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94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轨,其包括固定在车辆底板上的下轨、固定在车辆座椅上的上轨、设置在下轨和上轨之间的内部空间内并固定在下轨上的锁定板、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并可枢转性地由所述上轨支承且具有爪的栓锁杆、以及用于探测上轨相对于下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被安装在上轨上,使得其感应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并与锁定板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座椅位置传感装置的座椅滑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车辆装配气囊装置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另一方面,车辆座椅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调节座椅位置的机构。对应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2005/0057065的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开文献No.2004-203150中显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位置传感装置。该座椅位置传感装置包括有传感器,该传感器设置在上轨的外表面上并感应下轨的上表面,由此探测上轨相对于下轨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传感器被布置在上轨的外表面上,因此传感器可感应到下轨之外的物体,或者传感器由于与车辆内部空间的物体发生干涉而被损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座椅位置传感器的车辆座椅滑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轨,其包括被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上的下轨,所述下轨具有沟槽结构;被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座椅上的上轨,所述上轨可与所述下轨滑动接合并具有和下轨的所述沟槽结构配合的沟槽结构以在下轨和上轨之间限定出内部空间;设置在所述下轨和上轨之间的内部空间内并固定在所述下轨上的锁定板;具有爪的栓锁杆,所述栓锁杆设置在所述下轨和上轨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并由所述上轨枢转支承,从而可以在所述爪与所述锁定板接合的锁定位置和所述爪与所述锁定板分离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用于探测所述上轨相对于下轨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被安装在所述上轨上,使得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部分设置在所述下轨和上轨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并与所述锁定板相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中示出了安装在上轨的位置传感器。图2是图1所示的位置传感器的透视图。图3A是在垂直于所述座椅滑轨的纵向的方向上截取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横向剖视图,图中示出了上轨、与其接合的下轨以及安装在所述上轨上的位置传感器。图3B是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纵向剖视图。图4A是显示位置传感器原理的解释性示意图。图4B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操作的解释性示意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沿图6所示的线7-7截取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剖视图。图8A和8B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滑轨的操作的解释性示意图。图9A类似于图3A,但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9B类似于图3B,但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10A类似于图3A,但显示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10B类似于图3B,但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到第三实施例做出详细的描述。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采用诸如右、左、上、下、向上、向下等不同方向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应该对应于其上显示了相应部件或相应部分的一个或多个附图进行理解。参照图1-8B,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滑轨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座椅滑轨包括下轨1、与下轨1滑动接合的上轨2以及布置在上轨2上的位置传感器30。下轨1被固定在车辆底版上。上轨2被固定在车辆座椅的下侧面上。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图中示出了除位置传感器30之外的座椅滑轨。上轨2在其纵向上也就是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通过滚子4和导向球5与下轨1滑动接合。滚子4和导向球5由保持件3容纳。下轨1具有横截面大体呈U形的沟槽结构。下轨1包括下底壁、两个从底壁侧边缘向上延伸并间隔布置的侧壁、以及两个上弯部1a,所述上弯部1a在所述侧壁的上缘向下和向内弯折并在所述上弯部之间限定了一个上开口。在底壁沿纵向的相对端部上形成有孔1b。通过插入穿过孔1b的紧固螺栓22而将下轨1固定在车辆底板上。上轨2具有横截面大体呈倒U形的沟槽结构。上轨2包括上壁2d、两个从上壁2d的侧边缘向下延伸并间隔布置的侧壁2b、2c、以及两个在侧壁2b、2c的下边缘向上和向外弯折的下弯部2a,在侧壁2b、2c的下边缘之间限定了下开口。上轨2被接合在下轨1的上开口内,使得上轨2的沟槽结构与下轨1的沟槽结构相配合以在它们之间限定出内部空间。用于将上轨2锁定在下轨1适当位置上的锁紧机构6布置在下轨1和上轨2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锁紧机构6包括具有多个爪7的栓锁杆8、具有可与爪7接合的多个锁定孔9的锁定板10、在形成爪7与锁定孔9的接合的方向上偏压栓锁杆8的杆簧(bar spring)、以及具有可与爪7接合的多个保持孔14的爪支承托架12。栓锁杆8可枢转地布置在上轨2内。栓锁杆8具有如图5所示的大体上U形的结构并包括基部和两个侧臂18a、18b,爪7一体形成在所述基部上,两个侧臂18a、18b从所述基部相对两端向上延伸。侧臂18a比另一个侧臂18b更长并作为外力作用的输入臂。栓锁杆8通过一对托架16被枢转支承在上轨2上,所述一对托架16通过铆钉13分别安装在上轨2的上壁2d的内表面上。托架16具有插入在栓锁杆8的侧臂18a、18b上形成的孔内的枢转销19、20。因此,栓锁杆8可枢转地支承在支承托架16的枢转销19、20上。栓锁杆8在通过侧臂18a输入到其上的外力的作用下被操作而绕公共轴线枢转,所述公共轴线平行于上轨2延伸穿过枢转销19和20。锁定板10被固定在下轨1的底壁上。锁定板10具有细长形状以在下轨1的纵向上延伸达到预定区域。锁定板10具有大体上L形的横截面并包括下底壁10a和竖直侧壁10b,该竖直侧壁10b基本上垂直地也就是如图5所示从下底壁10a的侧边缘向上延伸。竖直侧壁10b还在纵向上延伸过下底壁10a的整个长度。下底壁10a通过点焊、喷射焊或类似方式在与纵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上被固定在下轨1底壁的内表面的中部。竖直侧壁10b具有多个锁定孔9,该锁定孔9可与栓锁杆8的爪7接合并沿锁定板10的纵向布置。如图7所示,竖直侧壁10b布置在爪支承托架12和上轨2的侧壁2b之间。杆簧11具有相对的端部和在相对的端部之间向下弯曲的中部。如图6所示,相对的端部被装配在上轨2的上壁2d上。向下弯曲的中部偏压栓锁杆8以使栓锁杆8的爪7的顶端部分向上轨2的侧壁2b移动。爪支承托架12通过一对铆钉13在纵向上被固定在上轨2的上壁2d的基本上中部位置。爪支承托架12在其下端附近具有多个保持孔14。栓锁杆8的爪7被插入穿过保持孔14并接合在其中。如图7所示,在下轨2的侧壁2b上与爪支承托架12的保持孔14对齐地形成有保持孔26。当锁紧机构6处于锁定状态时,栓锁杆8的爪7的顶端部分被接合在保持孔26内。另外,在上轨2的上侧拐角上形成有切口27以连续地在侧壁2b和上壁2d之间延伸。如图5所示,切口27位于上轨2纵向上的基本上中部位置。栓锁杆8的输入臂18a穿过切口27略微突出于上轨2的外部。而且,通孔31和螺纹孔32形成在上轨2的上壁2d上。如图2所示的位置传感器30被装配在通孔31内并通过未示出的、拧入螺纹孔32内的紧固螺栓固定在上轨2的上壁2d上。如图5所示,设置保持器29而用于在上下方向上操作输入臂18a的顶端部分。保持器29由安装在如图3A所示的上轨2的上壁2d上的L形托架21支承。托架21具有L形横截面和对应于上轨2的上壁2d上的通孔31和螺纹孔32而设置的孔。保持器29在其后端具有与输入臂18a的顶端部分相接触并将其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滑轨,其包括:被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底板上的下轨,所述下轨具有沟槽结构;被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座椅上的上轨,所述上轨与下轨滑动接合并具有和下轨的所述沟槽结构配合的沟槽结构以在下轨和上轨之间限定出内部空间;设 置在下轨和上轨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并固定在下轨上的锁定板;具有爪的栓锁杆,所述栓锁杆设置在下轨和上轨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并可枢转地由所述上轨支承,从而可在所述爪与所述锁定板接合的锁定位置和所述爪与所述锁定板分离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 及用于探测上轨相对于下轨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被安装在上轨上,使得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感应部分设置在所述下轨和上轨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并与所述锁定板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正神田昌宏藤井治敏宇野晃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机工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泰极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