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抗-磷脂酶D4抗体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934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9:27
本申请提供药物包含与磷脂酶D4(PLD4)结合的抗体以及使用所述药物检测及抑制活化的B细胞的方法。本申请还针对来自活性‑阻遏功能的自身免疫疾病及变应病的治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申请提供与磷脂酶D4(PLD4)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结合区的片段作为活性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磷脂酶D4结合的抗体的使用。在下文中,“磷脂酶D”可缩写为PLD和“磷脂酶D4”等可缩写为PLD4等。
技术介绍
PLD是催化通过水解磷脂酰胆碱产生磷脂酸和胆碱的反应,和导致各种细胞内信号传导的酶。已相信产生的磷脂酸发挥脂质信号分子的功能。PLD1和PLD2已知为2种类型的哺乳动物PLD,其之前已知道,及在其N-端区含有磷脂酰肌醇酯-结合Phox同源性结构域(PX结构域)和磷脂酰肌醇酯-结合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性结构域(PH结构域)。2个结构域涉及PLD的膜定位。PLD1和PLD2还含有2His-x-Lys-x-x-x-x-Asp序列(HKD基序)。HKD基序是对于PLD活性必要的结构域。由PLD1和PLD2产生的磷脂酸已被提示涉及细胞骨架重建,胞吐,吞噬,癌化,细胞粘接,趋化性等,及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人Hu-K4和小鼠SAM9,其现在被官方地命名为PLD3,缺乏PX和PH结构域,及不显示PLD活性,尽管具有2HKD基序。尽管还有3种PLD家族成员,PLD4,PLD5和PLD6,关于这些非-典型PLD知道很少。作为在小脑发育转录组数据库(CDT-DB)中搜索小鼠小脑发育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的结果,鉴定了发育期间控制的转录产物,PLD4(见非专利文献1)。PLD4的基本特征未被报道。有或无糖基化的PLD4的酶促活性需要测定。PLD4具有SEQIDNO:1中显示的506个氨基酸序列,及由SEQIDNO:44的cDNA碱基序列编码(非专利文献1和2)。PLD4蛋白具有由2个C-端区保守的HKD基序(His-x-Lys-x-x-x-x-Asp氨基酸序列,x表示其他氨基酸)及推定的磷酸化位点(Thr472)构成的2个暂定PDE区(磷酸二酯酶基序)。PLD4蛋白的结构被估计为II型跨膜蛋白。此外,PLD4不具有PX和PH结构域,在典型PLD家族中的PLD1和PLD2在N-端区具有它们。另一方面,PLD4属于PLD家族,因为具有2个HKD基序,但缺乏PX结构域和PH结构域,及代之以具有推定的跨膜结构域(非专利文献3)。已在优先位于1周龄小鼠的白质区包括胼胝体及小脑白质周围的小细胞群集中发现低至中等水平的PLD4mRNA表达。表达这些PLD4mRNA的细胞已被鉴定为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非专利文献3)。但是,小鼠小脑中的PLD4-阳性细胞在10日龄小鼠中是分散的。提示在小鼠小脑中在早期出生后发育期间PLD4表达暂时受局限。小鼠中的髓磷脂形成在出生之后1周开始于胼胝体及小脑白质。此时,PLD4在存在于白质中的变形虫样(活化的状态)小胶质细胞中高度表达,由此也已相信,有此时在白质中的表达PLD4的细胞涉及髓磷脂形成的可能性。尤其是,也已揭示,PLD4在食物泡中蓄积,及已揭示,有PLD4涉及吞噬的可能性。在处于活化的状态的变形虫样小胶质细胞中,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及同时吞噬活化。其已相信,在发育时期中的小鼠的脑白质中,剩余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其通过围绕轴突形成髓磷脂)经历凋亡。有少突胶质细胞被分解及在变形虫样小胶质细胞中被移出而分泌信号分子和由此调整白质中的髓磷脂-形成环境的可能性。已提示,PLD4涉及这些过程包括髓磷脂形成。小鼠PLD4mRNA的表达也在非-神经元组织中观察到,和主要分布在脾脏中。在脾红髓的边缘区域周围检测到PLD4蛋白的强表达,及自亚细胞膜级分收集的脾PLD4蛋白是高度N-糖基化的。当PLD4在异源细胞系统中表达时,PLD4定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异源性地表达的PLD4未显示PLD酶活性(非-专利文献3)。自在时空地受局限的PLD4的表达模式,已提示PLD4可在早期出生后脑发育期间在小胶质细胞和脾边缘区域细胞之中,在常见的功能中起到作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发现,PLD4在静止时期的pDC(类浆细胞树状细胞)(静止pDC)中特别高度表达(专利文献1)。本专利技术人还报道,PLD4-特异性抗体可用于阻遏pDC活性。而且,PLD4已在日本被报道为系统性硬化的新感受性基因之一(非-专利文献4)。但是,作为欧洲的相同的分析的结果,未发现与PLD4的显著关联,及未获得显示PLD4和自身免疫疾病诸如系统性硬化之间的关系的强结果。免疫机理被粗略分类为2组。一组是“天然免疫(先天性免疫)”,其检测外源物质诸如病原体及实施初始攻击,及另一组是通过信息交换的“获得性免疫”,其为源于外源物质的抗原肽等的呈递。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DC),NK(自然杀伤)细胞等主要涉及“天然免疫”,及传递了由以上树突细胞等呈递的抗原肽等的信息的T细胞和B细胞涉及“获得性免疫”。通过抗原肽的信息的传递活化的T细胞能如细胞-介导的免疫以直接方式特异性识别及攻击病原体,及以与以上相同的方式活化的B细胞能通过产生抗体以间接方式特异性识别和攻击病原体(激素免疫)。在“天然免疫”中,普遍地存在于病原体中的病原体-关联的分子模式(PAMP)(LPS,CpGDNA,脂蛋白,RNA等)通过Toll-样受体(TLR)识别,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经NF-kB被促进,或干扰素(IFN)的分泌经IRF(干扰素调控因子)被促进。TLR由亚细胞定位位点粗略被分类为2组:在细胞表面表达的组和在内体和内质网(ER)中表达的组。在pDC中,IRF7经在内体和内质网定位的中TLR7和TLR9被活化而诱导IFN-α产生。为何这些TLR未在细胞表面表达,但在细胞内表达的原因已提示是为降低自身免疫疾病初现的风险。TLR7和TLR9分别识别单链RNA和DNA作为配体。不仅外源病原性细菌、而且宿主保持这些核酸,由此其已提示识别核酸及活化免疫细胞的受体总是诱导自身免疫疾病。另一方面,在“获得性免疫”中显示重要作用的B细胞(B淋巴细胞)是在其表面表达免疫球蛋白Ig受体的淋巴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产生,及分化为前-B细胞和未成熟的B细胞,然后成熟为幼稚B细胞(成熟,未接触抗原的B细胞)。幼稚B细胞由不仅通过以上T细胞刺激,而且直接抗原刺激活化,及还通过分化和增殖成为抗体-产生细胞而产生及分泌抗体诸如IgM,IgD,IgA,IgE,IgG(包括亚类诸如IgG1,IgG2,IgG2b,IgG3等)。已知道,除了识别特定外源抗原的B细胞受体(BCR)之外,以上TLR在B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抑制活化的B细胞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与磷脂酶D4(PLD4)蛋白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结合区的片段作为活性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7.30 JP 2013-1582581.抑制活化的B细胞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
与磷脂酶D4(PLD4)蛋白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结合区
的片段作为活性成分。
2.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SYWMH作为CDR1,
序列DIYPGSDSTNYNEKFKS作为CDR2,和
序列GGWLDAMDY作为CDR3。
3.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RASQDISNYLN作为CDR1,
序列YTSRLHS作为CDR2,和
序列QQGNTLPW作为CDR3。
4.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
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SYWMH作为CDR1,
序列DIYPGSDSTNYNEKFKS作为CDR2,和
序列GGWLDAMDY作为CDR3,及
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RASQDISNYLN作为CDR1,
序列YTSRLH作为CDR2,和
序列QQGNTLPW作为CDR3。
5.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TYWMH作为CDR1,
序列AIYPGNSETSYNQKFKG作为CDR2,和
序列GYSDFDY作为CDR3。
6.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HASQGIRSNIG作为CDR1,
序列HGTNLED作为CDR2,和
序列VQYVQFP作为CDR3。
7.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
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TYWMH作为CDR1,
序列AIYPGNSETSYNQKFKG作为CDR2,和
序列GYSDFDY作为CDR3,及
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HASQGIRSNIG作为CDR1,
序列HGTNLED作为CDR2,和
序列VQYVQFP作为CDR3。
8.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DYNLH作为CDR1,
序列YIYPYNGNTGYNQKFKR作为CDR2,和
序列GGIYDDYYDYAIDY作为CDR3。
9.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原
-结合区的片段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RASENIYSHIA作为CDR1,
序列GATNLAH作为CDR2,和
序列QHFWGTP作为CDR3。
10.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
原-结合区的片段
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DYNLH作为CDR1,
序列YIYPYNGNTGYNQKFKR作为CDR2,和
序列GGIYDDYYDYAIDY作为CDR3,及
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RASENIYSHIA作为CDR1,
序列GATNLAH作为CDR2,和
序列QHFWGTP作为CDR3。
11.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
原-结合区的片段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SYYLY作为CDR1,
序列LINPTNSDTIFNEKFKS作为CDR2,和
序列EGGYGYGPFAY作为CDR3。
12.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
原-结合区的片段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TSSQTLVHSNGNTYLH作为CDR1,
序列KVSNRFS作为CDR2,和
序列HSTHVP作为CDR3。
13.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
原-结合区的片段
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SYYLY作为CDR1,
序列LINPTNSDTIFNEKFKS作为CDR2,和
序列EGGYGYGPFAY作为CDR3,及
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TSSQTLVHSNGNTYLH作为CDR1,
序列KVSNRFS作为CDR2,和
序列HSTHVP作为CDR3。
14.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
原-结合区的片段在重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SYGMS作为CDR1,
序列TISSGGSYIYYPESVKG作为CDR2,和
序列LYGGRRGYGLDY作为CDR3。
15.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含有抗
原-结合区的片段在轻链的可变区中具有
序列RSSKSLLHSDGITYLY作为CD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智英远藤真由木石田晃司
申请(专利权)人:SBI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