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磷脂酶C的短小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磷脂酶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541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表达磷脂酶C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7879。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菌株和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磷脂酶C可以用于油脂精炼,脱胶效果良好,可以广泛应用于油脂精炼、添加剂、医药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磷脂酶C的短小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磷脂酶C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脱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产磷脂酶C的短小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磷脂酶C。
技术介绍
磷脂酶(Phospholipase,PL)是生物体内存在的能水解甘油磷脂的酶,水解产物为各种磷脂酸和氨基醇,如胆胺、胆碱、丝氨酸、乙醇胺等。如图1所示,根据磷脂酶水解甘油磷脂的位点不同,可将磷脂酶分为磷脂酶A(PhospholipaseA,PLA)、磷脂酶B(PhospholipaseB,PLB)、磷脂酶C(PhospholipaseC,PLC)和磷脂酶D(PhospholipaseD,PLD)。磷脂酶可广泛应用于油脂精练、磷脂改性、饲料改良剂、食品工业和医药等方面。脱胶是植物油精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油的品质至关重要,脱胶主要是脱除磷脂,脱胶若不彻底,会影响油品的深加工和油品的稳定性,减低油品货架期。酶法脱胶可以克服传统脱胶方法脱胶脱除率低,同时中性油损失高等的问题。而在酶法脱胶工艺中,现有文献多报道磷脂酶A用于植物油脱胶。磷脂酶A(包括PLA1和PLA2),脱胶后可产生极性溶血磷脂和极性脂肪酸,PLA脱胶工艺仅仅损失油中总的磷脂分子,来减少精炼损耗。而磷脂酶C通过选择性水解磷酸酯官能团与磷脂反应,生成甘油二酯(DAG)和磷脂酸基团,甘油二酯不需要被除去,所以PLC脱胶工艺通过保留原始的磷脂分子而仅去除磷酸酯官能团来减少精炼损耗,不存在PLA脱胶工艺中产生的能提高脱胶油酸价的极性脂肪酸的问题,PLC用于脱胶优势明显好于PLA。磷脂酶C(PLC)可来源于动物和微生物。文献报道磷脂酶C细菌来源的有:粘质沙雷氏菌武汉株(Serratiamarcescenswuhanstrain)、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umperfringens)、诺氏梭状芽孢杆菌(Closrtidiumnovyi)、双酶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bifermantans)、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cepaci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磷脂酶C霉菌来源的有: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es)、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自佐氏曲霉菌(Aspergillussaitoi)。磷脂酶C酵母来源的有白色念珠菌(canidiaAlbicans)。JP50-1017183报道斯谷假单胞菌(Pseudomonasschuylkilliensis)可以产磷脂酶C。JP49-55893报道来源于streptomyceshachijyoensis的磷脂酶C。磷脂酶C的芽孢杆菌来源相关报道中,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来源的PLC的相关文献和专利报道的比较多,并未有来源于短小芽孢杆菌的磷脂酶C的相关报道。US6284517公开了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有磷脂酶C活性。JP55034039报道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可以产磷脂酶C。US3909360报道蜡样芽孢杆菌产磷脂酶A和磷脂酶C。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引起水源和食物等污染的常见菌,蜡样芽孢杆菌可厌氧生长、有运动性、该菌呈长杆状,宽度大于1微米。而有报道的真菌烟曲霉和黄曲霉来源的磷脂酶C,烟曲霉和黄曲霉也是公认的致病菌,无法在食品工业中使用。短小芽孢杆菌自身无致病性,而且短小芽孢杆菌是GRAS(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GRAS是美国FDA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菌株,短小芽孢杆菌在饲料中的应用,可直接用作畜禽的复合微生态制剂(CN201010232600.2),也可以用于发酵秸秆饲料(CN201010164201.7),提高饲料的蛋白量。短小芽孢杆菌是一些重要工业酶制剂的生产菌,短小芽孢杆菌能够分泌多种酶,其中能够应用到医药领域的酶主要有丝氨酸纤溶性蛋白酶(纳豆激酶)和脂肪酶两种。我国的豆豉纤溶酶和韩国的大豆发酵食品中分离的纤溶酶也都是短小芽孢杆菌分泌的丝氨酸纤溶性蛋白酶的一种。短小芽孢杆菌可以发酵生产碱性蛋白酶(CN03144206.4,CN201110220386.3),还可以用于提升白酒酿造的风味(CN201110233172.X)等等,所以,短小芽孢杆菌更安全可靠。但目前尚没有发现短小芽孢杆菌产磷脂酶C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的表达磷脂酶C的菌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离的表达磷脂酶C的菌株,命名为WBRD0024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7879。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磷脂酶C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磷脂酶C的方法包括:培养前述的菌株以使所述菌株或细胞生产磷脂酶C,收获磷脂酶C。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培养为在适宜所述菌株生长和/或适宜所述菌株表达磷脂酶C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菌株,优选的,所述培养为在适宜所述菌株生长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菌株,以增加所述菌株数量,然后再于适宜所述菌株表达磷脂酶C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菌株,以表达所述磷脂酶C。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培养为在25-40℃、120-250rpm培养所述菌株8-48h。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收获包括分离和收集含有分泌或释放到胞外的磷脂酶C的培养物上清液,由此获得含有磷脂酶C的磷脂酶C酶液;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磷脂酶C酶液进行浓缩。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脂酶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磷脂酶C为用前述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脂酶C酶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磷脂酶C酶液为用前述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胶的方法为使用前述的磷脂酶C或磷脂酶C酶液进行脱胶,优选的,所述脱胶为油脂脱胶。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前述的菌株或磷脂酶C或磷脂酶C酶液用于脱胶的用途,优选的,所述脱胶为油脂脱胶。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前述的菌株或磷脂酶C或磷脂酶C酶液用于磷脂改性、食品添加剂、饲料改良剂和医药工业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产磷脂酶C的细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WBRD00240及使用该菌株获得的酶液和磷脂酶C可以用于油脂精炼,脱胶效果良好,由于短小芽孢杆菌是GRAS菌株,因此,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工业,安全可靠,例如可以安全方便的用于油脂精炼。同样短小芽孢杆菌来源的磷脂酶C可以安全的用于磷脂改性、食品添加剂、饲料改良剂和医药工业等方面。附图说明图1显示磷脂酶A、磷脂酶B、磷脂酶C和磷脂酶D的酶切作用示意图。图2显示短小芽孢杆菌WBRD00240磷脂酶C水解磷脂酰胆碱的TLC检测结果,其中泳道1为1,2二油酸甘油酯,泳道2为1,3二油酸甘油酯,泳道3为三油酸甘油酯,泳道4为短小芽孢杆菌来源粗磷脂酶C酶液水解磷脂酰胆碱后的样品,泳道5为磷脂酰胆碱。图3显示短小芽孢杆菌WBRD00240磷脂酶C的最适温度检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的表达磷脂酶C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787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的表达磷脂酶C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7879,分类命名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2.一种生产磷脂酶C的方法,包括: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以使所述菌株生产磷脂酶C,收获磷脂酶C。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为在适宜所述菌株生长和/或适宜所述菌株表达磷脂酶C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菌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为在适宜所述菌株生长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菌株,以增加所述菌株数量,然后再于适宜所述菌株表达磷脂酶C的条件下培养所述菌株,以表达所述磷脂酶C。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为在25-40℃、120-250rpm培养所述菌株8-48h。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凤徐正军许骏
申请(专利权)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