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边锁止的汽车座椅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52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边锁止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滑壳、滑芯和双边锁止装置,滑壳为边缘向内弯折的“U”形滑壳,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卡合组件;滑芯位于滑壳形成的滑道中且滑芯的两侧边缘与滑壳的两侧边缘相扣合,双边锁止装置包括金属弹片、连接件和压头,金属弹片的第一端与滑芯的内侧底面固定连接,压头位于滑芯外部,连接件贯穿滑芯底面上的通孔且一端连接金属弹片第二端,另一端连接压头;金属弹片的两相对侧边设有第二卡合组件,第二卡合组件用于与第一卡合组件相卡合以使滑芯固定在滑道中且在压头被施加压力时与第一卡合组件脱离以使滑芯在滑道中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双边锁止的滑轨,结构简单,部件少,控制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轨,尤其是一种汽车座椅中用的滑轨。
技术介绍
滑轨是汽车座椅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件。它的功能是可以使座椅前后滑动,满足不同乘员的乘坐舒适性需求,同时保证驾驶员有良好的驾驶环境,降低驾驶强度。同时它又是安全件,必须满足GB14167(1993)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和GB15083(1994)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要求。对于现有的汽车座椅来说,单只滑轨大多采用单边锁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座椅与车身容易发生分离现象或滑轨扭曲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车内乘员的人身安全。中国专利200410063817(公开日2006年01月11日)公开了一种双边锁止的滑轨,其中锁止机构主要包括有矩形的锁定突出部分的下部轨道、有锁定孔的锁板、支撑轴、锁杆、C形环、锁定弹簧和杠杆,杠杆的尾部锁定在锁板上,杠杆的另一端插入锁杆,通过C形环防止锁杆与杠杆分离,支撑轴在锁板的一端,锁定弹簧缠绕在支撑轴上,以便向上偏压锁板,以此将下部轨道的锁定突出部分和锁板的锁定孔相互咬合锁紧,滑轨处于锁止状态,座椅不能移动。当座椅成员操纵锁杆,通过杠杆克服锁定弹簧的偏压力向上移动时,锁板向下移动,以此解除了下部轨道的锁定突出部分和锁板的锁定孔的相互锁紧,由此轨道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座椅可以前后移动。这种双边锁止的滑轨的零件多,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双边锁止的汽车座椅滑轨,该滑轨结构简单,所需零件少,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双边锁止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滑壳、滑芯和双边锁止装置,所述滑壳为边缘向内弯折的“U”形滑壳,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卡合组件;所述滑芯位于滑壳形成的滑道中,所述双边锁止装置包括金属弹片、连接件和压头,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一端与滑芯的底面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头位于滑芯外部,所述连接件贯穿滑芯底面上的通孔且一端连接金属弹片第二端,另一端连接压头;所述金属弹片的两相对侧边设有第二卡合组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用于与第一卡合组件相卡合以使滑芯固定在滑道中且在压头被施加压力时与第一卡合组件脱离以使滑芯在滑道中滑动。优选的是,金属弹片、连接件和压头为一体成型。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卡合组件为沿滑壳的边缘延伸方向凸出的滑壳齿,第二卡合组件为沿金属弹片的两边延伸方向凸出的至少一个金属弹片齿。第一卡合组件为沿滑壳的边缘延伸方向凸出的滑壳齿,第二卡合组件为位于金属弹片的两边的至少一个通孔。在滑壳两侧边缘的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凸台,滑芯的两侧边缘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从端部开始、与凸台对应的缺口。滑轨还包括用于支撑滑芯在滑壳中滑动的托架组件。所述滑芯为向外弯折的“U”形滑芯,所述滑芯倒扣地位于滑壳形成的滑道中且滑芯的两侧边缘与滑壳的两侧边缘相扣合,所述托架组件包括托架、滚子和钢珠,所述滚子固定在托架上且位于滑壳的底部和滑芯的底部之间,所述钢珠位于滑壳的两侧边和滑芯的两侧边之间。所述滑芯的两侧边缘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限制托架组件移动范围的限位凸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滑轨利用了金属弹片自身的弹力,通过人手按压压头来实现金属弹片两侧的金属弹片齿与滑壳齿的脱离和咬合,以此来实现滑轨的脱离锁止和重新锁止,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由于采用了钢珠、滚子加托架的结构,降低了滑轨的滑动系数,使座椅前后调节更流畅,更灵活;而滑轨的磨损也减小了很多,提高了滑轨的使用寿命。由于本技术的滑轨采用了双边锁止的结构,提高了滑轨的锁止强度和滑轨锁止时的平衡性,减少了座椅与车身分离或滑轨扭曲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滑轨的可靠性,提高了座椅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滑轨截面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滑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滑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金属弹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滑轨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双边锁止装置,2.滑芯,3.滑壳,4.托架组件,11.压头,12.金属弹片齿,13.铆接点,14.金属弹片,15.连接件,21.前缺口,22.后缺口,23.前缺口内端面,24.后缺口内端面,25、26、27、28.限位凸块,31.滑壳齿,32.前凸台,33.前凸台内端面,34.后凸台,35.后凸台内断面,41.钢珠,42.滚子,43.托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带双边锁止的滑轨包括滑壳3、滑芯2、双边锁止装置1和托架组件4。托架组件4包括托架43、滚子42和钢珠41。在滑壳3和滑芯2之间形成有上下两个滑道,钢珠41装在滑壳3的两侧边和滑芯2的两侧边之间形成的上滑道中,滚子42固定在托架43上且位于滑壳3的底部和滑芯2的底部之间形成的下滑道中,滑芯2通过托架43、滚子42和钢珠41在滑壳3中滑动。在滑芯2的中部,双边锁止装置1的一端和滑芯2铆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滑壳3为边缘向内弯折的“U”形滑壳,这样就可以使滑芯2在滑壳3的内部滑动时左右两边不易发生移动,滑壳3两侧边缘设置有滑壳齿31,齿的尺寸根据座椅行程以及每齿的调节行程来定,在滑壳3的前后两端开有限制最大调节行程的前凸台32和后凸台34。如图3所示,滑芯2上开有前缺口21和后缺口22,缺口的大小可根据座椅前后滑动的最大行程来确定,在滑芯2上开有限位凸块25、26、27、28,保证托架组件4始终在滑道内滑动。如图4所示,双边锁止装置1包括压头11、金属弹片14和连接件15,金属弹片14两侧设有与滑壳齿31相配合的至少一个(例如三个)金属弹片齿12,双边锁止装置1中的金属弹片14与滑芯2的底面的内侧面在铆接点13处铆接在一起,金属弹片14的一端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紧固和滑芯2固定在一起。金属弹片齿12在滑轨锁止时与滑壳齿31相互咬合或卡接,人通过按压压头11来控制滑轨的锁止与否,其中连接件15贯穿滑芯2底面上的通孔连接金属弹片14和压头11,金属弹片14、连接件15和压头11为一体成型。如图5所示,滑壳3的两侧的端部设有凸台,包括前凸台32和后凸台34;滑芯2的两侧的端部对应的设有缺口,缺口从端部开始,其长度根据座椅的调节行程而定,包括前缺口21和后缺口22,前缺口21和后缺口22与滑壳3上的前凸台32和后凸台34配合,再加上滑壳上的滑壳齿31一起,来保证座椅前后的行程,通过调节缺口的长度,从而使座椅有不同的调节行程。当滑轨向前调节时,这时滑芯2上的前缺口内端面23与滑壳3的前凸台内端面33相贴合时,滑轨调节到最前端的位置;而当滑轨向后调节时,这时滑芯上的后缺口内端面24与滑壳3的后凸台内端面35相贴合时,滑轨调节到最后端的位置。通过带双边锁止的滑轨的座椅的调节过程如下,当我们需要前后调节座椅时,将压头11处向下压,通过连接件15双边锁止装置1在压力作用下,绕着铆接点13处转动,金属弹片齿12从滑壳3上的滑壳齿31里脱出,因此滑芯2可以前后自由滑动,座椅就可以自由调整位置了。座椅调节到理想位置后,取消压头11处的压力,双边锁止装置1在金属弹片14自身的弹力作用下,金属弹片齿12又回到滑壳上的滑壳齿31内,两者相互紧密咬合达到相互锁止的目的。在整个座椅调节过程中,当座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双边锁止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滑壳、滑芯和双边锁止装置,所述滑壳为边缘向内弯折的“U”形滑壳,两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卡合组件;所述滑芯位于滑壳形成的滑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锁止装置包括金属弹片、连接件和压头,所述金属弹片的第一端与滑芯的底面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头位于滑芯外部,所述连接件贯穿滑芯底面上的通孔且一端连接金属弹片第二端,另一端连接压头;所述金属弹片的两相对侧边设有第二卡合组件,所述第二卡合组件用于与第一卡合组件相卡合以使滑芯固定在滑道中且在压头被施加压力时与第一卡合组件脱离以使滑芯在滑道中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雄林东汪文辉李权李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