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941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车用座椅内具备可以抑制加热线变形的座椅加热装置。设置于车用座椅(S)的座椅衬垫(1)内的座椅加热装置(40)具备通过缓冲垫(10)的表面上设置的槽(20)相互配置于相反侧的第一加热线及第二加热线、以及连结第二加热线与第一加热线,并设置于槽(20)内的槽部加热线(43)。槽部加热线(43)具备越过槽(20)的第一角部(22),并向槽底部(25)延伸的一端部、越过槽(20)的第二角部(23),并向槽底部(25)延伸的另一端部、以及在槽底部(25)的中央部弯折的弯折部(46)。槽部加热线(43)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中,至少一方的延伸方向相对槽(20)的深度方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座椅衬垫及座椅靠背的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
技术介绍
至今,提出过很多通过在车用座椅上设置座椅状的加热装置,提高乘客就座舒适性的技术。例如,将座椅加热装置设置于座椅衬垫的缓冲垫与表皮之间的车用座椅,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公知的车用座椅。所述车用座椅如图10及图11所示,由在座椅衬垫100的缓冲垫101表面上载置座椅加热装置102,用表皮103覆盖缓冲垫101及座椅加热装置102的构成而构成。座椅加热装置102由加热线102a、以及固定加热线102a的基材102b构成,座椅加热装置102的一部分以在缓冲垫101表面上设置的槽101a内折返的方式被插入、被组装。将引入布103a插入槽101a,并缝制于表皮103上,进一步地,将吊入部件104固定于引入布103a。吊入部件104如图11所示,插入缓冲垫101的槽101a内,钩住缓冲垫101内部事先埋入的插入线105。如此,座椅加热装置102被固定于缓冲垫101与表皮103之间。专利文献1:实开平4-840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车用座椅,虽然将座椅加热装置102的一部分以折返的方式插入并组装于缓冲垫101的槽101a内,但并未特别考虑插入槽101a内的加热线102a的延伸方向。为此,加热线102a向槽的深度方向延伸而插入槽101a内的话,在由于乘客就座时施加的负荷而导致缓冲垫101向压缩槽101a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恐怕加热线102a也可能变形。因此,我们期待一种在缓冲垫向压缩槽部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具备可以进一步抑制加热线的变形的座椅加热装备的车用座椅。同时,我们期待一种可以不需增加构成配件就能抑制加热线的变形,提高耐久性的,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还有,所述车用座椅,虽然将座椅加热装置102的一部分以折返的方式插入缓冲垫101的槽101a内并组装,但并未考虑组装操作的详情。为此,我们期待一种可以减少制品的分散,可进一步提高组装操作性,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由于乘客就座时施加的负荷而导致缓冲垫变形的情况下,具备可以抑制加热线的变形的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可以不需增加构成配件地抑制加热线的变形,提高耐久性的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制品的分散,可提高组装操作性,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座椅,一种在缓冲垫与覆盖该缓冲垫的表皮之间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槽设置于所述缓冲垫的表面;所述座椅加热装置具备通过所述槽相互配置于相反侧的第一加热线及第二加热线、以及连结该第二加热线与该第一加热线,并设置于所述槽内的槽部加热线;所述槽具备,该槽的开口部的两端中,配置有所述第一加热线的一侧的第一角部、以及配置有所述第二加热线的一侧的第二角部;所述槽部加热线具备,越过所述第一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一端部、越过所述第二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另一端部、以及在所述槽的底部沿该槽的延伸方向弯折的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连结所述第一加热线与所述第二加热线的方向配置于所述槽的中央部;所述槽部加热线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中,至少一方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槽的深度方向倾斜。如此,槽部加热线具备越过第一角部,并向槽的底部延伸的一端部、以及越过第二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另一端部,槽部加热线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中,至少一方的延伸方向相对槽的深度方向倾斜,因此,由于乘客就座时施加的负荷而导致缓冲垫向压缩槽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特别是对槽的开口部施加压缩力时,槽部加热线的承受的截面积可变大,可以抑制设置于槽的加热线的变形。还有,由于如此构成,不需增加构成配件就能抑制加热线的变形,可提高耐久性。并且,槽部加热线具备在槽的底部,沿槽的延伸方向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配置于连结第一加热线与第二加热线的方向上的槽的中央部,因此,使座椅加热装置插入缓冲垫的表面上设置的槽内组装时,可以以槽部加热线的弯折部配置于槽的中央部的方式组装,因此,容易进行组装操作,可减少制品的分散,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加热线的变形。此时,优选所述缓冲垫的表面上,由于乘客的就座而向所述缓冲垫施加负荷,和所述搭载了第二加热线的区域相比,搭载所述第一加热线的区域为,所述缓冲垫的变形量较大侧的位置;所述槽部加热线的所述一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槽的深度方向倾斜。由于如此构成,在缓冲垫的变形量较大的一侧,可以相对施加于槽的压缩力,加大槽部加热线的承受的截面积,可以进一步抑制设置于槽的加热线的变形。此时,优选所述第一角部及所述第二角部倒角为R形状。由于如此构成,缓冲垫向压缩槽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特别是相对施加压缩力的槽的开口部,槽部加热线的承受的截面积可以变大,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设置于槽的加热线的变形。此时,优选所述槽部加热线具备一个所述弯折部。由于如此构成,可以将槽部加热线的一处的弯折部配置于槽的中央部而组装,因此,更容易进行组装操作,减少制品的分散,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加热线的变形。此时,优选在所述缓冲垫及所述座椅加热装置中至少任意一方,在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座椅加热装置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将所述座椅加热装置定位于所述槽部加热线从所述至少一方的角部越过该角部,并比所述槽的深度方向更倾斜,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位置。如此,由于在缓冲垫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座椅加热装置的定位部,因此可以提高组装操作。此时,优选该定位部由设置于所述缓冲垫表面的凹部及切开所述座椅加热装置的一部分的切口部构成;所述座椅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垫时,使所述切口部所设置的位置与所述凹部所设置的位置相吻合。如此,以座椅加热装置的切口部所设置的位置与缓冲垫的凹部所设置的相吻合的方式组装,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组装操作。此时,优选该定位部由设置于所述缓冲垫表面的凸部及切开所述座椅加热装置的一部分的切口部构成;所述座椅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垫时,使所述切口部所设置的位置与所述凸部所设置的位置相吻合,使所述切口部抵接于所述凸部。如此,以座椅加热装置的切口部所设置的位置与缓冲垫的凸部所设置的位置相吻合的方式组装,可以进一步使切口部抵接于凸部而组装,因此,进一步提高组装操作。此时,优选包括所述第一加热线、所述第二加热线及所述槽部加热线的加热线与所述槽交叉而延伸;所述槽具备所述槽部加热线延伸的第一区域、以及与该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备沿着所述开口部中所述加热线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比较长的逃逸部。如此,所述第一区域具备沿着所述开口部中所述加热线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相比较长的逃逸部,因此,在缓冲垫向压缩槽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具备槽部加热线的区域可以抑制缓冲垫的变形量,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设置于槽的加热线的变形。此时,优选所述逃逸部从所述槽的底部向所述开口部呈锥状扩大。由于如此构成,在缓冲垫向压缩槽的方向变形的情况下,比起槽的底部,向槽的开口部施加更大的压缩力,因此,通过逃逸部从槽的底部向开口部呈锥状扩大,可以进一步抑制缓冲垫的变形量,可以进一步抑制设置于槽的加热线的变形。此时,优选所述逃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用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缓冲垫与覆盖该缓冲垫的表皮之间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槽设置于所述缓冲垫的表面;所述座椅加热装置具备通过所述槽相互配置于相反侧的第一加热线及第二加热线、以及连结该第二加热线与该第一加热线,并设置于所述槽内的槽部加热线;所述槽具备,该槽的开口部的两端中,配置有所述第一加热线的一侧的第一角部、以及配置有所述第二加热线的一侧的第二角部;所述槽部加热线具备,越过所述第一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一端部、越过所述第二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另一端部、以及在所述槽的底部沿该槽的延伸方向弯折的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连结所述第一加热线与所述第二加热线的方向配置于所述槽的中央部;所述槽部加热线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中,至少一方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槽的深度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13 JP 2012-1796361.一种在缓冲垫与覆盖该缓冲垫的表皮之间具备座椅加热装置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车用座椅用座椅的左右方向的长尺状的槽设置于所述缓冲垫的表面;所述座椅加热装置具备通过所述槽相互配置于相反侧的第一加热线及第二加热线、以及连结该第二加热线与该第一加热线,并设置于所述槽内的槽部加热线;所述槽具备,该槽的开口部的两端中,配置有所述第一加热线的一侧的第一角部、以及配置有所述第二加热线的一侧的第二角部;所述槽部加热线具备,越过所述第一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一端部、越过所述第二角部,并向所述槽的底部延伸的另一端部、以及在所述槽的底部沿该槽的延伸方向弯折的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连结所述第一加热线与所述第二加热线的方向配置于所述槽的中央部;所述槽部加热线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中,至少一方从所述开口部相对所述槽的深度方向向所述车用座椅的左右方向的左右外侧或左右内侧倾斜并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表面上,由于乘客的就座而向所述缓冲垫施加负荷,和搭载了所述第二加热线的区域相比,搭载所述第一加热线的区域为,所述缓冲垫的变形量较大侧的位置;所述槽部加热线的所述一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槽的深度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部及所述第二角部倒角为R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加热线具备一个所述弯折部。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垫及所述座椅加热装置中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芳田元塚本将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