,可有效提升各内浇道7的抗冲击能力,进一步减少铸件蜡模在挂砂结壳脱落影响铸件的正常浇筑,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参见图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还包括轴心棒2,所述轴心棒2穿过直浇道5的中心,所述轴心棒2的棒体上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凹陷。现有的轴心棒2多为均匀的圆柱体,通过在轴心棒2的棒体上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凹陷,可有效的避免直浇道5从轴心棒2上脱落,保障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升溶模铸造的铸件成品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轴心棒2上部侧面对称设有把手I。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轴心棒2为空心钢管,所述空心钢管的内部填充有填充物。轴心棒2采用空心钢管制成,不仅取材方便,而且节省钢材。轴心棒2通过填充填充物,优选水泥填充,可避免原料蜡进入空心钢管,从而避免原料蜡的浪费。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3)以及位于浇口杯(3)下方的直浇道(5),所述浇口杯(3)垂直连接在直浇道(5)的顶面上,所述直浇道(5)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直浇道(5)的侧面至上而下连接有多个内浇道(7),位于最顶端的内浇道(7)上设有第一加强拉筋(4),所述第一加强拉筋(4)的一端与内浇道(7)连接,另一端与浇口杯(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5)的各侧面上均匀对称设置有多个内浇道(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换挡臂铸件生产的四方浇口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3)以及位于浇口杯(3)下方的直浇道(5),所述浇口杯(3)垂直连接在直浇道(5)的顶面上,所述直浇道(5)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直浇道(5)的侧面至上而下连接有多个内浇道(7),位于最顶端的内浇道(7)上设有第一加强拉筋(4),所述第一加强拉筋(4)的一端与内浇道(7)连接,另一端与浇口杯(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康祁
申请(专利权)人:屏山县天成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