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车座弹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43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在放倒车座14时、因碰到贮物箱12的突出部35而产生弹性变形的舌片37设置在车座14下部的底板36上,在打开锁机构34时,靠舌片37的排斥力使车座14弹起。由于为了使车座弹起,使用象舌片这样薄的零件,因此能压低车座的高度,能提高迈步的舒适性。另外,能增加车座的厚度,提高缓冲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低车座高度、适合于提高车座的缓冲性能的摩托车的车座弹起结构。作为一种摩托车的车座弹起结构,例如,有众所周知的日本专利公报实开昭58-41680号所记载的“车座提升器”,作为以铰链开闭摩托车等的车座的结构,这种结构设有将车座锁于闭合状态下的锁机构,在打开锁机构时,车座上升一点点,能防止再次变成闭锁状态。上述技术文献所记载的三轮摩托车,如该公报的图4所示,在横置构件19上安装有将车座9保持在闭锁状态的锁机构20和缓冲橡胶块29;所述缓冲橡胶块29在车座9处于闭锁状态时支承车座9,并同时给车座9施加向上的弹性力。一般认为,在上述技术中,缓冲橡胶块29为了弹性支承车座9,必须有规定的厚度,在将这一厚的缓冲橡胶块29夹在横置构件19和车座9之间时,车座9的位置变高了,骑乘者的脚不易触到地面,另外,在压低车座9的高度的情况下,必须减小车座9的厚度,损坏了车座9的缓冲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车座位置变高又能防止损坏车座的缓冲性能的摩托车的车座弹起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摩托车,将能自如地立起和放倒的车座安装在摩托车的车体上,使其用锁机构将该车座锁在车体上,其特征是将在放倒上述车座时、因碰到车体而产生弹性变形的舌片设置在车座下部的底板上,当在打开上述锁机构时,使车座靠舌片的反作用力将车座弹起。将安装在摩托车车体上、能自如地立起和倒下的车座放倒,用锁机构将其锁在车体上,同时使设置在车座下部底板上的舌片因碰到车体而产生弹性变形,在打开锁机构时,靠舌片的反作用力,使车座弹起。其结果是,由于为了使车座弹起,使用象舌片一样薄的零件,所以能压低车座的高度,能提高骑乘者脚触地时的舒适性。另外,能增加车座厚度,提高缓冲性能。权利要求2,其特征是将舌片与底板形成一体。将舌片与底板形成一体,能简化弹起结构。其结果是,能很容易地形成舌片,能减少零件数量,能降低舌片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车座弹起结构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后部的剖视图。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弹起结构的剖视图。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车座弹起结构的舌片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弹起结构的作用的作用图。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车座弹起结构的舌片的变形例子的立体图。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弹起结构的锁机构的变形例子的剖视图。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且,假设图是向符号的方向看的。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车座弹起结构的摩托车的侧视图,摩托车10具备车架11;安装在该车架11的后上部的贮物箱12;用铰链13安装在该贮物箱12的前部、开闭自如的车座14。此处,21是车把,22是用车把操纵方向的前轮,23是托板脚,24是动力单元,25是靠动力单元24驱动的后轮。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后部的剖视图,所示状态是将横置构件31左右架在车架11的后部,在该横置构件31的上部安装撑架32,在该撑架32上安装结合件33,用设置在车座14上的锁机构34与车架11一侧的结合件33相连接,将贮物箱12的后部固定在撑架32上,在该贮物箱12上设置突出于上部的突出部35、35(内侧的符号未图示),在车座14的下部设置底板36,使舌片37、37(内侧的符号37未图示)与该底板36形成一体,贴在贮物箱12的突出部35、35上,使该舌片37弹性变形。底板36是树脂制的,与该底板36形成一体的舌片37、37就是利用了树脂的弹性。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弹起结构的剖视图,是从摩托车的后面看的图。舌片37、37抵接在设置于贮物箱12中央左右两侧的突出部35、35上,由此分别产生弹性变形。锁机构34由以下部分构成安装在底板36的侧部的锁芯41;安装在该锁芯41的底部、能自如摇动的锁芯侧臂42;将一端安装在该锁芯侧臂42上的杆43;安装在该杆43的另一端的轴侧臂44;安装在该轴侧臂44上的旋转轴45;安装在该旋转轴45上的钩子46。而且,47、48是将旋转轴45相对底板36进行轴向定位的挡圈。图表示钩子46挂在结合件33上的状态,即闭锁状态,表示已将车座14固定在车架11(参照图2)上。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车座弹起结构的舌片的斜视图,表示将矩形的舌片37、37与底板36形成一体的结构。通过使舌片37、37从该图所示的状态下向上下弯曲,而产生弹性力。作为一种制造方法,是用注塑成形将舌片37、37与底板36形成一体的。以下对以上所描述的车座弹起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图5(a)~(c)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弹起结构的作用的作用图。(a)所示状态是放倒车座14,将锁机构34的钩子46挂在结合件33上,将车座14锁在车架上。由于放倒了车座14,舌片37、37碰到突出部35、35,产生弹性变形。在这种状态下,设置在底板36上的舌片37、37产生以弹性力的形式往下压突出部35、35的力F。在(b)中,将钥匙(未图示)插入锁芯41,由于如箭头所示那样,绕逆时针方向旋转钥匙,使锁芯侧臂42摆动,拉动杆43,使轴侧臂44摆动,通过旋转轴45使钩子46绕逆时针方向摆动,解除钩子46和结合件33的结合。随之,由于在(a)中说明的舌片37、37的力F的反力,车座14仅上升一点点距离d,即,车座14弹起。此时,钩子46的前端46a贴在结合件33的水平部33a的侧面,即使使钥匙返回到原来的位置,钩子46也不能再次挂在结合件33上,不会变成闭锁状态。(c)表示开始使车座立起来的状态。如以上用图2和图5说明的那样,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通过贮物箱12将能自如地立起和放倒的车座14安装在摩托车的车架11上,使其用锁机构34将该车座14锁在通过撑架32安装在车架11上的结合件33上,其特征是将在放倒车座14时、因碰到贮物箱12的突出部35而产生弹性变形的舌片37,设置在车座14下部的底板36上,在打开锁机构34时,靠舌片37的反作用力使车座14弹起。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为了将车座14弹起,使用象舌片37一样薄的零件,所以,能降低车座的高度,能提高骑乘者脚触地的舒适性。另外,能增加车座厚度,提高缓冲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将舌片37与底板36形成一体。其结果是,能很容易地制成舌片37,能减少零件数量,能降低舌片37的制造成本。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车座弹起结构的舌片的变化例的立体图,表示用小螺钉53…(…表示有若干个。以下同样)将矩形的舌片52、52安装在设置于车座下部的底板51上的状态。另外,54、54是开口部,是为了防止在舌片52、52向上方弯曲时与底板51干涉而开设的。舌片52、52最好是用与底板51相同的树脂制成,另外,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例如,舌片52、52也可以是用弹簧钢等金属制成的。这样一来,由于将舌片52、52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51上,例如在舌片52、52产生疲劳、弹性力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更换新品。另外,由于舌片52、52支承作用在车座上的载荷(乘员的体重、货物的重量等),所以,能根据摩托车的种类和规格、乘员数量(1名或2名)适当地更换弹性系数不同的舌片,能很容易地设定成乘员所希望的规格。例如,除了用车座14本身和后减振器设定软的乘车舒服感或硬的乘车舒服感之外,还能用这种薄型的、能设置在很小的空间中的舌片52、52进行设定。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弹起结构的锁机构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车座弹起结构,将能自如地立起和放倒的车座安装在摩托车的车体上,使其用锁机构将该车座锁在车体上,其特征是:将在放倒上述车座时、因碰到车体而产生弹性变形的舌片设置在车座下部的底板上,在打开上述锁机构时,靠舌片的反作用力使车座弹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村裕幸伊藤博幸野田喜章矢野谦吾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