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侧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439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车身侧部结构中,前部增强件布置在车身侧部外板和车身侧部内板之间,后部顶板侧增强件沿后车门开口的上边缘布置成使得前部增强件连接到后柱增强件上,且提高了后车门开口周边和前车门开口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增强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的前车门开口周边和后车门开口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车身侧部构成为使得车身侧部内板接合到作为外部板的车辆车身侧部外板的内侧上,这些车身侧部外板和车身侧部内板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并保证车辆的刚性。不过,在如四门车辆一样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例如客车)中,前车门的开口和后车门的开口形成于车身侧部内,因此具有这样的缺点,即,开口区域较大,车身侧部的车辆车身刚性降低。通常,后柱需要足够支承来自后车轮的输入,因此后柱部分设有在车身侧部外板和车身侧部内板之间沿后车门开口的后边缘上部的后柱增强件,作为增强材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后车门开口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不过,只通过这样的后柱增强件并不能增强整个车身侧部的车辆车身刚性,特别地,前柱或中柱比后柱更窄,因此前车门开口的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趋于较低。因此,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9-104358中所公开的,已经研制出这样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在前车门开口的周边,一增强件插入车身侧部外板和车身侧部内板之间。不过,即使当提供了后柱增强件,且前车门开口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如在文献中公开的车身侧部结构所示得以增强时,后车门开口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仍然不充分。特别地,后车门开口的上边缘连接到顶板上,但是顶板是平板,因此初始刚性较低,且当后车门开口的上边缘部分的车辆车身刚性较低时,将有这样的问题,即,例如当撞车时,后车门开口的上边缘部分趋于与顶板一起弯曲和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使得后车门的打开和关闭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这些问题,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用于增强后车门开口周边以及前车门开口周边的车辆车身刚性。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的车身侧部结构,它包括车身侧部外板,该车身侧部外板形成车辆的外部构件,并独立限定了前车门开口和后车门开口,且中柱部分夹在这两开口之间;车身侧部内板,该车身侧部内板沿着该车身侧部外板布置在车身侧部外板的车辆内侧,并与车身侧部外板一起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以及车身侧部增强件,该车身侧部增强件沿前车门开口的周边边缘和后车门开口的周边边缘成字符“8”的形状布置在车身侧部外板和车身侧部内板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身侧部的分解结构图;图2是从图1的箭头A的方向看时的视图,是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只有车身侧部增强件设在车身侧部外部的状态的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B-B剖取的、后车门开口的上边缘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线C-C剖取的、后车门开口的后边缘下部剖视图;图5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车身侧部的分解结构图;以及图6是从图5的箭头A′的方向看时的视图,是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只有车身侧部增强件设在车身侧部外部的状态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实施例。首先,将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图中示出了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都未示出)的轿车类型客车的一对右、左车身侧部1、1的右侧部分的分解结构图,下面将基于该视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身侧部结构。顺便说明,左侧部分的车辆车身结构(未示出)和右侧部分的车辆车身结构相对于车辆的中心对称。车身侧部1设置成这样,即,车身侧部内部件20接合到作为外部构件的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车辆内侧上,并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而且此外,车身侧部增强件30插入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之间,该车身侧部增强件30的板厚度稍微大于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的厚度。还有,车身侧部外板10独立形成前车门开口和后车门开口,同时中柱部分夹在这两开口之间。特别地,车身侧部外部件10设置成具有前车门开口40和后车门开口42,且前柱外部部分12、中柱外部部分14、顶板侧外部部分15、后挡板部分16和门槛外部部分18通过压制而成一体模制。顺便说明,这些前柱外部部分12、中柱外部部分14、顶板侧外部部分15、后挡板部分16和门槛外部部分18也可以是分开的部分,且车身侧部外部件10可以通过将这些部分接合而形成。在车身侧部内部件20中,前柱内部部分22、中柱内部部分24、顶板侧内部部分25根据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形状而成一体模制,而且,后柱上侧内部件26、后柱下侧内部件27和门槛内部件28通过如箭头所示沿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形状接合而形成。即,根据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形状,车身侧部内部件20形成为沿前车门开口40的周边边缘和后车门开口42的周边边缘具有字符“8”的形状。还有,通过如箭头所示沿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形状或者沿车身侧部内部件20的形状将沿前车门开口40的周边边缘模制的前部增强件32、后部顶板侧增强件34、后柱上部增强件(后柱增强件)36、后柱下部增强件37和门槛增强件38接合在一起而形成车身侧部增强件30。前部增强件32沿前车门开口的周边边缘布置在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之间,并与至少车身侧部内部件20一起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还有,后柱上部增强件(后柱增强件)36沿后车门开口的后边缘上部布置在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之间,并与至少车身侧部内部件20一起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此外,后部顶板侧增强件沿后车门开口的上边缘布置在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之间,以使得前部增强件32连接到后柱上部增强件(后柱增强件)36上,并与至少车身侧部内部件20一起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还有,门槛增强件38连接到前部增强件32上,并布置成对着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侧门槛部分的状态。后柱下部增强件37沿后车轮壳体形成,并使后柱上部增强件(后柱增强件)36连接到门槛增强件38上。顺便说明,后部顶板侧增强件34、后柱上部增强件(后柱增强件)36、后柱下部增强件37和门槛增强件38形成后部增强件39。换句话说,参考图2,图2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看时的视图,即,当在没有布置车身侧部内部件20的情况下只将车身侧部增强件30布置在车身侧部外部件10上时的状态的视图,根据车身侧部外部件10的形状或车身侧部内部件20的形状,车身侧部增强件30也形成为沿前车门开口40的周边边缘和后车门开口42的周边边缘而限定具有字符“8”的形状。然后,车身侧部外部件10、车身侧部内部件20和车身侧部增强件30在各自的周边凸缘处接合起来,或者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在各自的周边凸缘处接合起来,且车身侧部内部件20和车身侧部增强件30也相互接合。因此,由车身侧部外部件10、车身侧部内部件20和车身侧部增强件30形成了分成两部分的封闭剖面结构,或者由车身侧部外部件10和车身侧部内部件20形成了封闭的剖面结构,且在该封闭的剖面结构内部,还由车身侧部内部件20和车身侧部增强件30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即,由前柱外部部分12和前柱内部部分22、中柱外部部分14和中柱内部部分24、顶板侧外部部分15和顶板侧内部部分25、后挡板部分16的前部和后柱上侧内部件26和后柱下侧内部件27、以及门槛外部部分18和门槛内部件28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而且,各封闭的剖面结构通过前部增强件32、后部顶板侧增强件34、后柱上部增强件36、后柱下部增强件37和门槛增强件38得以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前车门和后车门的车辆的车身侧部结构,包括:车身侧部外板,该车身侧部外板形成车辆的外部构件,并独立限定了前车门开口和后车门开口,且中柱部分夹在这两开口之间;车身侧部内板,该车身侧部内板沿车身侧部外板布置在车身侧部外板的 车辆内部,并与该车身侧部外板一起形成封闭的剖面结构;以及车身侧部增强件,该车身侧部增强件沿前车门开口的周边边缘和后车门开口的周边边缘成字符“8”的形状布置在所述车身侧部外板和所述车身侧部内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好伸介荒川聪屋形高志后藤惠志菊池隆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